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04时00分,泊头将正式迎来……

民生   2025-01-20 09:10   河北  


 

尊敬的天然气用户:

“心藏后凋节,
岁有大寒知。”


北京时间1月20日04时00分
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
 大 寒 

此节气内,

农历新的一年会笑容可掬地向我们走来,

正所谓“大寒迎年,寒辞旧岁”。

走完大寒节气

便要和这一轮二十四节气作别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今年大寒始于“数九”中的“四九”第四天,止于“五九”第八天。大寒节气又常与农历新年的时间相交。今年大寒始于1月20日,止于2月2日,恰好是腊月二十一至正月初五。这也印证了民间“过了大寒,又是一年”的说法。

在迎来大年之前,今年大寒期间会先迎来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民间称谓的小年,又称小岁。在这一天,民间最隆重的一件事就是“祭灶”,这曾是旧时家喻户晓的习俗。灶神又称灶王爷、灶神星君等,这一天也称祭灶节、灶神节、灶王节。


过好小年迎大年。祭灶过后,俗称“大年”的春节进入倒计时,人们也开始忙忙碌碌地准备过大年了:扫房子、洗澡、理发;赶年集,办年货;为孩子们添置新衣新帽;剪窗花、贴年画。春节的红火和喜庆气氛逐渐蔓延并浓烈起来。


迎大年,说除夕。除夕是过年的高潮,又叫“大年夜”或“岁除”,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欢庆时刻。“除夕,既标志着旧岁结束,也寄托着来年的喜庆和谐与吉祥如意。”王来华说。

大寒习俗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大寒适逢年终岁末

“年味”开始弥漫,人们开始忙过年

大寒时节的这些习俗

你都知道吗?


1.
除尘

“除尘”,又称“除陈”、“打尘”,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把穷运扫除掉;反之,“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除尘时要忌言语,讲究“闷声发财”。



2.
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则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



3.
买芝麻秸
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争相购买芝麻秸,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4.
除旧饰新,准备年货

大寒后离春节越来越近,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和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



大寒饮食

01

吃糯米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关于八宝饭的由来各有说法,一说是周王伐纣后的庆功美食,所谓“八宝”指的是辅佐周王的八位贤士。不过更加靠谱的解释是八宝饭源自于江浙一带,经由江南师傅进京做御厨才传到北方。

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比普通大米含糖分高,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


02

吃年糕

按北方的传统,“大寒”这天要吃“年糕”。在一年中最寒冷的一天,吃了温软甜糯的年糕,不仅可以驱走寒冷,使全身迅速暖和。以前的人们,喜欢一家人分食年糕,这样一来,全家人都能驱走寒意,节节高升,健康又吉利。

大寒再冷,也挡不住春的来临

过了大寒就是立春

新一轮节气轮回又将开始

寒极暖来,寒尽春生

让我们一起期待浓浓的年味和温暖的春天吧

来源:天津广播、新华社、人民日报、生命时报、澎湃新闻等

泊头吧
每天推送泊头新鲜事儿!便民信息!专注服务于60万泊头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