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
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
大会听取了市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回顾总结了2024年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工作
对2025年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一起回顾
不平凡的2024年
展望充满希望的2025年
🌞🌞🌞
2024
经济向好,产业向新,民生向暖
望来路,山一程、水一程,我们聆听奋进的号角、感受无上的荣光、振奋逐梦的信心——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刻,在新福建建设十周年的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到福建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加快老区苏区振兴发展”“传承弘扬红色文化”,饱含对老区发展的深切关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爱!
过去一年,我们承压前行、有效作为,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4%、6%;6个重大事项获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支持,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市本级项目补助标准由40%提高到80%、实现重大机制性突破。
⭐广龙对口合作在国家评估中获优秀等次;
⭐龙龙高铁武平至梅州段全线开工,开行龙岩至北京夕发朝至、经济舒适的“绿巨人”动车组;
⭐龙岩地质公园获评世界地质公园,冠豸山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市成为全省拥有最多5A级旅游景区的地级市;
⭐入选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实施城市、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全国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
下面
就跟着我们的镜头和笔触
一起打开奋斗的时代画卷
镜头一
拼经济
发展动能日益增强
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4家企业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5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十百千”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512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新开竣工。全市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85个。
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直接带动消费20亿元以上,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00家,3家企业获评“中华老字号”、实现“零”的突破。
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游客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10%、13%。
镜头二
扬优势
红绿价值持续彰显
用好用活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资源,新能源充换电试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等重大事项获得支持。全年争取竞争性资金116.9亿元、增长25.8%。
举办纪念古田会议95周年理论研讨会,首届“重走中央红军长征路”活动在我市启动。
主要流域Ⅰ-Ⅱ类优质水比例由2022年50%、2023年67.1%提高到2024年85.5%,城市空气质量居全省第一。
全省拓展提升“长汀经验”座谈会在我市举行,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做法成为全国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典型。
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服务经验在全国推广。
镜头三
促融合
城乡面貌增颜提质
以产业为重点,推进中心城市南部新城、北部新城开发建设,新开工京东智能制造、卓越新能源美山生物等产业项目92个。
全市新改造老旧小区72个。
全市新改建城市道路41公里,新增公共停车位1500多个。
成功创建全国“千兆城市”。
海绵城市示范建设通过国家终期验收。
推行“158”乡村建设工作机制。
七大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产值1180亿元,新增1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供销农场”创新做法、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经验在全国推广。
镜头四
激活力
改革开放蹄疾步稳
新登记经营主体5万户。
“政务数字机器人”入选全国数字政府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
广龙对口合作成果丰硕,广汽紫金新能源电池综合利用、广州工控紫金高精铜板带、广药王老吉永定生产基地等产业项目新开竣工。
厦龙新时代山海协作开新篇,建立党政联席会议、专项资金支持等机制,构建形成“1+4+3”山海协作框架。
创建海峡客家文化研究与交流创新联盟,举办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邀请赛暨棒球文化节,漳平台创园连续八年在全国考评中获得第一。
落地全省首个闽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业务,外贸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20%、39%。
镜头五
惠民生
群众生活不断改善
全面完成3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和群众身边10件“暖心事”。
深化“才聚龙岩”行动,本科以上岩籍青年学子返乡人数增长17.9%。
出台拓岗稳工促发展八条措施,城镇新增就业1.64万人。
零工市场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
发放各类救助金6.6亿元。
13所中小学校入选国家级实验(示范)校。
龙岩学院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龙岩技师学院列入全国重点支持工匠学院。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市第一医院东部院区加快建设,市第二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实现“零”的突破。
新开工普惠托育综合服务中心5个,生育友好城市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
镜头六
防风险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科学有效应对“6•16”破历史极值特大暴雨自然灾害,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攻坚战。灾后半个月全面抢通受损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元旦前受灾重建户全部搬入新居。
出台住房“以旧换新”等系列政策,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完成5729套“保交房”攻坚任务。
全市刑事警情接报数、立案数分别下降18.2%、27.3%,全面实现全国、全省禁毒重点整治摘牌脱帽。
2025
拼出精彩,跑出速度,闯出新路
向新程,攀高峰、逐浪潮,我们坚守来时的初心、扭住前行的目标、绘就梦想的蓝图——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深化落实省委“奋勇争先、再上台阶”和对龙岩提出“展现六个新作为”工作要求,按照“打好五张牌、建设新龙岩”工作思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为此
我们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
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龙岩新篇章
📕📕📕
奋力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
展现新作为
坚定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闽粤赣边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0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0家以上。
做大做强有色金属等四大产业研究院。争取立项省级科技攻关项目70项以上。
支持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筹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
下好制造业先手棋
突出抓好“2+4”重点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力争新入库省重点技改项目200个以上,有色金属、机械装备产业产值分别达1550亿元、930亿元。
力争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推动从原材料大市向新材料强市迈进。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科学布局公共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引导人工智能、下一代半导体等产业加快发展。
大力提振消费
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稳住大宗商品消费。
支持“老字号”和新消费品牌跨界合作,发展首发经济,促进国货“潮品”消费。
