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完疫苗出现这些症状怎么办?

文摘   2024-12-13 20:10   青海  

出生起,宝宝就接受各种疫苗的“洗礼”,这些疫苗不仅可以增强儿童免疫能力、帮助宝宝预防相应的传染病,还能减少疾病严重程度,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而有些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也就是疫苗反应,这让不少家长对于疫苗接种望而却步。事实上,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该正确认识疫苗反应。

那么宝宝接种疫苗后会有哪些常见的疫苗反应呢?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发热

很多人在接种疫苗后微微发热,你可能会觉得有点累,也许是高烧,可能会感到浑身发烫,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流感。其实这是你的身体认识疫苗的正常反应,此时你的免疫系统在刺激下丘脑调节体温,才导致体温上升,这是身体在向你反应,它已经提前准备好了,以后能应对疫苗相关疾病的攻击。这难道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如何应对?

1.38.5℃以下:多喝热水,可适当进行物理降温,注意休息,等免疫系统忙完,症状会自行消退。

2.38.5℃以上:可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注意:接种完疫苗之后出现发热,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但是温度不会太高,一般不会超过38.5℃。

二、局部红肿热痛

接种疫苗后,局部血管会扩张,血液流向注射部位,造成轻微红肿,甚至那块儿总会热热的,而针头进入皮肤,会对皮肤和软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让你产生微微的痛感。所以宝宝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局部炎性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但是红肿的范围并不会太大,且症状较轻微,大多会在两三天后自行消退,这也是常见且正常的疫苗反应。

如何应对?

如果注射部位实在让你不舒服,可以用干净毛巾冷敷一下,缓解不适。又痛又痒的话,要保持接种部位清洁与干燥,不抓不挠。

注意:如果红肿、硬结的直径≥3cm,或者炎性反应加重,就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三、乏力

接种疫苗后,免疫系统需要识别并记住疫苗中的抗原,加班加点地工作,所以感到疲惫也是正常的,毕竟这时候免疫系统正哼哧哼哧忙着呢。这次“加班”通常会持续几小时到一两天。

如何应对?

要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

四、恶心、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反应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有些人在接种疫苗后,免疫系统可能会暂时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对胃肠道功能产生一些轻微的影响,让你的肠胃略感不适。通常这种反应是暂时的,过一会儿就会恢复。

如何应对?

可以适当喝些温开水,避免进食油腻或刺激的食物,给胃肠一点时间来适应。

划重点:以上反应不是生病!不是生病!不是生病!不是生病!它们属于一般的不良反应,和我们当下的身体状态有很大关系,每个人的反应可能不一样。

而出现下列反应,才是真的生病了,但非常少见!一旦出现以下情况,家长要尽快带宝宝就医,以免危及生命。

1.例如接种疫苗后出现急性过敏反应,这种情况一般表现为晕厥、呼吸困难,甚至全身红肿等。

2.“偶合症”。就是在接种疫苗时你可能正好处于某些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才让你产生一种“疫苗让我生病了”的错觉。其实,并不是疫苗让你生病,而是生病的时间恰巧和接种疫苗的时间重合了,和疫苗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

所以接种疫苗后出现疫苗反应家长莫要太惊慌,对症处理才是关键,症状把握不准时可咨询接种门诊的相关工作人员,愿每个儿童都能在疫苗的保护下健康成长!


稿:马晓燕

图文编辑:马文彬
审核:李伟


西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西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众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