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困局,点解?点算?

乐活   2024-11-04 11:30   江苏  

宋 丁

这几年来广州的确有点背,2016GDP被深圳超越,失去中国经济第三城地位;从2017年开始,与重庆经过三轮的拉锯战,又在今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长中,第三次落在重庆后面,拱手让出中国经济第四城的宝座。

今年前三季度广州的经济走势的确不太理想,从GDP增速看,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分别为5.1%4.7%2%5.4%,广州的步伐最慢,与几个强二线城市比,重庆和苏州都是6%,成都5.2%,杭州4.5%,武汉5.1%,南京4.4%,广州同样明显落后。

当然,广深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的两大核心引擎,大家更多地是拿这两个省内兄弟城市做比较。在2016年深圳首次超越广州的时候,GDP增加值比广州多273.16亿,那时候如果说,广州仍有机会反超深圳,没有人会怀疑,而到了2023年,已经超出4250.67亿,同年珠海的GDP增加值为4233.22亿,这意味着,一个深圳创造的经济总量约等于一个广州加一个珠海,这个时候,再谈广州反超深圳,似乎有点硬扛的感觉了。

其实,我这些年来写过若干文章,一直在挺广州,例如,2018112日的《广州再超深圳,概率不低》,2020929日的《广深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2020106日《广深在发展背景下有哪些差异点?》,20201011日的《广深症结点在哪里?》,2023131日的《广州有机会重拾中国经济增长第三城地位吗?》,20231013日的《东部中心横空出世,广州新城核异军突起!》,202483日的《2.5%确实低了,但广州仍然值得期待》。然而,架不住广深之间的GDP增加值差距持续拉大,以至于成了广州的一个经典困局。这自然让人想到两个可以用粤语表达的问题:

广州困局,点解?

广州困局,点算?

点解就是“如何解释”、“为什么”的意思,点算就是“怎么办”的意思。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真要讲起来,那可是太复杂了。这几年来,各路神仙没少出点子,广州高层没少出政策,各个环节没少付诸行动,然而,效果就是不突出。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再谈一下,广州的困局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下一步到底如何走出困局。当然,广东省里有大把专家,对广州认识非常深刻,我还真不敢在各位专家面前放谈露怯,只能做一点简单的思考,若有失言,还请各位大佬多多包涵。

先谈“点解”。我重点分析三个方面。

其一是国有撑不起,民营做不大。

中国经济的主体构成,主要是国有和民营两大板块,还有部分外资。以四大一线城市看,北京是国有力量的代表,是央企的天下,北京经济牛,就牛在有一大票央企坐镇;上海央企和地方国企也很牛,但它的外资更有特色,民营也很强,经济主体构成比较均衡;深圳最厉害的无疑是民企,出了华为、比亚迪、腾讯、大疆等等全球著名企业,民营企业对深圳经济增长贡献率长期保持60-70%的比例。

广州情况如何呢?看上去民营经济体量并不小,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40%左右,且一直难以产生类似深圳那样的民营企业群星璀璨的效果。广州为了弥补民营短板,多年来一直尝试做大国有企业,然而,广州的国有又无法与京沪的央企阵营攀比,这就形成了国有比不了京沪、民营干不过深圳的尴尬局面,或者说,就是国有撑不起,民营做不大。

其二是产业转型慢了半拍。

现在全国到处都讲产业转型升级,各个地方看上去都在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广州也不例外。但是,仔细观察,这些年来,广州的产业转型还是慢了半拍。广州多年来主要依托老三样产业:汽车、电子、石化撑门面,其中的汽车主要是以广汽、日系丰田、本田的燃油汽车为主体。现在的问题很明白,广州这两年来特别是今年经济的下滑,主要是燃油汽车的贡献率大幅缩水。广州电动汽车不是有广汽埃安、小鹏吗?但它们的贡献还很小,埃安甚至销售量也在下滑,现在让它们替代广州燃油汽车的贡献还拿不出手。

其他的新兴产业如何呢?还都在爬坡的路上,还暂时看不出哪一个能够在综合实力上替代传统的老三样产业,这样,当贡献最高的燃油汽车销量显著下滑的时候,广州经济的困局凸显就不足为奇了。

其三是研发投入偏弱。

2022年的数据看,当年广州、深圳的R&D研发经费支出分别为988.36亿元和1880.49亿元,深圳比广州高出将近一倍。在研发强度上,深圳研发强度为5.81%,广州仅为3.43%

