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今天,距离过年只剩两天了。
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才是年与年之间真正的节点,只有过了除夕夜,才是真正地“跨了年”。中国人很在意这一“跨”,小时候我们跨过老家的门槛,就是从“外面”回到了“家里”;除夕夜伴着钟声和鞭炮声把年一“跨”,就如同甩掉了旧一年所有的遗憾、迷茫……“跨”这个动作,在这片土地上,意味着新生和重启。
跨过故乡的河
离开故乡之后我才意识到,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是有河的。
跨过父辈的肩膀
小的时候,老爹总是把我扛在肩膀上,那个高度视角很新奇,是我到不了的高度。那时候的我觉得他的肩膀是无法跨越的,世界上最高的山。
跨过日与夜的边缘
我曾在草原上看过一次日出。带我们来的大巴车因为道路施工困在了山脚,我们十几个人被迫在山顶的蒙古包里度过一夜。虽然是八月份,但草原的夜晚真的冷,天地安静一片,方圆十几公里只有我们一灯如豆。
“密集恐惧症的人不适合来这里。”我和搭子坐在门口,她把头搁在我的肩膀上,我把头靠在门板上。
“怎么说?”“你看天。”
跨出那一步
人生的前20年,我一直停留在人际交往的舒适圈里,不敢向陌生人搭话,也不敢和非必要的陌生人建立联系,甚至不敢请单个的人喝奶茶(并非小气,因为请一群人的话反而不会觉得不安)。
跨过那条铁道
我家后面的立交桥上,“横陈”着一条铁道。当我们彼此介绍自己家在哪时,会说“道南”还是“道北”。道北住的大多是干部,道南的社区住的是工人。
跨过00:01
有段时间状态特别不好,晚上睡不着觉,就半夜下楼去吃牛肉拌粉。摆拌粉摊的是一对中年夫妇,每天晚上七八点出摊,夜已经很深了,还忙得热火朝天。每次看见他们,生活就又有了实在感。
其实,告别一些东西并没有那么难,就像跨过一场日出和日落,也如跨过一条奔腾而蜿蜒的河。人生中总有那么一些需要鼓起勇气,抑或积攒实力才能越过的东西,这并不可怕,更不沉重。它们或许长久地存在于你的影子里,但要知道,你向前的脚尖,连接着洒满阳光的大地。
戳这里,关注南国早报👇
“星标”南国早报,接收最新资讯
来源丨央视新闻
责编丨黄韵伊
校对丨麦雪莉
审核丨杨 波
终审丨郭燕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早报君推送
0771-5690127(报料)0771-5690976(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