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面线有长寿、长久的吉祥寓意
(泉州市艺术馆 供图)
在主食上,聪慧的泉州人也玩出来花样。明嘉靖年间,安溪县虎岫乡(今湖头镇汤头村三乡角落)的杨双鲤用优质大米制作出了湖头米粉,白如雪、细如线、韧如簧;泉港区南埔镇凤翔村田头自然村的“田头寿面”已有300余年历史,制作时,可将面线拉直至1.9米左右,粗细仅0.67毫米,细致如丝,洁白松韧,耐煮滑口;南安市英都镇的英都麻糍始于乾隆年间,融合糯米、花生、芝麻等原料精制而成,色泽鲜白透明,口感冰凉爽滑、软糯弹牙,蘸取花生末、芝麻粉食用,更令人口齿生香。
“食同味”讲述两岸情缘
闽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饮食文化也同根同源。悠悠海峡,时光荏苒,泉台两地对饮食“古早味”的追求始终未变。
泉台两地的面线糊从制作到配料都颇为相似(CFP)
在泉台两地的传统菜肴中,蚵仔煎是人气最高的一道,既是泉州美食的代表之一,也是台湾夜市的经典美食。新鲜的海蛎拌上番薯粉,撒入葱、蒜,倒入鸡蛋液煎熟,搭配甜辣酱,香酥鲜甜,别具风味。
“食同味”,食俗自然也多有相同。在泉台两地,有些茶余饭后的糕点,还是节庆、祭祀时不可或缺的食物。据清末台湾人连横所著的《雅言》记载,“遇喜庆事,以红粬和米粉或面,范如龟形,炊熟相贻,即以‘龟’称……年节祭祀之时,每制红龟,以馈戚友……”书中提到的“米龟”,“雕木为龟形,以糯米之粞印之,裹糖及豆沙、麻仁之类”。泉州的“龟粿”同样有福、禄、寿的象征,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永春“榜舍龟”。“榜舍龟”的外皮调入红糖,颜色煞是喜庆,内馅采用上好绿豆做成的豆沙,口感清爽。
红蟳是泉州人补冬的“时令菜”(CFP)
泉台两地还有同款“补冬”。泉州人的立冬餐桌上少不了姜母鸭、羊肉煲、油煎红膏鲟等进补“硬菜”。这与《艋舺岁时记:台湾风土民俗》记录的台湾人补冬食俗颇为相似,“宰鸡杀鸭炖八珍,有的买羊肉和乌枣炖食,贫户则以福眼肉和糯米、糖炊米糕而食,俗谓此日食补品,于身体特别有益”。
“古早味”品出文创新味
泉州绿豆糕色泽偏黄,口感细润绵密,清甜爽口,是泉州人的传统茶配。如今,绿豆糕已经成为十分热门的泉州特色伴手礼,并成为游客欢迎的文创产品。绿豆糕印上了开元寺、钟楼、滴水兽等泉州元素的图案,让游客从视觉到味蕾都能感受到满满泉州味。
文创雪糕与泉州市区钟楼“同款”(泉州晚报资料图片)
在钟楼下,品尝美味的钟楼造型文创雪糕,开启一段美妙的古城之旅;在西街游客中心的天台上,举着东西塔造型的甜点,与不远处的东西塔合影;在老巷子的古厝里,蟳埔女簪花围造型的蛋糕成为游客“打卡”新宠,让游客从美食中看见更多面的泉州。
,泉州特色糕点零食已经成为游客青睐的特色伴手礼。始创于清咸丰年间的绿豆饼,用优质面粉、绿豆和白糖为材料烘烤而成,饼皮层次分明,薄如纸帛,外皮酥香,馅心松软,入口香甜;信杯饼形似爱心,又像庙里“卜杯”用的信杯,故而得名,制作时要经过多次发酵,嚼劲十足;蒜蓉枝形似麻花,糖浆中加入蒜蓉提香,入口酥脆,蒜香四溢,甜而不腻。在一家家老字号门口,游客熙熙攘攘,争先品尝泉州的“古早味”。
信杯饼、蒜蓉枝等特色零食(张九强 摄)
这些“古早味”在成为文旅新宠的同时,一边坚持着传统技艺,一边做出了新的味道和服务。在西街,满煎糕是游客必选的一份“泉州甜蜜”。三角形的满煎糕,内似蜂窝,口感松软,夹层香甜。它到底有多甜?一家满煎糕店铺细心地为客人标注了不同款的甜度。“普通红糖夹心,大众口味,微甜;加倍红糖夹心,适合甜食爱好者,偏甜;花生芝麻夹心,顶配体验。”简单的字句里,是老口味做出的新服务。在古城,大排长龙的芋头饼店里,用饼干夹着芋泥炸成的芋头饼,饼皮酥脆,内馅绵软,两者相得益彰,令人垂涎欲滴。除了传统味道,创新加入蛋黄、麻薯、芝士的新口味,让芋头饼的口感更加丰富。
满煎糕是游客必选的“泉州甜蜜”(泉州晚报资料图片)
多元文化的魅力与人文底蕴的深厚,让泉州美食有了更加打动人心的底气,叙述历史,传承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