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360度领略中华之美、中华之强、中华之深厚

百科   2025-01-08 19:16   北京  

中国很大,960多万平方公里如画风光,山川峡谷,雪峰草原,阔野千里,难以用脚步丈量。

 

中国很博,举世无双的复杂地貌,滋养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很多人无法亲身体会每一种美好。

 

中国很深,5000多年文明,多少筚路蓝缕,历经沧海桑田,憾不能目睹千百年岁月变迁。


河南登封法王寺塔 摄影@刘会宾


安徽黟县卢村清晨 摄影@朱金华


今天军武菌给大家带来了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这里是中国》套装礼盒(全三册),新春将至,不妨作为一份新春贺礼,送给重要的TA~


▲《这里是中国》系列图书点击可购买!


泉州石狮祥芝开渔节渔船  摄影@张俊


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 摄影@苏李欢

 

有这样一套典藏级国民地理书,它以地理和科普的视角,还原少有人知的中国相貌,记录我们未曾亲历的中国崛起。

 

2019年,《这里是中国》横空出世,上市短短一个月就重印数次,引发网络上热门话题讨论,《人民日报》等官媒纷纷发稿夸赞,还掀起了一波读者带书旅游打卡的热潮!成为各大榜单和推荐书单的常客,斩获“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中华优秀科普图书”等大奖。

 

三部书分别从地理、时间和文明的维度,带着我们“阅尽中国”。

 

第1部以“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方式进行架构,展现中国从西到东、从荒原到人间的地理环境变化。




你将看到18 个关于中国的独特话题;

 

你将看到365 张具有地域代表性的高清摄影作品,串联起中国的地理科普和人文故事;



你将了解中国在时间长河中的起源和变迁,生命和文明的孕育及成长。

 

第2部以近代以来一百年为时间尺度,讲述现代化进程之下,中国的地理变迁和中国人的创造。通过连接、重组,我们美化家园,实现梦想,每一步都靠无数中国人一点一滴的汗水。


你将看到中国是如何一步步跨越大江大河,跨越高山峡谷,跨越海峡海湾,将这个庞大的国家连成一体的;

 

你将看到中国是如何实现前所未有的资源大范围调动重组的;

 

你将看到中国正在为恢复青山绿水、恢复美好家园而做的各种努力;

 

你将看到我们不仅重塑了地表,还在仰望星空的道路上不断奋进。


贵广高铁列车驶过阳朔山水  摄影@黄一骏  

 

而第3部则从文明之光的角度,讲述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与无尽的智慧创造。用起源、生长、互动、创造四个部分,让你以前所未有的视角深入中国早期文明、古代城市文明、内外互动融合、物质文明创造。

 

你将看到华夏文明如何划破愚昧的黑暗,从满天星斗到皓月当空;

 

你将看到约200亿中国人在5000多年的风雨中点燃灯火,中华文明以“城”的形式得以承载和绵延;

 

你将看到从南到北,从东往西,由中原到四周,多元的互动融合造就了我们多元的文明;

 

你将看到中华民族创造的数不尽的物质文明,沧海明珠,俯拾皆是,为世界留下华夏文明的刻痕。


商周大金面具和太阳神鸟金箔 摄影@张艳


北京密云卧虎山长城  摄影@吴强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和西街  摄影@赵高翔


一号坑铠甲武士俑  摄影@赵有人


1

内容的力量


星球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国之美,用地理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在《这里是中国》中,他们用震撼的地理视角,重新发现中国自然之美;

 

在《这里是中国2》中,他们致敬百年来伟大变迁,尽显中国建设之美、家园之美、梦想之美;

 

《这里是中国3》,他们则聚焦于中国的文明之美!

 

祁县乔家大院  摄影@李文博

 

华夏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从未断绝的古文明,五千多年沉淀积累,有着灿若繁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诗书礼乐、衣冠风雅,典籍浩如烟海、艺术千姿百态,精美绝伦的器物、宏伟壮丽的建筑……

 

在这一切非凡的创造中成长的你,是否也想知道,中华文明从何而来,由谁创造?

为什么只有它能生生不息,绵延五千多年?

它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这里是中国3》致敬中华文明创造,史诗级巨献,陈说华夏文明美在何处!

