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七律 · 赞《五牛图》——复兴堂珍藏版

文摘   2025-01-02 12:35   北京  

复兴堂数字藏品
让艺术穿透指尖|让文化抵达灵魂


七律·赞《五牛图》

唐代韩滉笔力雄,五牛图卷展神工。

棕牛蹭痒意悠闲,黑白硕牛步从容。 

黄牛回首神气傲,赭牛耸背老龙钟。

络首凝思倔强眼,千古名画冠群雄。

(——复兴堂主人  2024年12月31日午夜

于津沽大地)

唐 《韩滉五牛图》|复兴堂艺术馆  珍藏版
经国家专利科技检测仪器测定,年代为:
公元956年(五代十国)  
注:作待公开,该图片引用网络。据已知公开信息显示,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一幅。

◆诗词译文及注释
◇译文: 
1.唐代韩滉的笔力雄健,五牛图卷展现了他卓越的技艺。
2.第一头棕色老牛在杂木旁蹭痒痒,显得意态悠闲。第二头黑白杂花牛,身躯硕大,步履稳健。
3.第三头黄牛,躯体高大,回首而顾,神气傲然。第四头深赭色老牛,筋骨嶙峋,耸背而鸣,显得老态龙钟。
4.第五头牛络首而立,体态丰腴,凝神若有所思,双眼露出倔强的个性。这幅千古名画,冠绝群雄。
◇注释:
1.韩滉:唐代著名画家,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曾任宰相,擅长画牛。
2.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3.棕牛:指第一头牛,棕色老牛。
4.黑白硕牛:指第二头牛,黑白杂花牛,身躯硕大。
5.黄牛:指第三头牛,黄色老牛。
6.赭牛:指第四头牛,深赭色老牛。
7.络首:指第五头牛,牛颈上系有缰绳。


◆背景资料
◇创作背景
《五牛图》创作于唐代,韩滉在一次与友人的聚会中讨论绘画时,提出了画牛的难度和重要性。他认为牛是农家之宝,画家应细心观察,才能画出特色。在一个晴朗的春日,韩滉在郊外田间观察到几头耕牛的各种姿态,深受启发,遂创作了这幅《五牛图》。此画不仅展现了韩滉高超的绘画技艺,也反映了他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牛的深刻理解。
◇作品赏析
《五牛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展现了唐代绘画的高超技艺和深厚文化内涵。韩滉通过简洁而有力的线条,生动地描绘了五头牛的不同姿态和神态,使每头牛都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1. 结构分析
  • 画中五头牛一字排开,姿态各异,各具特色。第一头牛棕色老牛,描绘的是一边咬着东西一边在杂木旁蹭痒痒的情状,意态悠闲。第二头牛黑白杂花牛,身躯硕大,翘首摇尾,步履稳健。第三头牛黄牛,躯体高大,峻角耸立,回首而顾。第四头牛深赭色老牛,筋骨嶙峋,耸背而鸣,白嘴皓眉,老态龙钟。第五头牛络首而立,体态丰腴,凝神若有所思,双眼露出倔强的个性。
  • 画面构图简洁,除了右侧的一丛灌木外,没有其他背景,突出了牛的主题,使每头牛都能独立成章。
  • 立意分析
    • 《五牛图》不仅是一幅描绘牛的画作,更是一幅反映农耕文化的艺术品。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勤劳、坚韧和奉献,韩滉通过对牛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传达了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对农民的敬重。
  • 典故与佳句
    • 画中五牛的神态各异,尤其是第五头牛的倔强眼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版,元代大画家赵孟頫题道:“五牛神气磊落,希世名笔也。”这句话高度评价了《五牛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作者简介
    韩滉(723年—787年),字太冲,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曾任宰相,是一位拥护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擅长画人物和畜兽,尤以画牛著称。韩滉的画风淳朴、技法精湛,被誉为“牛马二韩”之一。他的代表作《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复兴堂数字藏品发行平台

          津投数藏,是天津数字经济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运营管理的数字藏品服务平台,提供藏品主题开发、线上展示、市场销售、商业运营等相关服务。平台基于自主研发的“津数链”区块链底层技术,具备100%国资背景,支持国密算法,完全可信合规。凭借高品质的数字艺术藏品IP,让国人零距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和现代艺术魅力。

          2024年10月28日,复兴堂正式入驻津投数藏,作为该发行平台唯一古代艺术品发行方IP,立足天津、面向全国、展望全球、服务大众。


    设计|复兴堂“大观精舍”创作中心

    文宣|复兴堂数字藏品事业部

    策划|复兴堂主人

    策略|墨羽   青葵

    复兴堂艺术
    复兴堂(天津)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方账号。专注于文化艺术品的信息发布、版权登记和数字藏品(数字资产)的设计、发行与运营等。自2024年10月28日,复兴堂顺利入驻天津“津投数藏”(100%国资背景)发行平台,致力于服务全国数藏藏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