一个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研发经费的投入总量及强度非常关键。广州显然力度不够。有人可能又要拿广深不同的财政模式做对比了,以证明广州投入弱于深圳是有理由的。但研发经费投入是全社会性的,既包括政府投入,更包括企业投入。广州企业在研发投入上与深圳的差距较大。广深两地的财政收入水平有差异,广州留存部分比深圳大约低9个百分点,这会影响到广州的政府类研发投入,但这显然不是问题的关键,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和力度如何,全社会参与研发投入的决心和行动如何,这些才是问题的关键。

关于“点解”,当然方面多多,我感觉再展开谈的难度太大了,就点到这里为止吧。下面谈一谈“点算”,当然也是方面多多,我无法展开谈,就谈下面一点吧,我觉得对广州来说非常关键:

广州敢不敢大刀阔斧来一场深刻的主导产业的革命性变革?

我觉得,广州需要根据全球经济走势和全国产业发展的战略趋势,认真总结一下近年来自身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大刀阔斧地来一场触及灵魂的产业革命。

此话怎讲?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不能继续固守现有的产业结构,要坚定地改变以汽车、电子、石化三大传统龙头产业为固定的核心产业架构。特别是,必须坚决、快速地、实质性地改变作为广州头牌产业的汽车产业的固有地位和发展模式。

我说这个话,可能要把广州人特别是广州汽车界惹毛了吧?他们会觉得我在胡说八道。可是,我是认真的,这个想法是经过反复思考后得出的,具体办法主要有两条:

第一条,“敢把皇帝拉下马”,可以考虑汽车产业让位龙头老大地位,一是鉴于燃油汽车日益快速退化的残酷现实,必须尽快“罢免”燃油汽车的固有霸主地位;二是在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红海”时代、广州在这一轮电动汽车发展中并未占有优势的背景下,对现有的电动汽车发展须尽快调整发展策略,要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扶持政策,巩固和提升广州电动汽车的发展地位;三是未来广州的汽车业,核心不是电动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概念,而是智能汽车或自动驾驶汽车概念,这个赛道在国内外应该属于起步不久,广州应该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总之,要把广州未来汽车产业的主导方向大规模导入电子产业、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领域。

第二条,更重要的是,广州要敢于挑战“极限”,在当前全球最前端、最敏感、最具新质生产力爆发潜力的人工智能领域迈出战略性的、实质性的超强步伐。我们知道,现在中美科技竞争的核心就在人工智能领域,包括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基础大模型及应用大模型等等,美国纳斯达克科技七巨子基本上都在这个领域对中国企业造成巨大压力。中国在大数据和能源方面占据优势,但是,在算力、算法上明显落后于美国,美国也正是在这些关键领域对中国采取了“卡脖子”行动。放眼全国,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城市敢说,它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城市,但总体上看,长三角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高于珠三角,高于大湾区。这就给广州实施战略赶超留足了发展空间。广州决策层如果能尽快制定着眼于落地的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性赶超战略与策略,就有可能力争在未来几年内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城市,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广州产业目前的被动局面,并在全国乃至全球确立广州创新型的产业形象和城市地位。

我的想法很简单,广州不能固守传统产业不改变,也不必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四平八稳求发展。我觉得广州应该集中精力干好“人工智能产业”这一件超级大事,必须下大力实施政策倾斜,甚至学习一下合肥“暂把城市当投行”而异军突起的经验。毕竟,尽管这个赛道上有许多城市都在往上冲,但并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真正做到了“一哥”的地位,对于广州来说,现在下决心做战略冲刺,正是时候,时不我待。

如果广州真正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实现了全球量级的战略突破,那我文章标题所提及的“广州困局”就能成功破解“点算”之迷。

广州到底能不能依托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城市和产业的革命性变革?我认为广州有这个底气和实力,我依然看好广州。但这个事太大,也相当不容易,广州愿不愿意这么做,能不能做到位,这要看广州的喜好、决心、战略、执行力和造化了。

----------------

敬告:

1、欢迎点击文章上方蓝色字体“宋丁视点”, IDSDviewpoint,关注本公众号。

2、欢迎大家点击“在看”,点赞点评,转发分享,或发表理性及建设性留言,在此表示感谢!

3、任何人或机构在任何传统媒体或新媒体转载本文或摘录本文重要观点,务请标明文章或观点出处,并在文章前面位置明确标出作者姓名,否则视为侵权,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市井财经
夜里想起千条路,清早起来卖豆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