11月2日,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在广东佛山召开2024年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戴永久院士、梁建茵研究员,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薛明教授、赵坤教授、俞小鼎教授、郑媛媛研究员、郑永光研究员、孙健研究员和陈力强研究员听取了实验室工作进展和未来研究计划。实验室各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及青年骨干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实验室主任孟智勇教授就实验室近两年来在龙卷风暴精细结构、形成机理、监测预警技术和灾害定损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做了总体汇报,随后各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对团队研究进展、未来计划和科学咨询内容做了详细汇报。在今年夏天的粤港澳大湾区龙卷风暴等强对流观测试验中,获取了1个龙卷风暴、多个下击暴流和超级单体风暴的精细结构观测,开展了实时卫星资料集合同化预报和43米分辨率的龙卷尺度集合预报。机理研究方面,从气候到天气、对流风暴和龙卷涡旋尺度,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独特区域气候背景和下垫面特征下的龙卷风暴形成和发展机理;揭示了在过去40余年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华南的龙卷有利大气条件呈加剧趋势,而江淮流域则呈减弱趋势。监测预警技术方面,在完善现有龙卷涡旋识别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部署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龙卷风监测识别系统,为龙卷预警业务试验提供支撑。提出的TVS、中气旋和雷暴大风识别改进方案已被用于中国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软件ROSE2.0和广东省一体化平台SWIFT3.0,改进后的雷暴大风和中气旋虚警率下降了40%左右;集成了大小雷达的中气旋、TVS提醒及龙卷潜势预报等多种模块的龙卷风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已业务试运行,在多次龙卷风过程的监测预警业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灾调定损方面,实验室近两年在全国范围内对62个龙卷风开展了专业化的实地调查研判,并建立了高质量的中国龙卷风历史个例数据库,为中国龙卷风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实验室及各创新团队汇报
学术委员会专家对实验室这两年来在龙卷风暴机理研究和监测预警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进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在国内龙卷风研究方面,实验室搭建起了很好的研究平台”,“在成立的短短两年时间,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不仅理论上有所突破,在实践应用上也取得多项实质性进展”。同时,学术委员会专家围绕龙卷风科学观测试验、龙卷涡旋尺度机理、高质量龙卷历史个例库、基于AI的龙卷客观监测识别技术、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和灾害调查推广应用等方面为实验室提供了诸多建设性指导建议。
接下来,实验室将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加强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交流,持续推进开展龙卷风暴科学观测试验、研究特定区域气候背景下的龙卷风暴形成机理、研发基于多源观测的临近龙卷监测识别技术、开展龙卷灾害调查与数据集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合影
龙卷风重点实验室
编辑 | 曹桂梅
校对 | 白兰强
审核 | 孟智勇 陈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