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络平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超越《长津湖》票房,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
川观评论:我们为什么爱哪吒?
“是他,就是他,少年英雄,小哪吒”……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50.35亿,再到《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票房第一,“哪吒”系列电影,以一如既往的热血与激情,不断在故事、情感和视觉效果上给广大观众和网友带来惊喜。这不只是市场数据的简单叠加,而是意味着国产动画电影正在经历一场质变,更是对本土文化认同感的提升,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彰显。
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是中国动画的主要素材库之一。哪吒的每一次“重生”,都离不开故事的创新。电影中,哪吒被贴上“魔丸”的标签,但他勇敢地撕掉偏见,打破各种条条框框。传统与现代碰撞,“哪吒”在新的叙事创作中变得更加饱满、更加打动人心。正因为“哪吒”系列通过对经典神话的创新演绎,在保留文化精髓的同时,又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更好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难怪外国网友看到“哪吒”惊呼:这波东方神话直接杀疯了。
有人说“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哪吒”,也有人说“哪吒不妥协的精神是不变的底色”。在不少“70后”“80后”的记忆中,“少年英雄小哪吒”敢于挑战东海龙王,守护人间安宁。而“90后”“00后”则被魔童哪吒的“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改变世界,我想试试”的热血彻底点燃。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既表露了对抗天道、扭转乾坤的决心,也自嘲“因为年轻所以不知天高地厚”,这些表达和观点价值、情绪价值的一波波汹涌输出,极致贴近当下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正是在家喻户晓的传统人物身上,注入全新的时代精神,直击人们内心引发共情共鸣,“哪吒”这一人物才总是充满魅力、惹人喜爱、经久不衰。
当然,惹人爱的不只是哪吒。“哪吒”系列注重对本土元素的挖掘运用,如太乙真人操着一口“川普”幽默风趣,结界兽长得像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青铜人像既搞怪又搞笑,这些基于丰富文化底蕴的四川特色元素通过创新展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深得观众喜爱。甚至有网友在蛇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就跑到可可豆动画公司门口问《哪吒3》何时上映。
“做万丈火焰,做逆鳞一片,做名为自己的瞬间。”票房数据还在不断刷新,“哪吒”系列电影正在创造新的“神话”。这不仅反映出观众对优质作品的期待和用脚投票,也照见国产动画的崛起之路,展现文化创新的勇气。正如成都可可豆动画总裁、电影《哪吒》系列制片人刘文章激情放话“用热忱与信念让四川文化破圈”,我们爱哪吒,我们汲取文化力量,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期待!《哪吒3》留太多坑导演绝望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天兵天将和妖族的数量达到2亿,工作人员差不多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呈现“千军万马”。导演饺子说一定要做观众没见过的东西,但想到对《哪吒3》的创作要求,他表示:“这么多‘坑’,有种绝望的感觉。不过,我跟团队一直在说,每一部作品都要当成自己最后一部作品去创作,跨过高山之后,大家的能力又长了,下一部再去挑战自己新的极限。”
推荐阅读·千万读者都在看
·全文发布!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3岁成百亿影人!制片人透露:哪吒系列计划全球发行
·蛇年首场寒潮来袭!局地降温10℃以上!四川接下来的天气→
近期热门视频
川观新闻评论员 余姝满
综合 新华网 央视新闻
编辑 郭书琼
校对 罗玉龙
责编 孙琪
审核 赖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