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怒江州兰坪县的广袤土地上,“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如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片土地装点得如诗如画。这里不仅是连接金沙江与澜沧江两大经济带的咽喉要地,更是多民族和谐共生的璀璨明珠。汉族、白族、普米族、傈僳族、怒族、彝族……14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共同编织着民族团结的绚丽篇章,少数民族人口占比高达95.09%,宛如一幅多彩的民族风情画。
在这片多民族交融的热土上,兰坪县人民法院如同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着法律的公正与民心的温暖。他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定分止争、维护公平、保障民生的使命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用智慧和汗水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枫桥经验”,这个源于浙江枫桥的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在兰坪县法院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和发扬。兰坪县法院人深知,要在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就必须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让法律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于是,兰坪县法院的干警们翻山越岭,奔走在田间地头,用双脚丈量着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肌理,用真心感受着每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他们耐心倾听群众的诉求,细心分析矛盾的根源,用心调解每一起纠纷。在兰坪县法院人的共同努力下,许多看似棘手的矛盾得以化解于无形,许多因误解而生的隔阂得以消融得无影无踪。
今年9月,兰坪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兴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殊荣,这是对他个人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兰坪县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赞誉。邓兴深知,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他一个人,更属于整个兰坪县法院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他们用公平公正的法律之尺,丈量着每一寸边疆的土地;他们用温暖人心的司法之光,照亮了每一个民族的心灵。
在兰坪县法院的推动下,新时代“枫桥经验”不仅促进了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更在无形中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让民族团结的纽带更加牢固、更加坚韧。
如今,漫步在兰坪的街头巷尾,你总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民族团结氛围。不同民族的群众在这里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共同书写着新时代民族团结的新篇章。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兰坪县法院人默默的奉献——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公平公正温暖着边疆各族群众的心田,绘就了一幅幅民族团结的斑斓画卷。
营盘人民法庭
党建铸魂“五联五心”,以99%调撤率高效审结267件案件
在充满生活气息与人间温情的营盘镇,兰坪县法院营盘法庭犹如一座屹立不倒的灯塔,以其独特的“五联五心”工作法,为基层社会治理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婚姻家庭和谐的希望之路。
“五联五心”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法,更是营盘法庭干警们心中的一份责任与担当。联动联调聚同心,携手各方力量,共同化解婚姻家庭中的矛盾与纷争,让每一颗受伤的心都能找到归宿;联建联创守初心,坚守司法为民的初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为婚姻家庭和谐稳定保驾护航;联学联训强信心,通过学习与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调解能力,让每一对夫妻都能在面对困难时充满信心;联帮联扶暖民心,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司法的温度与关怀,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联管联控筑安心,强化管理与控制,确保调解结果的有效执行,为婚姻家庭和谐稳定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在党建的引领下,营盘法庭的干警们将“五联五心”工作法深入贯彻到每一个案件中,用真心、耐心与爱心去倾听每一个家庭的故事,去化解每一个纠纷。他们是法律的守护者,更是情感的调解者,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一个个关于爱与和解的动人篇章。
