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9月20日,山东省济滨高铁济阳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顺利合龙,实现全桥贯通。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自古以来,九曲黄河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和坚韧品格,孕育了中华儿女的发明创造和智慧灵性,形成了博大精深、内涵丰厚的黄河文化。在新时代伟大进程中,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精神,对于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赓续发展注入不竭源泉,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条滋养着民族文化的大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以来,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黄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活家园。中华先人在黄河流域高擎智慧的火炬,靠着辛勤劳动和思维进化,一步一步迈向人类文明新天地。在相伴感知黄河、治理开发黄河的实践中,不断获得生存智慧,汲取创造灵感,孕育了深远丰厚的黄河文化。
奔流不息的黄河,是大自然给予中华民族的宝贵馈赠,黄河孕育滋养的黄河文化,显示出了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生命力。一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都先后消失或中断,唯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延续至今。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尽管朝代不断更替,但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始终一脉相承,延续发展。二是博大精深,内涵丰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黄河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与思维方式。从远古时期“河图洛书”朴素哲学思想,到商周宗法礼仪制度,从春秋战国思想流派交融汇流,到历代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成就和文学艺术珍品,丰富多彩的黄河文化塑造了我们的民族基因和人格精神,强化了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三是交融汇流,一体多样。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黄河文化长期居于中华文明体系的引领核心地位,以鲜明的特征辐射四方,并经过多次大碰撞、大融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广泛吸纳其他区域文明精华,向更高层次发展,呈现出极强的包容性、开放性和融合力。四是治水安邦,家国同构。历史上黄河洪水灾害剧烈,举世罕见。面对严酷的洪水灾害,只有统一广大区域人们的意志和治水行动,才能求得生存。大规模有组织的治河斗争,磨砺了华夏先民不畏艰险、开拓前进的坚强意志,由此催生了家国同构的原初国家形态。五是塑造气质,陶冶灵性。黄河的自然灵性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民族品格。黄河奔腾跌宕,一往无前,淬炼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激励人们面对挫折磨难坚忍不拔,为夺取最后的胜利而斗争;黄河水脉交融、河山一统,熔铸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人们前赴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统一而战斗;黄河奔腾入海,黄蓝相拥,启发人们坚持对外开放,世界文明互鉴,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
在历史的脚步声中,黄河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中华文明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彰显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历史上,黄河流域长达三千多年位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年来,黄河两岸上演过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史剧,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流传下来许多耳熟能详的英雄故事和典籍篇章,至今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走好新时代伟大复兴之路。
黄河宁,天下平
一部黄河治理史,就是一部治国史,也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治水奋斗史。
在古代中国,黄河流域水利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盛衰和政权兴亡。战国时期秦国修建郑国渠,使关中地区粮食丰裕,国力强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汉武帝大力发展关中平原灌溉,有力巩固了都城长安的政治中心地位。盛唐修建引汾灌区,农田灌溉面积猛增。北宋熙宁年间创造性发展引黄淤灌,大量盐碱地变成肥沃良田,成为富国裕民之举。
黄河漕运是中国历代王朝的重要命脉。隋唐大运河的开凿,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北宋漕运作为立国之本,以汴河为中心,形成长达数千里的水运交通网,创下一代东京梦华。
历史上,黄河下游频繁决口改道,洪水肆虐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历朝历代都把治理黄河水患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在维持政权稳定的同时,促进了传统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贯穿着以民为本的观念。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治理黄河事业的新纪元,真正做到了“治理黄河为了人民,治理黄河依靠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让黄河除害兴利,为中国人民造福,成为治国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下,彻底扭转了几千年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创造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有力保障了黄淮海大平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黄河水利水电资源得到开发利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水源和强大动力。古老的黄河沧桑巨变,治黄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光荣革命传统的护佑者和见证者。加强红色文化的时代化表达,激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弘扬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的重要任务。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这片位于黄河中游的地区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在这重要的历史关头,黄河又一次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望着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面对惊涛骇浪的黄河之水,毛泽东感叹:“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诞生于延安的《黄河大合唱》,歌颂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像风暴中的惊天浪涛震撼人心,成为唤起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雄浑壮歌。
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黄河流域发生的红色故事,凝聚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焦裕禄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红旗渠精神……滔滔黄河,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赓续发展注入不竭源泉,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精神力量。盘点红色文化“家底”,多维度、立体化推动黄河文化体系中红色文化的弘扬,深入挖掘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彪炳史册的革命事件,必将激励我们坚毅前行。
谱写新时代的黄河壮美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沿黄河各地、各条战线着力推进黄河文化保护利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内涵,谱写新时代的黄河壮美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深入推进考古等工作。保护好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黄河流域文物文化资源丰富而厚重。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黄河流域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余万处,占全国近40%。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兰考东坝头等地,铭记着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事业的巨大成就,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基因和精神密码。
为摸清黄河文化遗产底数、加强文化阐释研究,沿黄地区着力推进黄河文化保护利用,实施一批保护性项目,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内涵,以厚重的黄河文化涵养文化自信。
国家大力推进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构建起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空间骨架。一条泱泱大河,成为雄伟壮观的国家标识。把沿河各地的山水名胜和文物古迹串联成紧密有机体,使之成为彰显中华文明、体现全民认同、培育文化之根、熔铸民族之魂的国家地标。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着力展示黄河文化纵贯古今的延续性,博大精深的广泛性,多民族交融汇流、一体多样的兼容性和凝聚力,展现出一幕幕雄壮史剧和英雄形象。通过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有力举措,统筹整合提升黄河文化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把黄河奔腾流淌所滋养的黄河文化,以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精神,厚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既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更有磅礴的精神力量。大河上下壮美旖旎的风光,讲述着中华民族休戚与共的壮阔历程,奔涌出新时代激流勇进的壮志豪情,以厚重的黄河文化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激励黄河两岸铺展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侯全亮 作者系黄河水利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