布局夜间经济集聚区,打响“客家菜”品牌。
提高投资效益
推进龙岩新机场、龙龙高铁武平至梅州段、漳平抽蓄、浙溪水库等重大项目,争取赣龙厦高铁纳入国家铁路规划,实现全年新开竣工超10亿元项目25个以上。
精准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
及早谋划“十五五”规划,力争更多事项列入上级规划盘子。
奋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开放激活力,拓展提升“十项重点改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打开内外联动发展新空间。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打造区域高标准市场体系示范中心、区域物流和供应链中心。
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N”政策体系。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无证明城市”等利企便民改革,打造全国革命老区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
深化具有龙岩特色的改革
打造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林改“武平经验”升级版。
建好紧密型医联体,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深化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快紧密型总校制办学等改革。
深化“五票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支持上杭深化“六个共富”机制,加快建设共同富裕试点县。
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
积极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更高水平打造近海开放型城市。
支持紫金、龙工等优势企业开拓新兴出口市场。
争创国家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项目。
深化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力争备案跨境电商企业达120家以上。
奋力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展现新作为
主动服务和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更好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打造闽西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示范市。
拓展区域协同发展新空间
深化与广州对口合作、与厦门新时代山海协作,搭建“沿海链主+老区配套”空间链,促进湾区、特区“资金+技术+先进管理”向老区延伸。
推动广汽紫金新能源电池综合利用、广州工控紫金高精铜板带、厦大中试基地等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打造中心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系统抓好地下综合管廊、老旧管线改造等“里子”工程建设,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改造提升老旧小区45个,争创全国城市更新示范城市。
力争中心城区红田路三期、华莲西路二期建成通车。
扩大充换电设施、“双千兆”网络覆盖面。
走好乡村全面振兴共富路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158”乡村建设工作机制。
推广“供销农场”模式,全年完成粮播面积192万亩以上、总产量83.5万吨以上。
新创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专业村。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建设青年友好、生育友好城市和老年友好型社区。
完善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完善促进生育政策,增加普惠托育、儿童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让育龄家庭想生敢生愿生。
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加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全域打造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
深化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建设慢病健康共管中心,推广公立医院“无陪护”服务模式。
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2000户以上,发展银发经济。
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关注“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完善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
加强“一病一残”等弱势群体关爱帮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奋力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
完善落实“两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更高水平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闽西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生态更惠民。
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纵深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效解决群众“家门口”的突出环境问题。
确保主要流域Ⅰ-Ⅱ类优质水比例稳定在80%以上。
加快老城区和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污水治理。
完成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推动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技术规范成为行业标准,争创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深化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三多”改革,完善林权流转、折资量化和林木采伐管理机制。
挖掘培育“森林粮库、钱库”。
深化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建设。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提升发展“含绿量”、降低“含碳量”。
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
大力培育医疗器械、电子元器件等环境敏感型产业。
探索建设零碳园区。
奋力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上
展现新作为
深度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健全龙台社会、经济、情感融合机制,努力打造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样板。
深化龙台经贸对接合作
拓展提升“大陆阿里山”品牌,办好第二届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大会,争创海峡两岸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深化龙台机械装备产业协作发展。
打造独具特色的连城棒球小镇,争创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深化龙台社会人文交流
拓展提升“海峡客家”品牌,建好海峡客家文化研究与交流创新联盟。
谋划实施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项目,做好“迁台记忆”档案文献整理和活化利用。
深化龙台融合制度创新
持续办好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文化节,推动台青来岩开展研学、实习、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
完善台胞在岩见习、就业、就医、社保、养老、子女就学等制度保障。
深入开展龙台乡建乡创,发展壮大“台胞河长”“台胞林长”和乡村振兴“台胞顾问”队伍。
奋力在提升文化影响力上
展现新作为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赓续繁荣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持续打响“大爱龙岩”精神文明品牌,全面展现新时代龙岩文化气韵和城市风采。
做好红色文化大文章
深入挖掘“红色圣地”内涵,加力打造古田会议丰碑、调查研究模范、万里长征起点、中央红色交通线等品牌。
建好长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实施红色文化数字记忆建构工程。
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扩大闽西“客家祖地”影响力,确保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国家验收。
系统加强客家土楼、龙岩洞、奇和洞和古村落、古建筑等保护利用。
争取“世遗”本体楼和省保廊桥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加快推进龙津湖“非遗主题公园”等项目。
深入挖掘“八下西洋”史料,传承弘扬王景弘海洋文化。
提升龙岩文旅美誉度
进一步打响“五大游”品牌,加快打造区域文旅康养消费中心。
构建独具特色的红色、绿色和客家文化旅游带。
打造一批农文旅生态旅游小镇、金牌旅游村。
推动非遗、演出、赛事“+旅游”等融合业态加快发展。
常态化举办“四季如歌游龙岩”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