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关于“鼠疫”,这些防控知识你要知道

政务   2024-10-24 17:58   内蒙古  


鼠疫?就是被老鼠咬后得的病吗?


当然不是,这得看看是被哪种老鼠咬了!


对于鼠疫的认知

我们了解的还是太少了

现在跟随我的脚步

一起了解~



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与人之间的流行鼠疫起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目前有抗生素可以治疗鼠疫,早期应用可以极大地降低病死率。



病原体

鼠疫耶尔森氏菌:典型的鼠疫菌呈短而粗,中段膨大,两头钝圆的短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是一种强毒力病原体。




鼠疫一直在身边

鼠疫预防,不容小觑


01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鼠疫染疫动物

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如鼠类、旱獭等。 


鼠疫患者

主要是肺鼠疫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具有传染性。败血型鼠疫、腺肿发生破溃的腺鼠疫患者等也可作为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 

2
传播途径

 鼠疫可以经鼠蚤叮咬、破溃皮肤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

 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蚤叮咬带病菌的鼠或其他啮齿动物,再叮咬人时引起感染。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

 少数病人是因捕猎、宰杀、剥食患病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血液,经由皮肤或粘膜的伤口而感染鼠疫病菌。

✦ 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咳嗽、谈话、呼吸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传播,可以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3
易感人群

对鼠疫普遍易感。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02
临床症状
鼠疫按临床表现可分为

腺型鼠疫、败血型鼠疫、肺型鼠疫、眼型鼠疫、肠型鼠疫、皮肤型鼠疫、脑膜炎型鼠疫,各型鼠疫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均会引起死亡。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以长达到8-9天。

 鼠疫患者一般都表现出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急剧,恶寒战栗,体温突然升高至39-40℃,呈稽留热,头痛剧烈,有时出现呕吐、头晕、呼吸急促,很快陷入极度虚弱状态,心动过速,血压下降,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增高

 重症患者表现为意识模糊、昏睡、狂躁不安、谵语、颜面潮红或苍白、有重病感和恐怖不安的表现,患者眼睑结膜和球结膜会充血,出现所谓的“鼠疫颜貌”。


03
预防措施

要做到三不”“三要””三护



“三不”

不接触、剥食和携带鼠、野兔、狐狸、狼、流浪狗、流浪猫、黄羊、旱獭等动物;不要在野外,尤其是不要在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等动物洞穴周围进行休憩,更不要挖刨动物洞穴;不要接触急死患者、疑似鼠疫患者、确诊鼠疫患者。






“三要”

要及时报告病死鼠、疑似鼠疫患者,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和急死患者;要做到住所及周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猫入笼,狗拴养,定期进行灭蚤处理;对患者要做到就地治疗,确保患者可以得到迅速及时救治。






“三护”

要进行有效防护,人在野外活动或作业时,要穿长裤、长袖上衣,必要时穿高筒靴子或防蚤袜子。在疫区、疫点处理过程中,强化疫情处理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要进行健康监护,对从事高危职业人员如放牧人员、灭鼠人员、野外作业人员和疫源地内居民要每天进行健康监护,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报告;要进行看护,对出入疫点周围的人员,要进行必要的看护,防止人员在没有有效防护下进入疫点。




04
预防性用药

特效抗菌药物的使用对预防鼠疫具有确切而良好的效果。对鼠疫患者的直接接触者、被疫区跳蚤叮咬的人、接触了染疫动物分泌物及血液者,以及鼠疫实验室工作人员操作鼠疫菌时发生意外事故的,均应进行鼠疫预防性治疗。药物可选用四环素多西环素磺胺等。

WHO《鼠疫手册》推荐的剂量是:

① 四环素

1.0~2.0克/天,分2~4次口服,

儿童25.0~50.0毫克/天,分2~4次口服;

② 多西环素

100.0~200.0毫克/天,1次或分2次口服,

儿童剂量及服法相同;

③ 磺胺类药(含增效剂)

1.6克/天,分2次口服。一般连服5~7天。


学防控

做好环境和个人卫生

提高防护意识

鼠疫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来源:锡林郭勒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初审:李昕运

复审:阿拉腾胡雅嘎

终审:朝克满都拉

苏尼特右旗民政局
政府职能部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