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五一大扫荡作用不小,为何不推广?因为冈村宁次真的玩不起

文化   2024-10-18 11:28   河北  

引言

1942年5月1日,日军对华北根据地发起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被称为“五一大扫荡”。这次大规模战略行动,对根据地造成了沉重打击。

甚至冀中八分区的司令和政委都在扫荡中阵亡。如果日军再来个一两次大扫荡,可能咱们的根据地就彻底不存在了。

但奇怪的是,不久之后日军便停止了对根据地的扫荡,八路军也最终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转危为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日军扫荡)

一、惨烈的五一大扫荡,冀中根据地危在旦夕

1942年4月,一对年幼的姐弟行色匆匆,察觉异常的日军将他们拦下盘问。孩子指了指身上的孝服说:“我们去西关奔丧。”

实际上,两名孩子此行是为了给定县情报站的八路军传递重要情报,因为日军时刻提防,成年人很容易引起怀疑,只能冒险派出孩子。

此时的华北根据地,正遭受着日军“铁壁合围”的大扫荡。这次递送的情报,是关于日军频繁调兵动向的。但他们不知道,这次情报预示着不久之后,日军会发起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扫荡。

5月1日,为了彻底摧毁冀中抗日根据地,日军纠集起五万余人的部队,还出动了空军配合,几百辆坦克、汽车浩浩荡荡向根据地包围过来。

这次大型战略行动由华北军司令冈村宁次上阵指挥,被日军称为“1942年间所实行的75次扫荡中最残酷的一次”。

(五一大扫荡)

虽然部队已经提前收到姐弟送来的情报,但面对部署如此周密的扫荡,冀中根据地还是遭受了严重损失,战况极其惨烈。

从5月1日开始,根据地军民进行了270次反扫荡斗争,使日军一举消灭冀中主力和首脑机关的计划最终失败。恼羞成怒的冈村宁次改变战略,开始将重点转向地方部队和民兵,同时大力搜捕八路军干部。

冀中军区的机关遭到日军攻击,民兵部队也被包围,冀中宣传部长、团政委等干部先后牺牲,伤亡近千人。

6月,冀中八分区司令和政委在突围时牺牲,成为“五一大扫荡”中我军损失的级别最高的将领。

但是,冈村宁次并未放弃歼灭主力的目标,日军先后出动了2.5万兵力,发起了数次对太行山根据地的大扫荡,这里正是八路军总部和中央北方局所在地。

(五一大扫荡)

为了跳出敌人包围圈,抗大总校长下令分散突围。此时的抗大学员,大部分都是129师营级以上干部。他们久经沙场,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通过“小转圈”和“大换班”等战术,他们顺利甩掉了日军,成功突出重围。

不过仍有部分学员在突围中牺牲,分散行动后,抗大陆军中学的一支分队被日军包围。这些学员当时年仅十几岁,但面对强敌,他们视死如归,在弹尽粮绝后冲入敌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劫后余生的八路军干部,回忆起“五一大扫荡”时仍心有余悸。此次扫荡持续了2个多月,日军多次使用密集的“拉网式”“梳篦式”战术,撒开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一点点向根据地压缩直至完全歼灭。

(尸横遍野)

二、妙招连出的“反扫荡”,跳出日军包围圈

可以说,日军的“大扫荡”的效果非常显著,对根据地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顽强的八路军并未束手就擒,反而研究出来许多有效的“反扫荡”战术。

冀中军区司令吕正操说:“对付日本人的‘合围’,掌握好时机很重要。跳早了,敌人会放弃原来的合围计划,对你实行新的合围,跳晚了,陷在合围圈里当然也不行……”

掌握战略时机,是根据地军民用鲜血总结出的一个宝贵经验。这个方法,刘伯承在1941年日军第三次大扫荡时就用到过。当时日军目标直指129师师部机关,刘伯承和指挥部所在地距扫荡的日军仅30余里。

日军将兵力分成20多路部队,摆出梳篦队形向南推进。刘伯承指挥129师分成前后两个梯队按兵不动,静待时机。他清楚地知道,过早行动会暴露自己,突围的机会只有一次。

(八路军积极备战)

一直等到下午,刘伯承觉得时机成熟,下令立刻转移。部队避开大路,专挑偏僻小路急行军,经过一个昼夜50多公里的艰难跋涉,师部成功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刘伯承根据多次反扫荡经验,写成了《反对敌人大扫荡的战术指示》,不仅分析了日军扫荡中各种战术特点和弊端,还详细地制定了应对策略,以及部队行动要领、弹药使用等一系列规范。

另一个反扫荡的经验是及时准备,“五一大扫荡”中,刘伯承的侦察分队得到了日军的确切情报,从5月21便指挥部队开始转移。信心满满的日军在6月9日抵达时,才发现原来的八路军司令部早已人去楼空。

(刘伯承)

最后一个经验,也是八路军最重要的反扫荡经验——敌进我退。早在1940年黎城会议上,刘伯承就提出了这个战术思想。

这一战略专门针对日军的“囚笼政策”,不与敌人内线硬拼,而是追着敌人屁股打。转移主力从外线侧击敌军,摧毁他们的基地和交通补给线,和武工队一同进行游击战。必要时正面迎敌,集中优势兵力进行运动战和歼灭战。

这种作战方针在反扫荡中广泛运用,使八路军在军事上由被动逐渐转向了主动。

三、“大扫荡”最终流产,背后原因发人深省

从长期战况来看,冈村宁次的大扫荡对根据地造成了沉重打击,为什么最后没有推行下去呢?

(根据地积极备战)

1940年日军就提出了针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也正是大扫荡的战略指导思想。他们先后在华北新建了2700多个碉堡据点,在“百团大战”后,又从华中战场抽调了2个师增员华北。

1941年日军大本营批准《大东亚长期战争指导纲要》,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上明确推行华北“治安强化运动”,调集了除关东军外的侵华日军75%的兵力和全部伪军,进行铁壁合围的大扫荡。

(冀中反扫荡作战图)

从1941至1942年期间,日军组织千人级扫荡132次,1至7万人大扫荡27次,在同一地区反复扫荡3个多月。如此高强度、长时间的大规模作战,让日军全员高度紧张、身体疲惫不堪,已经达到承受的极限。

面对中国这头大象,日本侵华战略的核心就是速战速决,拖得越久胜算越小。冈村宁次和日本军部都深知这个道理,大扫荡就是这一指导思想的具体执行。

(五一大扫荡)

正因如此,毛主席在1938年提出了“持久战”的观点,这一方针也贯彻于八路军抗日战争的始终。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地军民研究出诸多反扫荡的方法,最终拖垮了日军,这一点在本文第二章中已有详细论述。

另外,国际局势也是日本大扫荡流产的重要因素,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几个月内日军几乎控制了整个西太平洋。美国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1942年的中途岛战役,成为美日态势的转折点。

(日军偷袭珍珠港)

面对武力强大的美国,日本不敢掉以轻心,他们抽调了大量部队前往新的占领地,积极为应对美国反扑预备兵力。这就导致日军无法再集中优势兵力开展大扫荡,这一战略自然无法继续下去。

冈村宁次“大扫荡”战略最终流产,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人民为坚持抗战做出的巨大牺牲,也再次论证了毛主席“持久战”方针的正确性。

史料不及此
历史文化,激励人心,带你勇往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