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6.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 (Hook.) K. Koch)

百科   2024-11-14 11:46   广东  

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 (Hook.) K. Koch)是五加科通脱木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中国华南和东部地区分布区域见下图。图片来自 英国皇家植物园 邱园-- The Royal Botanic Gandens,KEW。图中绿色为原生区域,紫色为引种区域生长于海拔10米至2,800米的地区,喜潮湿与多日照,常生于向阳肥厚的土壤上。

通脱木可长到3-7米高,掌状多裂的大叶子集生茎顶,倾盖如伞,且碧绿对称,非常具观赏性和辨识度;花期秋冬季,大型圆锥花序生于每一茎端,多枝上均开满密集的黄白色小花,令人赏心悦目。

明《本草原始》记载:“生江南,叶似蓖麻,心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此瓤脱木得之,故名通脱木。

通脱木以茎髓入药,主要含肌醇,多聚糖,维生素A,金属元素和胺基酸等。性味甘、淡,微寒,无毒。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热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中国民间普遍用大通草配以骨、鱼类熬制靓汤,在治疗产后缺乳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作用温和,不良反应小。中药用通草作利尿剂,有清凉散热功效。气阴两虚、中寒、内无湿热及孕妇慎服。

它的茎中含有大量白色髓,质地轻软,颜色洁白,古称“通草”(即“空心植物”之意 );匠人将髓心旋转削切后再加工,制成纸张,称为“通草纸”。用之绘制的水彩画和蛋彩画,曾风行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 。

1852年,英国邱园的首任园长 威廉·杰克逊·胡克爵士( Sir William Jackson Hooker,1785 年 7 月 6 日 - 1865 年 8 月 12 日)通过各种关系,从我国的台湾岛获得了该种的活体植株,并作出记录;

1859年,一位德国植物学家 卡尔·海因里希·埃米尔·科赫( Karl Heinrich Emil Koch,1809 年 6 月 6 日 - 1879 年 5 月 25 日)对该种发表了完整的官方描述。

八角金盘(学名:Fatsia japonica (Thunb.) Decne. & Planch.)是五加科八角金盘属的常绿灌木,与通脱木同科不同属,在株形、叶片和花序这些方面,与后者颇有几分相似,花期也接近。

八角金盘原产日本南部,现已遍植国内大江南北。其八角金盘属的属名 :Fatsia 就是从古日语的 “ fatsi ” 一词拉丁化而来,意思就是“八”,乃指其掌状的叶片,裂叶约8片,看似有8个角而命名。虽然名字叫“八角”金盘,但若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裂片的数量实际上多为7或9裂,真正8裂的叶片反而并不多见。这种名不符实的现象在植物的名称中很常见,比如 五色梅、七里香、十大功劳、千日红 等。

下面,可以来对比一下--

通脱木   摄于昆明   2023.09--2024.10

八角金盘   摄于成都、广州、昆明和大理   2013.10--2024.10

植物猎人The Plant Hunter
植物知道生命的密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