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里的故事,深受触动。
主人公羊咩咩,一个只有12万存款的德语编辑,靠写网文和省吃俭用提前退休了,结果短短一年,就被突如其来的开销打了个措手不及。
而另一个主人公安娜,手握800万,财务看似稳健,却在退休后的生活中感到了深深的空虚和迷茫。
他们兜里的钱多寡不一,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不得不重返职场。
相信很多人看完文章时,第一反应会先是质疑,然后极力忽略心中的怅然。
毕竟,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多少人的终极目标就是攒够钱,早日退休。
而这篇文章却将提前退休的风险赤裸裸的展露出来,让在职场上苦苦挣扎的打工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提前退休”这一人生选项 。
到底需要攒够多少钱,我们才可以摆脱牛马生活?
麻省理工学院的威廉·班根在1944年提出了4%法则,意思是,只要你每年的支出不超过储蓄总额的4%,理论上你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
简而言之,你只要攒够每年开支的25倍,就可以退休了。
比如,你一年的生活费是10万,那么理论上来说,你需要攒够250万。
法则的核心提倡量入为出,降低物欲,重储蓄,本金达到一定量之后通过“被动收入”来覆盖刚性支出。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个法则的前提假设,是存款的年收益率也要达到4%。
且不说未来的预期收益如何,就看现在四大行的利率都是1开头了;
更别提我们还要考虑到生育、疾病、物价上涨、钱在贬值等这些不可控因素了。
还记得去年网上热议的那对80后上海丁克夫妻吗?
俩人有车有房,存到300万后决定不再工作,提前享受退休生活。
微博@老板联播
但最近,女方却在社交媒体上吐露,由于降息,他们原本计划靠大额存单利息轻松度日的想法变得不太现实了。
来源:小红书@m宝夫妇躺平ing
而且,按照原来的计划,他们每天只花几百块,但8月份的总支出竟然高达4.6万元,只算生活费,也远远超出了预期。
来源:小红书@m宝夫妇躺平ing
现实有没有给他们教训不知道,却是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仅凭目前的存款水平,想要实现提前退休的愿望,似乎并不现实。
据央行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3月,我国居民人均存款10.8万元。
参照当前社会的贫富差距,这意味着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存款则远低于平均水平。
哪怕有的人早早实现了财富自由,但依然难以填满人性的欲望沟壑。
网上曾看到过一个高赞评论:
“我其实最担心的,是提前退休后,我可能会很快就感到焦虑和无聊。”
这并非臆想,而是很多人往往会忽略的现实问题。
B站博主@救命啊王小胖,就用亲身经历给出了答案。
她30多岁时就积累了足够多的财富,于是提前退休寻找自由。
她卖掉公司,与糟糕的原生家庭和大部分朋友断联,紧接着买了房车,走到哪停到哪,就在哪里生活。
起初,她的生活充满了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欢喜。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她就陷入严重的焦虑和内耗。
没有规划的退休生活,让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与人交流的减少,她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逐渐减弱;从被人需要到不被需要,她的自洽逐渐被自卑所取代,甚至开始出现了讨好型人格的倾向;更糟糕的是,失去了社会价值后,身边接触的都是负能量的人,这些人对她的判断力和行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正在“下坠”,她开始反思,努力想要结束这种状态。但是,重回职场并不是那么简单,她意识到,之前能赚那么多钱,也许不是能力,而是机遇。每一步都需要金钱加持,需要强大的自律、精心的规划和面对孤独的勇气;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内核作为支撑,自由也会成为现实的枷锁。“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我们都在羡慕别人的生活,殊不知,自己的生活也被别人羡慕着,不过是权衡和取舍罢了。关于“提前退休”,它的真正滋味,也只有那些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在做出是否提前退休的选择之前,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帮你更清晰地看到未来:十点君也总想着等到哪天赚够了钱,就回老家,从此喝茶看书,云淡风轻。但你发现没,网络上总在传递这一类信息:只要退休,就能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而你,也往往在围观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情”,迫切想要逃离、获得纯粹的快乐。实际上,很多宣扬“提前退休”的人,并不是真的躺平。他们通过制造一个个噱头,来激起你的恐惧或欲望,从而利用获取流量、吸引广告等方式赚钱。就像前文提及的上海80后夫妻,他们也已经靠自媒体有了副业收入。所以,千万不要美化没有走的那条路,好坏只有自己趟过才知道。网上有这么一句话,说得挺到位:我们并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不喜欢那种被束缚、被迫上班的感觉。虽说职场生活不一定美好 ,但不工作的日子也未必完美。如果你24小时什么都不干,等过了所谓的“过渡期”,就会发现问题和烦恼还是一样多,生活的实质并没有改变。之前听一个朋友说,他母亲刚退休时,满心期待,结果一闲下来就不知所措,待在家里,哪哪都不对劲,后来报了一堆兴趣班,就是为了找点事做。普通人学会用心经营生活,去旅行、去学习、去交友、去体验新东西,才是保持快乐的源泉。生活是多样的,幸福也是多样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才是最重要的。相信很多穷FIRE族都会有一个共性,就是“越存钱越抠门”。但是,当极简的生活方式浸入骨髓,人真的很容易产生“低配得感”。长期以往,不仅会影响幸福度,引起报复性消费,甚至让自己变得心穷。正确的消费观应该是,能对那些不必要的开销说不,但对于那些能助力个人成长、创造更多价值的事物,要毫不吝啬地投资。指的是,人们可能会因为过去的经验而限制自己的思维和行为。FIRE这个理念很大程度上,能帮我们看透消费主义的圈套,积累财富,提前享受退休生活。这种信念,会让我们对别人的生活方式充满“敌意”,比如:甚至,会有一种“钱够花就行”、“钱买不来快乐”的清高。但,无论是消费主义还是极简主义,无论是选择工作还是选择休息,都没有绝对的对错。不可否认,提前退休这件事也不全是错的,对于那些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新方向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宝贵的收获;但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实现提前退休,大多数人扛着生活压力,短时间内不可能卸下身上的重担。他注意到一个渔夫每天都乐呵呵的,于是问他每天都干些什么。“我早上起来和家人吃完早饭,然后送孩子去上学;白天花几个小时出海捕鱼,够全家食用就回家休息;晚上和老婆在海边散步,看日落,孩子则在水里游泳。”商人惊讶不已,与他每天拼命赚钱相比,渔夫显得特别不上进。商人告诉渔夫:“你每天应该多花点时间捕鱼,多卖点钱,攒够了买船雇人捕鱼。商人开始替渔夫畅想:“这样你就能赚很多钱,然后提前退休。退休之后,你可以搬到一个小渔村去住。买一艘自己的游艇,早上出海,悠闲地捕几条鱼后就回家休息,晚上和妻子在海滩散步、看日落。”人生是轨道,还是旷野,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平衡和取舍。可如果不先找到内心的锚点,看清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就很容易活成商人视角下的渔夫,忙碌半生过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梦寐以求的生活,其实自己曾经拥有,却无奈错失。我们向往的,永远是当前缺少的,这种向往推动我们不断向前,去追求那些似乎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在追逐中迷失,忘记了初心,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有人向往自由,有人追求安稳,有人为事业打拼一生,有人为家庭默默付出,生活的答案从来没有最优解,关键在于修得自洽。“生活应该是我们即时体验的经历,而不是熬过去的日子,把当下过好的人,未来才能有力气过得更好。”点亮【在看】,愿你我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你攒够提前退休的钱了吗?对于提前退休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