在营盘法庭的调解室里,一对对曾经剑拔弩张的夫妻,在干警们的耐心调解下,逐渐放下心中的怨恨与不满,开始重新审视彼此的关系,寻找共同前行的方向。而当他们最终握手言和、重归于好时,干警们的脸上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那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肯定与鼓励。
在营盘法庭,一场关于婚姻家庭的纠纷正在悄然上演。老张和老李,一对携手走过多年风雨的夫妻,如今却因生活的琐事和压力,走到了离婚的边缘。他们的女儿无辜地被卷入这场风暴,眼中满是惊恐与无助。
那天,调解室内气氛沉重得仿佛能滴水成冰。老张低垂着头,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疲惫与无奈,嘴里喃喃自语:“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然而,他的语气中却夹杂着难以掩饰的不舍。老李则紧紧抱着女儿,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声音颤抖:“这个家,我再也待不下去了,他根本就不在乎我们。”女儿在妈妈的怀抱中,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
此时,一位个头不高、眼神坚定的法官——王五盛,走进了调解室。他是一名80后法官,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已经在基层法庭工作了12个年头,从书记员一步步走上庭长的岗位。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他对家事纠纷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调解经验。
王五盛熟稔,家事纠纷虽小,但处理不当,往往会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于是,他迅速启动了“五联五心”工作法,联系了当地综治办、民政、社区等部门,邀请他们一同参与调解。一时间,调解室内形成了一个温暖的“同心圆”,大家齐心协力,只为挽救这个即将破碎的家庭。
社区的刘大姐率先开口,用她那亲切的话语,唤醒了老张和老李心中的温情:“你们俩啊,都是社区里的老熟人了,这么多年的夫妻,哪能说散就散呢?想想当初你们结婚时的甜蜜,再看看现在,难道真的要放弃吗?”王五盛也紧随其后,用他专业的法律知识,为双方剖析利弊,引导他们回归理性:“咱们今天来,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来吵架的。想想你们的女儿,她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咱们要静下心来,好好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王五盛的耐心引导下,老张和老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老张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疏忽,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经济负担太重。而老李也明白,自己过于激动和敏感,没有给予老张足够的理解和支持。王五盛见状,趁热打铁,为老张提供了一些职业发展的建议,并鼓励他积极面对困难。同时,他也关心起老李的辛苦,肯定了她为家庭的付出。
在王五盛的精心调解下,老张和老李心中的疙瘩终于被解开。他们紧紧握住对方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是我不好,以后我一定多关心你们娘俩。”“我也有不对的地方,咱们以后好好过日子。”女儿看到爸爸妈妈和好如初,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般温暖人心。
这一刻,调解室内充满了欢声笑语。王五盛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场婚姻家庭纠纷的化解,不仅挽救了一个家庭,更彰显了营盘法庭“五联五心”工作法的神奇魅力。在未来的日子里,王五盛和他的同事们将继续用智慧和爱心,为更多的家庭带去温暖和希望。
今年以来,营盘法庭共受理案件267件,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为7.77天。其中,调解撤诉的案件266件,调撤率达到99%。
通甸人民法庭
火塘边奏响和谐曲,“枫桥经验”绽放普米乡
在兰坪的崇山峻岭间,火塘不仅是普米族人温暖身心的所在,更是传承文化、凝聚情感的圣地。通甸法庭将新时代的“枫桥经验”与普米族的火塘文化巧妙融合,创新性地设立了普米火塘法庭,用一缕缕温暖的火光,照亮了基层治理的新篇章。
那是一个端午假期,恰逢普米族的情人节,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内游人如织,欢声笑语不断。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纠纷却打破了这份宁静。一头牛不慎被湿地围网缠绕致死,农户与管理部门因此争执不下,农户坚持要求赔偿,否则誓不罢休。
得知此事后,通甸法庭的干警们迅速行动,干警们将双方邀请到了通甸旅游审判法庭,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塘边开展调解。
法官和裔昌是一名通晓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法官,精通法律的同时也对普米族的风俗文化了如指掌。他认为,要化解这场纠纷,不能仅凭法律条文,更要融入民族的情感与智慧。
“你们都说完了各自的主张,现在,我也来说说我的想法。”和裔昌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他先是用普米族语言解读了相关的法律条款和类似案例,为双方划清了法律的底线。紧接着,他又话锋一转,从民族的风俗习惯入手,用普米族人的智慧和情感,去触动双方的心灵。
