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苏联请求派100万中国人赴西伯利亚,中国如何回应?

文化   2024-10-17 17:07   河北  

引言

西伯利亚是位于北亚的广袤土地,坐拥富饶的自然资源,尤其油气资源储量震惊世界,苏联想好好开发这块宝地,奈何西伯利亚苦寒无比,人烟稀少,劳动力严重不足。

于是苏联再三向中国发出请求,想要中方派遣百万劳动力援建西伯利亚,就在中国为此事招兵买马时,苏联却反悔了,这是为何?我国派遣人员去苏联了吗?结果是怎样的?

(50年代苏联照片)

一、苏联劳动力短缺,向中国借百万工人

二战给全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其中苏联和中国损伤尤为惨重。当然,由于彼时苏联担心其他国家趁机对他们动手,因此苏联并未公布真实的数据。

有数据显示,二战给全世界造成了7000万人死亡,而这7000万人中有2660万是苏联人,另外还有1800多万的伤病人次,据说1923年出生的那一代苏联男性人口有80%死于二战,

直接造成苏联男性人口断代。

这一代人到二战结束时刚好22岁,刚进入生育、劳动的最佳年龄,大量苏联女性失去丈夫和儿子,未婚女性找不到另一半,苏联面临着巨大人口缺口。

(苏联鼓励生育的海报和奖章)

人口是经济复兴、国家建设的前提,为了恢复人口,苏联也是想了不少办法,其中不少措施引发争议如沸,例如降低女性合法结婚年龄、给多胎家庭发放补贴,甚至允许苏联女性与日本战俘结婚生育等。

鼓励生育的措施确实有效,但要等这一代新生儿成为劳动力还需要将近二十年,国计民生哪里等得了这么久,于是苏联又想了一个办法。

1954年9月底,新中国成立5周年前夕,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来到中国参加国庆庆典,借着这次访问,他向毛主席提出一个请求,希望中国派遣100万中国人前往苏联,参与西伯利亚的开发与建设。

(毛主席在机场迎接赫鲁晓夫)

当时中国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要知道,二战时期中国死亡超1800万人,人口损失也很惨重,只不过中国人口基数比苏联大,战前我国人口接近5亿,而苏联只有1.8亿,因此我国才没有形成苏联那样严重的劳动力缺口。

但无论如何,100万劳动力也不是个小数目。

往国的层面来考虑,100万人口可以为刚建国百废待兴的中国创造不少价值。往世界层面考虑,不能让国际社会把中国视为廉价劳动力市场,因为这是对中国人民的侮辱。从家的层面考虑,此事牵扯到数十万个家庭的团圆和未来规划,因此毛主席并没有当即应允。

二、首批中国工人抵苏,生活十分滋润

苏联一再请求,我国政府开始认真考虑这件事——派遣工人往苏联援建,既维护两国之间的情义,苏联先进的工业也能为中国培训出一批优秀人才,带回先进基础,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最终由毛主席亲自拍板同意,中国将派遣8万人前往西伯利亚进行援建开发。

(中俄双方签订协议)

双方就派遣工人待遇达成一致,规定中国工人与苏联工人同工同酬,在苏期间中国工人可以将薪酬的10%寄回国内,离开苏联时可以寄1000卢布以内的工资回中国,中国工人在苏联购买的一切物品也可以带回中国。

商定好后,中苏双方就派遣工人一事签署合作协议,1955年夏,第一批派出的1000名工人怀着对苏联生活的期待与忐忑从河北保定出发了,不知他们会得到怎样的对待呢?