 

讲述中华文明的角度是如此丰富,星球研究所选择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起源:早期,这片土地还是一片蒙昧时,良渚、二里头、三星堆等在各地陆续崛起。就像黑暗中的火柴,不断点燃又熄灭。

 

生长:后来,越来越多的村镇、城池在各地兴起,像长安、南京、丽江等,在华夏大地上,它们就像持续燃烧的灯火,照耀千年。

 

互动:在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内外部的交流互动非常频繁,包括长城、大运河、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在大地上,画出了一条条闪亮的动脉,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让中华文明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创造:这是中国更加繁多的物质文明创造史,它们如同沧海遗珠,弥足珍贵,包括民居、梯田、古塔、兵马俑、圆明园等。



穿越18个文明现场,让你以前所未有的视角深入中国早期文明、古代城市文明、内外互动融合、物质文明创造,一书尽览中华文明的起源、生长、互动融合与无尽的智慧创造。

 

解密华夏文明数千年的不衰密码,深刻认知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纵览数千年来中国人的智慧创造,看200亿华夏儿女如何缔造今日家园。


安徽黄山市菊花 摄影@方君尧

 

中华文明史诗,是一卷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从史前文明的曙光初现,到灿烂的智慧创造,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与汗水。

 

我们创造了蓝色星球上最灿烂的文明之一,在这本书中,你能看到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更能看到中国人的自强不息,感受中华民族的信仰、信念、血性与力量!

 

致敬我们的伟大文明遗产,也致敬一代代中国人一砖一瓦的创造!

 

细雨中的西递村落  摄影@朱金华



▲《这里是中国》系列图书点击可购买!


2

专业的力量


作者星球研究所是中国新媒体地理科普领域里妥妥的No.1。他们专注于探索世界,解构世间万物,用地理的视角来认知世界和人类文明。2018年,成立仅两年的星球研究所就被人民日报社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中国十大科普自媒体”。

 

在星球研究所文章的留言中,读者毫不吝啬地表达对其专业性的认可。


 

他们对科学的专业态度,也获得了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的肯定。

 

 

而这份“专业”,从一而终。

 

《这里是中国3》全书包含75幅满满知识点的可视化制图,30余张沉浸式原创历史复原场景,让你身临其境感受历史呼吸。


千城千面 制图@星球研究所

 

历史复原场景图是星球研究所在《这里是中国3》中的独特尝试,将大量信息浓缩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既有身处其中的真实感,又浓缩了知识点,让读者从空间和时间上都“在场”。其背后是大量的文献检索和信息提炼工作,小到每个物品该如何摆放,大到建筑的透视布局,都需要细细考证。


与神明的对话 制图@星球研究所

 

比如,中国历代长城分布图。长城的建造史长达两千年,总长度达四万多里,分布在十几个省,想要绘制出它在历史上的全部痕迹,需要查阅的文献量之庞大可想而知。在这张图中,不仅展现了长城的历代分布,还有长城修建大事记、各省长城资源占比、明长城沿线地区高程示意,跨越历史、地理、人文多个学科,小小一张图却包罗万象。


中国历代长城分布 制图@星球研究所

 

再比如,圆明园景观复原图。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被一把火毁掉前,拥有怎样的风光?那是中华文明数千年园林智慧的结晶,是无数匠人的心血,是在丈量大地的理性中尽揽江湖沧海、仙界人间的浪漫。星球研究所先是用一张整体布局复原图,展现圆明园的盛景,水系萦回处,仙境烟霞起;又对圆明园里最能代表中国古人世界观的核心景区九州景区单独刻画,复原出千变万化的建筑,叫人震撼于古人“将天下缩于一园”的野心与智慧。


圆明园景观布局复原 制图@星球研究所


圆明园部分景点复原示意 制图@星球研究所

 

又比如,敦煌莫高窟全景图。这张图中详细标注了每一个洞窟的位置和编号,并且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壁画进行展示,这些历朝历代路过、朝圣、供养的人,将身影永远留在莫高窟的石壁之上,也让莫高窟成为历史洪流中一座伫立江心的灯塔。而更大的惊喜在翻过这一页——这幅复原图的背面是莫高窟全景摄影图,历史与现实在此交融,莫高窟穿越千年风沙,终于走到我们面前。


穿越千年的沙石画卷 制图@星球研究所


莫高窟全景  摄影@孙志军

 

还有良渚古城建城规划、三星堆祭祀现场直拍、秦始皇兵马俑生产流水线、“南海I号”剖面透视图……历史场景复原图让星球研究所玩儿出了花,别出心裁只为让你觉得知识不枯燥。


兵马俑“生产线”  制图@星球研究所



3

科学的力量


 “这里是中国”系列作为一套科普图书,核心之处在于科学的力量。为了保证图书的知识性、文化性、权威性、专业性、严谨性,主创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每一次内容创作,都要查阅大量学术文献,从中汲取经验、理清思路、找足证据。只有这样的科普,才能经得起检验。而这套书,正是科学与大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这里是中国”系列满满的科学含金量:

 

第1部,星球研究所联合了拥有数十位院士、上千名科研工作者的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进行共同创作,得到了包括姚檀栋院士在内的众多科学家的专业审核。

 

第2部,由全国青联、人民文旅、中国测绘学会、星球研究所联合出品,获得了欧阳自远院士等一众院士学者倾力推荐。

 

