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离不开一代代极地工作者的拼搏奉献和辛勤工作,其中也少不了柳工的身影。在柳工528全球客户节的现场,柳工中国南北极科考第一人颜炜生动讲述了柳工与中国极地科考的故事,展示了“大国重器”与地球极点的冰雪奇缘。
2007 年
柳工收到一条信息,国家海洋局想选拔几位南极科考现场机械师,是否有合适的人员推荐?
中国极地考察训练基地集训
在南极长期工作将面临极端的寒冷气候、强风、干燥的空气、极夜现象、以及可能遇到的危险。所以需经过半年多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能水平等测试和考核。
启程
最终,柳工机械师颜炜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8名预备队员中获得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中山站越冬机械师唯一资格,并于2008年11月出发前往南极中山站,从此开始了柳工与中国极地科考的新篇章。
陌生与无奈
到了南极中山站,颜炜发现站点上的设备几乎全是外资品牌,作为一名中国的机械师还是感到遗憾和无奈。
学习与成长
从陌生到精通,通过前辈留下的交接报告和日常工作的学习实践,不断地了解每台设备的性能和原理,保证所有的设备能正常运行,不耽误任何一次科考任务。
挑战北纬90°-北极
2010年6月参与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后勤保障工作,继续为北极冰站机械设备开展维修、保养、管理等任务。
我们一定能做到
如果我们自己的设备能参与国家的极地科考,那该多好啊!
助力研发 挑战极地
中山站工作期间对南极极端工作环境进行分析传递给柳工装载机研究院,一定要根据南极的特殊环境研制一台专用机型。
中国中山站的关键之年
2009年是国际极地年的收官之年,中国中山站的改扩建,柳工还有参与极地考察站建设的机会,不仅是机械师支持现场服务,柳工的机械产品更有机会就此登陆南极。
柳工设备开启出征南极之路
2012年6月柳工完成为南极特殊环境特制的两台设备,856装载机和920D挖掘机顺利通过极地中心验收,并在同年8月柳工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柳工设备在南极
柳工的装载机、挖掘机等设备以其强悍的性能和适应极端工况的能力,在南极极端寒冷、风大的环境中展现了强悍的实力,为中国制造树立了口碑。
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持续合作
2012年,柳工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此后,柳工与极地中心续签成果转化合作协议,“中国极地科考工程机械实验室”在柳工研发中心挂牌……柳工致力于与中国极地中心共建极地工程机械设备保障体系,并就机械设备保障人才的交流与培训,研发极地特殊环境工程机械设备项目,共建极地特殊环境机械设备实验平台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为极地科考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
柳工人的南极行
在南极工作,听上去十分酷炫,实际上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是生活上的不便,还有恶劣天气的挑战。南极平均气温为-35℃,在这样的温度下,仅是简单的行走就十分困难,而机械师们还要冒着狂风暴雪对设备进行拆卸、维修,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柳工的机械师们为工程机械高效“问诊”,圆满完成每一次任务。
遍布南极的柳工足迹
从长城站到中山站、再到最新的秦岭站,柳工的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矿用卡车以及其他小型机械装备,这些“钢铁勇士”无处不在,成为了中国南极科考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全面助力南极大陆新地标建设
秦岭站
十余年来,柳工参与南极科考的设备数目不断增加,设备类型也不断丰富,从装载机、挖掘机,到矿用卡车,以及起重机、高空作业平台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为22台柳工设备参与秦岭站建设
针对南极的特殊环境,柳工为设备研发加装了产品低温包,并进行了低温试验,确保设备在低温环境下也可快速启动。即使是处于12级以上飓风、持续降雪、瞬时风速可达34m/s的极限工况下,柳工设备也能昼夜作业,顺利完成物资转运、场地平整、破碎、钻孔等一系列的基建工程。
40年来,我国南极科考不断取得突破,让南极从从位于地球最南端、神秘遥远的“冰雪大陆”,变为进行科学研究的“圣殿”。柳工将不断加深与中国极地中心的合作,以更优异的产品和服务持续助力南极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