(50年代苏联正在劳作的工人)

抵达西伯利亚后,苏方向中国工人们提供了食物——各式罐头、面包、糖和鸡蛋,奈何中国工人实在吃不惯这些,大半食物都被剩下来,这顿不甚愉快的餐饭,让中国工人们心里的兴奋渐渐熄火,对不习惯苏联生活的忧虑取而代之。

对中国工人的到来,苏联的党政部门和企业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带领中国工人熟悉生活环境,体验苏联文娱生活,极尽地主之谊。

为了解决中国工人吃不习惯苏联食物的问题,苏方特地从工人中划拨几人出来做专职厨师,为工人们安排4-6人间宿舍,每一间宿舍都配备暖气、电热水壶,每一层宿舍楼都配有公共厨房、公共浴室、烘干室和装有抽水马桶的公共卫生间。

厂区里医院、邮局、商店等配套一应俱全,俨然是一个成熟完善的生活区。

(50年代苏联某个公园)

闲暇时,工人们还可以到厂区的电影院、俱乐部里消遣时间,不喜欢出门的也可以待在宿舍楼的公共阅览室,弹奏乐器、下下棋、看看书。

苏方还特地订阅了我国的《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报刊,给中国工人及时了解祖国的一切,缓解思乡之情。

跟国内当时的境况相比,中国工人在苏联的生活可以说是相当滋润了。

三、来都来了,中国工人在苏赢得口碑

中国工人们对生活的担忧消散,鼓足干劲儿准备在西伯利亚的工厂里大展拳脚。

然而真正开始工作了,才发现实际情况和他们想的并不一样。中国工人们不远万里来到苏联工作,主要是见识发达的生产设备,学习苏联先进的生产技术,结果真正到了岗位才发现,中国工人都被安排在辅助性质的劳动岗位上,大多都是粉刷、挖土、砌砖一类的工作。

(50年代百废待兴的苏联)

虽然对工作安排不甚满意,但中国人就是有着“来都来了”的“传统美德”,从一开始不熟练导致完不成工作定额,到后来技术上渐渐上手,翻译沟通更顺畅,中国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中国工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苏方的高度评价,也获得不少苏联姑娘的芳心暗许。火辣热情的苏联姑娘大方不扭捏,看上就主动出击,语言不通完全不是障碍,不少苏联姑娘会悄悄记下中国工人的工号,托翻译为自己与工号主人牵红线。

(50年代的苏联护士)

处洋人对象在当时可是稀罕事,加上国际时局动荡,这恋爱关系多少有点敏感。但苏联官员们倒是十分开明,称只要经过批准,便允许中苏两方的工人成为合法夫妻,企业领导还开打趣称打算用婚姻关系把这批工人都留在苏联,可见当时中国工人在苏联有多受欢迎。

四、意外叫停,派遣计划背后思虑多

与首批中国工人同时抵达苏联的还有一支8人组成的谈判小组,代表中国前往莫斯科与苏联政府商谈继续派遣工人的事宜。

然而当谈判小组抵达莫斯科后,接到的消息却是苏联并不打算继续从中国招工人了,中国谈判小组都懵了:这和计划的不一样啊。

(50年代中国青年在苏联)

第一批中国工人正在苏联工作得热火朝天,对劳动力求之若渴的苏联怎么忽然就变脸了呢?

原来,请求中国派遣工人援建西伯利亚一事,很可能只是赫鲁晓夫一时兴起随口说的,并没有事先跟苏联中央协商过,否则态度不会变得这么快。

赫鲁晓夫看到苏联人对中国工人接受度这么高,大概是萌生了新的担忧——如果后续有越来越多中国工人在西伯利亚定居下来,西伯利亚会不会变得越来越“中国化”?那时西伯利亚还会是苏联的地盘吗?

(晚清割让给沙俄的远东地区)

尤其位于西伯利亚区域海参崴和库页岛在内的相当一部分土地,曾经是中国的领土,晚清时期沙俄逼迫清政府签署不平等条约强行抢占了这些土地,至今没有归还。

如果让中国人慢慢渗透进来,这广袤富饶的西伯利亚迟早变成中国的。

想到这里,苏联定然是坐不住了,连忙叫停了中国向苏联派遣工人的后续进展,该计划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首批中国工人在合同期满后,除一些在苏联结婚定居的,大都回到了国内,后来随着中苏关系交恶,中国工人在苏援建的友谊篇章,也被深藏在那段历史中了。

史料不及此
历史文化,激励人心,带你勇往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