“大家世世代代生长的箐花甸国家级湿地公园,是我们共同的骄傲。端午假期和普米情人节即将到来,这是向广大游客展示我们家乡、传播民族文化的好机会。但如果我们因为这场纠纷而僵持不下,那不仅会损害我们的形象,更会错过这个宣传家乡、传承文化的大好时机。”和裔昌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双方的心田。
通过和裔昌的耐心调解,双方的情绪逐渐平复,他们开始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难处。最终,双方各退一步,心平气和地协商出了赔偿数额,并在调解协议上郑重签字。一场纠纷,就这样在火塘边烟消云散。
通甸法庭的火塘不仅是调解的场所,更是传递温暖、播种和谐的摇篮。在这里,新时代的“枫桥经验”与普米族的火塘文化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一曲基层治理的和谐乐章。
石登人民法庭
法治之光映照民族情,联动调解织就和谐画卷
石登法庭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虽然是距离县法院最远的一个法庭,但法治的光芒却如晨曦般温暖而明亮。石登法庭用智慧、汗水与爱心,一笔一画勾勒出法治和民族风情交织的和谐社会美丽画卷。
石登法庭创新“一员三长”工作机制编织起一张无形的网,将乡党委政法委员、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与法庭庭长紧紧相连。每当有涉法问题出现,这张网便迅速响应,法庭主动出击,与联动部门并肩作战,信息共享、调解互通,让矛盾在萌芽状态被温柔地化解,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一次,既是邻居又是表亲的两户农家兄弟,因一头小牛的所有权而争执不下,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看似简单的物权纠纷,实则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情感纠葛与家族荣誉。
石登法庭的法官袁尾,一个说着普通话的“外乡人”,回想当时初到石登乡,面对着民族地区的方言和文化差异,心里头还真有点打鼓。但咱袁尾法官那是啥人啊,心态调整得那叫一个快,心想:“不懂民族方言我可以耐心听慢慢学嘛!”日复一日地耐心倾听与带着真情实感去办案,敲开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心门。
袁尾心里头明镜似的,知道要想解开这些“心结”,光靠法律条文那是远远不够的。巧的是,袁尾法官不光是法学的高手,还修了心理学的学位,双学位傍身,那可是既有深厚的法律功底,又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把问题分析得透透的。于是,袁尾带领调解团队,翻山越岭,主动来到争议之地。他们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耐心地倾听双方的心声,用法律的智慧与民族的情感,为双方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袁尾通过观察双方细微的表情和语气变化,在双方的对话中找到一丝转机,调解时语速不快但温暖而有力:“你们两家人,既是邻居又是亲戚,何必为了这头小牛伤了和气?村子就这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真要到法庭上对簿公堂,以后还怎么相处?”
在调解团队的耐心引导下,双方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执念,从赌气到和解,从争执到握手言和。这场纠纷的圆满解决,不仅体现了“一员三长”工作机制的强大效力,更彰显了石登法庭在调解工作中的智慧与温情。当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完成司法确认,相应款项当场兑付的那一刻,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释然的笑容,仿佛春天的阳光洒满了整个山谷。
这些法庭工作只是兰坪县法院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兰坪县法院干警们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法律适用与民族习惯巧妙结合。双语庭审、巡回审判、街天法庭、阳光司法……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将法庭直接开到群众身边,让各族群众在法治的阳光下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暖。
兰坪县法院的派出法庭,不仅是一个个审理案件的场所,更是传递法治精神、促进民族团结的地方。在这里,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与民族情感的温暖力量。与相关部门携手合作,这些法庭探索出了一条服务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特色司法路径,共同守护着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
法律与情感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讲述着人民法庭用智慧、汗水与爱心书写和谐篇章的感人故事。在这个多民族共融的地方,法庭如同星火,点亮了法治前行的道路,这些微光汇聚成照亮民族团结的绚烂之花。基层法庭干警们用心血与汗水浇灌花朵,它们绽放得如此绚烂、如此动人。
来源:怒江传媒
编 辑:陈福芳
责 编:张鸿秋
审 核:刘 明
终 审:和林泉
投稿邮箱:948767100@qq.com
出 品:兰坪县融媒体中心
关注我
微信号:LPZX-001(←长按复制)关注兰坪融媒体中心公众号,即时收取兰坪政策动态新闻,感谢关注和支持。了解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