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交通的参与方既变也不变,变化的是马、车、舟、桥、轿、道等工具,不变的是参与交通的人。人的内心对规则、文明、法规的认同堪比黄金,而文化共鸣正是达成这种认同,取得最大公约数的捷径。邯郸交巡警多措并举推动传统文化和交通安全文化相融合,将交通安全培植于文化沃土上,其意义既在当前更在长远。
北朝考古博物馆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和谐大道与G107交叉口西北950米 。是我国首个以北朝文化为核心的考古类博物馆,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北朝文化考古研究中心 。12月26日下午,邯郸交巡警宣传小分队组织群众来到北朝考古博物馆,大力挖掘历史文化,在展厅内北朝铜牛车映入了大家的视野。
以平安“润心”
以文化“传承”
北朝铜牛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交通出行方式。在古代,牛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从交通安全角度来看,铜牛车的存在说明当时人们在道路上使用畜力车出行。这能体现当时交通规则意识的一些方面,比如牛车在道路上行驶可能也会有避让、行驶秩序等潜在规则。就像现代社会车辆靠右行驶之类的规则一样。虽然没有现代这样明确的交通法规,但当时牛车的使用和驾驭方式也反映出对安全出行的要求。比如驾驭牛车要确保牛的状态良好,避免失控,牛车的构造(如车轮等部件)是否稳固也关乎行驶安全,这些都是当时交通安全理念的间接体现。
交通安全对话
通过参观,大家一致表示收获颇多,即学习了历史知识,又有力提升了交通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