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关注曲靖多举措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及文旅产业发展

政务   2025-02-09 16:08   云南  
云南日报报道

2月9日,《云南日报》分别在要闻版、文化旅游版、基层观察版刊发三篇文章,重点报道了曲靖多举措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不断丰富老街的文化内涵,使其焕发出新活力,及曲靖市麒麟区沿江街道探索“网红小镇”持续发展新路的具体举措。



1



2月9日,《云南日报》刊发文章《曲靖多举措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守住烟火气 释放新动能》,报道了曲靖市全力打造旅居、避暑、演艺等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与新模式,推进商圈差异化、错位化发展,吸引和带动更多目标人群来曲靖消费,打响“惠享麒麟·焕新生活”“珠江源美食”等消费品牌,激活了汽车、家电、家装等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8-3.jpg




原文如下



曲靖多举措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守住烟火气 释放新动能


夜幕降临,南中爨城灯火璀璨、热闹非凡。糖画、印章、书法、陶艺等传统手工艺品摊位散发着古韵魅力,小肉串、炸洋芋等美食香气四溢,吸引过往游客大快朵颐。春节期间,该景区人气爆棚,灯展区域门票销售火爆,日销售量超6000张。目前,南中爨城已入驻餐饮、零售、非遗、酒店等各类商家100余户,还设置了200余个临时摊位,丰富多元的商业业态充分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春节假期,曲靖市凭借“五张名片”持续发力,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据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春节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11.2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6%和8.57%。其中,第八天单日接待游客54.25万人次,创下单日历史新高。


紧盯节假日等重要消费节点,曲靖市全力打造旅居、避暑、演艺等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与新模式,推进商圈差异化、错位化发展,吸引和带动更多目标人群来曲靖消费,打响“惠享麒麟·焕新生活”“珠江源美食”等消费品牌,激活了汽车、家电、家装等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今年我家正装修,刚好碰上以旧换新补贴活动,就买了洗衣机、空调、油烟机,省下了五六千元用来置办其他生活用品,这个政策真不错。”家住麒麟区的谢诚钰是参加以旧换新活动的消费者,政策将“真金白银”的实惠送到了她的手中。


通过政府引导、金融助力、商家支持的方式,曲靖市全链条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全市共组织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等宣传活动100余次,印发宣传册2万余份,发送宣传短信100余万条。通过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活动,全市以旧换新共计申报补贴金额约3.8亿元,带动消费约31亿元。同时,积极开展“喜迎新春”“金秋乐购季”等节日促销活动,营造“无节造节、有节造市”“月月有活动、每季有节会”的浓厚消费氛围,持续点燃智慧商圈、潮流夜市、特色市集等城市烟火气,拉动各类商贸消费50余亿元。


2024年,曲靖市积极响应加入金沙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联盟,与珠江源头两城联动,承办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文创出海合作专题活动,探索资源互补、品牌互推、游客互送、发展互鉴新思路。推动成立“云贵五城”区域文化旅游联盟,推出“云贵画卷醉心游”精品旅游线路,将地理上的“山水相连”变成发展上的“携手并进”,为打造区域文旅合作新范式提供了平台、奠定了基础。


同时,围绕“跟着赛事去旅行,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主题,曲靖市打造地方特色赛事品牌,不断提升赛事规模影响力及商业价值。去年,全市共举办县级以上赛事165项,参赛人数超过26万人次,直接拉动经济消费3.65亿元。深入实施“预热引流、服务提升品牌打造”三大行动,推出A级旅游景区避暑期间游客惠民措施,推出10条精品旅游路线,“曲靖避暑”全网影响力范围达3.59亿,吸引超80万游客到曲靖中心城区避暑旅游。


聚焦夜间文旅消费场景,曲靖市因地制宜推出丰富多样的夜间消费业态,打造一批高品质夜间经济示范带。同时,大力发展演艺经济,2024年举办的4场演唱会累计吸引了15万歌迷,直接带动收入近8亿元。陆良县举办第二届沙画艺术节暨爨文化旅游之“欢乐打歌·爨嗨陆良”、网红互动交流以及佤族长老团队摩托舞表演等活动,富源县举办“首届云南民歌大家唱”富源赛歌会“云南舞蹈大家跳”广场舞交流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为探索旅居发展多元模式,曲靖市培育避暑旅居、康养旅居、乡村旅居、银发旅居4大业态,延伸拓展旅居产业链,丰富旅居消费场景,打响“珠江源头·旅居曲靖”品牌,建成马龙土瓜冲、宣威官寨、戈平、罗平云上花乡、陆良荷花里等避暑旅居度假示范村,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旅居消费,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2



2月9日,《云南日报》刊发文章《“网红小镇”闯新路》,报道了随着麒麟水乡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曲靖麒麟区沿江街道美誉度不断提升,如今已经成为众多游客周末节假日出游的首选目的地

8-1.jpg




原文如下



“网红小镇”闯新路


离城市最近,离喧嚣最远。随着麒麟水乡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麒麟区沿江街道美誉度不断提升,如今已经成为众多游客周末节假日出游的首选目的地。


近年来,沿江街道党工委聚焦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探索出“网红小镇”持续发展新路。


为充分带动辖区群众致富增收,沿江街道党工委深入各村(社区)摸排闲置资源,在调研中了解到原云南智慧仁核桃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已闲置5年。为盘活闲置资源资产,街道党工委积极谋划、盘活老厂房资源,创新采用“党工委+老厂房+招商引资”模式,引进福阳食用菌公司发展特色菌菇产业,将原本闲置的老厂房变身致富新空间,菌棒饱和生产年产量可达600万棒。