第3部更是获得专家学者的青睐,满满的专业含金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 陈星灿

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葛剑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许宏

三星堆博物馆馆长 雷雨

工艺美术家、敦煌艺术图案研究和设计应用的开创者 常沙娜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韩茂莉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 周尚意

……

 

诚意推荐。

 

4

摄影的力量


 《这里是中国》共计使用365幅摄影作品,来自191位摄影师。

 

《这里是中国2》使用了267幅摄影作品,来自185位摄影师和16家机构。

 

这些摄影师都与星球研究所长期合作。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包括一线记者、科研工作者、铁路工作者、设计师、军人……他们有各自专注的领域,有人举目仰望星空,有人聚焦人间烟火,有人追求极致的远方,有人记录故乡的变化。

 

这套书被形容为“书架上的中国纪录片”。读者不禁感慨,“真好,生在这一方土地上”。唤醒了内心深处对脚下土地的热爱。



在视觉上,为了追求更好的阅读体验,地图师和设计师为此付出超过了1000小时,为每一篇文章重新制作地图。


 

摄影作品从初选,到优化,再到定稿,也是反复打磨。

 

在这个过程中,摄影师们不厌其烦地配合出品方挑选作品,甚至专程重新拍摄图片。

 

《这里是中国3》收录了上百位摄影师和机构421幅摄影作品:

 

有建筑摄影,

 

甘肃嘉峪关关城 摄影@周全


四川康定木雅金塔 摄影@罗佳馨

 

有风光摄影,


淮安市洪泽湖  摄影@王昆远


云海中的黄山卧云峰  摄影@方君尧

 

有民俗摄影,


泉州民间送王船活动  摄影@杨福添


安徽泾县孤峰油纸伞  摄影@樊鑫

 

有直击考古现场的珍贵照片,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的考古发掘现场 摄影@杨睿

 

也有馆藏文物的高清大图。


二里头青铜爵(中国考古博物馆藏) 摄影@苏李欢

 

震撼呈现160多处气势恢宏的珍奇建筑,


山西朔州市应县木塔  摄影@李文博


承德金山岭长城尖形垛口 摄影@杨东

 

70余处珍稀精湛的出土文物,


良渚玉琮王 摄影@张林


胡人牵马俑(西安博物院藏) 摄影@李文博

 

10余项震惊世人的世界遗产……


广西龙胜县龙脊梯田  摄影@邱新生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摄影@肖奕叁

 

通过这套书,不仅能了解中国的山川自然,也能了解前辈和吾辈共同为之奋斗的现代中国,更能了解生生不息的灿烂中华文明。

 

5

设计的力量


一本书离不开设计的力量。图书设计与装帧的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图书精神内涵的表达。

 

“这里是中国”系列从文字编排到色彩应用都做了大量创新,正文文字色彩更是大胆地突破单色,选择了与图片色彩对应。

 

第1部中为了呈现三级阶梯,目录设计上将不同章节分别印制在不同的页面上,直接做出物理层面上的隔离效果,直观醒目。

 

第2部所用地图,全部重新设计制作,包括对开页整版地图。

 

第3部,印刷工艺全面升级,全书6色彩印,高清还原精致图片质感,带来震撼视觉冲击。

 

全新对折对开页设计,打开神秘的三星堆。


5张长拉页,视觉与知识的双重振荡。震撼呈现夕阳下古今交融的西安等极致景色。


 

封面以中国地形图为主视觉,采用了浮雕起鼓工艺。在方寸封面上,便可触摸中国地理的“肌理”。



采用裸脊锁线装帧,180°摊开享受全视野阅读体验。

 

另外,为了让读者在不破坏书封的情况下快速拆掉塑封,中信首次使用了“易撕拉”塑封工艺,既提升了读者体验,也起到统一标识和防盗版功能。



匠心设计辅以精美装帧,打造收藏级品质,开创大视野、大格局、大风景视觉体系……


▲《这里是中国》系列图书点击可购买!


珍藏礼盒装以下所有,一次获得!


5张精美明信片和1个“华夏文明”帆布袋



帆布袋美观实用,无论是装书本还是日常出行小物件都很合适,背在身上满满的文艺范儿。


也就是说,入手这个礼盒你将拥有——



送给朋友:远方的诗意,在书中畅游华夏,探秘未知中国;


送给家人:一份知识厚礼,共赏中国之美,同品岁月山河;


送给孩子:一套地理历史知识手册和纸上研学手册,开启认识中国大地与历史的智慧之门;


送给领导:一份文化臻品,跟随每一页图文,见证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送给自己:一扇知识新窗,以全新视角阅中国古今,充盈内心世界。


▲《这里是中国》系列图书点击可购买!


(目前上市的版本是限定首刷版,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军武次位面
我们充满好奇的探索世界,专注提供有价值的思考与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