采摘28筐菌菇196公斤,卖得784元。近两个月,麒麟区沿江街道新发村村民马庆芬每天都“日进百金”。去年8月,她花1万多元买了4000棒菌棒,在她的精心管护下,最多一天能采摘400公斤。“公司70%的菌棒直接提供给农户,当地农户利用闲置空房、仓库等进行食用菌栽培,每棒纯利润2元左右。”福阳食用菌公司负责人周鹏算起账来,“直接提供给当地农户420万棒,可带动农户增收840万元。”


在特色菌菇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沿江街道党工委创新实践,在新圩社区种植蓝莓,打造集体验采摘、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蓝莓庄园。


沿江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争取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在新圩低效用地上建起高质量大棚,再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曲靖市祥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蓝莓,搭建起了群众“家门口的务工车间”。


“新圩蓝莓园目前建有两期共210亩,12个大棚、208个小棚,栽种蓝莓苗近6万株,当前一期蓝莓已进入采摘期,二期蓝莓正值花期,预计一、二期收入约1350万元。”蓝莓基地负责人宋小要介绍。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新圩社区按照“532”机制对大棚项目收益进行分配,50%用于民生保障、乡村治理,30%继续投入产业发展,20%用于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和成员分红。通过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方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破解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题。项目建成至今,新圩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212%,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60余万元。


抓产业发展更要抓好民生改善。在“第一课堂”上课学习新知识,在“第二课堂”写作业,这是沿江街道余家圩社区小学生的常态。为答好关爱“一老一小”答卷,余家圩社区通过“社区工作者+教师+志愿者”多方联动模式,解决小学生放学后父母无法及时接送的难题。


“余家圩社区利用便民服务大厅打造了一间标准教室,免费提供课后托管服务。”余家圩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浩介绍,社区居委会与小学仅一墙之隔,社区工作人员中有5名大学本科生,她们每天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在社区开启“第二课堂”,义务承担起课后辅导员的职责,每周一至周四辅导作业、周五开展各类活动,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五朵金花”。


在“五朵金花”的努力下,余家圩社区“第二课堂”越办越红火,吸引了社区其他工作人员、学校教师以及志愿者加入。为更好发挥“第二课堂”作用,社区还配齐各类学习用具,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第二课堂’解决了我的大烦恼。”学生家长魏亮华说。“每天放学后就到社区做作业,不会的题目有老师耐心辅导,做完作业还可以下棋、做手工。”余家圩小学学生叶勃锦开心地说。


3



2月9日,《云南日报》刊发文章《曲靖西门街——时光巷陌 岁月留痕》,报道了曲靖西门街已逐渐成为历史与现代和谐共存、市民与游客携手共享的综合型历史文化街区,不仅延续着城市文脉,更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8-2.jpg




原文如下



曲靖西门街

时光巷陌 岁月留痕


西门街上的糖画小摊。


财神巡游、现场演出、印章收集活动……近日,曲靖市麒麟区西门街热闹非凡,游客们漫步在古街,打卡热门景点,品尝特色美食,参与精彩活动,沉浸式感受曲靖的历史文化底蕴。


西门街是明代曲靖老城唯一留存至今的珍贵遗迹,曾是主要的街巷之一,周边糖行街、土主街、打油巷等街巷蜿蜒分布,600余年来沉淀着深厚的曲靖历史底蕴与地方特色,交织出往昔热闹非凡的市井图景。


为保护和延续西门街特有的空间肌理和传统风貌,近年来,麒麟区加快西门街片区保护与开发,在“政府搭台、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城市更新模式下,传承历史文脉,提升空间品质,将西门街打造成一条宜居、宜业、宜游的历史文化特色街区。


麒麟区着力完善规划布局,对西门街、南门街、五福巷、打油巷等路段进行地下管网与地面基础设施的整体改造提升。秉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理念,充分挖掘老建筑价值。赵越故居、陈家大院、民俗文化馆等摇身一变,成为科普教育、廉洁文化教育及研学基地,既留存了历史记忆,又拓展了文化传播功能。


同时,麒麟区紧扣市场需求,大力开展招商工作。依托西门街独特的历史韵味和人文魅力,成功吸引众多餐饮、文娱等新型经营业态入驻。通过盘活闲置资源,精心打造一系列特色精品项目,不断丰富老街的文化内涵,使其焕发出新活力。


如今的西门街,基础设施完备,居民与游客能尽享便捷舒适的现代生活;精致典雅的小院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处,诗意生活触手可及;餐饮娱乐各种业态蓬勃发展,夜幕降临后,此处灯火辉煌,欢声笑语不断,街巷满是烟火气;游客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文化的热爱汇聚于此,让西门街释放出全新的生机。西门街已逐渐成为历史与现代和谐共存、市民与游客携手共享的综合型历史文化街区,不仅延续着城市文脉,更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今日推荐

图片

杨斌在全市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推进会上强调:抓紧抓实抓细项目产业主体支撑 确保一季度良好开局

图片
跟着AI打卡曲靖“五张名片”
图片
最近大火的DeepSeek,这样点评曲靖

来源:云南日报

曲靖发布
曲靖发布是中共曲靖市委宣传部(曲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的官方账号,是曲靖权威党务政务信息官方发布平台。为您及时提供曲靖党务政务、新闻信息等资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