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学起步路》
一、煤油灯下的阅读时光
在冬月的静默中,思绪忽然飘回往昔,重回那曾经的逐梦时光。原本,我并非出身文学专业,作为一名理科生,却意外地恋上了文学梦。
这得追溯到初中时代,那时的我对小说情有独钟。那个年代,电灯尚未普及,照明依靠的是煤油灯盏。最简单的灯,便是自己动手找一个玻璃药瓶,只要瓶盖是铁制就行。在瓶盖中间用钉子钉出一个孔,找一段不长不短的细铁管,管不能太长以至于触到瓶底,得保持悬空。然后从棉裤的缝隙里抽出些许棉花,搓成棉条,穿过细铁管。引火的一头得让棉花长出一些,瓶内的部分可以更长些,主要用于吸油。添上煤油稍待片刻,煤油便会顺着棉花线上行,直至灯芯处。用火柴一点,灯就亮了,如此,一盏自制的煤油灯盏便大功告成,可以点着它偷偷看小说直至天明。
使用这煤油灯是有技巧的。灯芯太长,煤烟浓重,早上起来,两个鼻孔里全是黑色;灯芯太短,亮度不足,难以看清书上的字,而且棉芯容易烧焦导致自动熄灭。调整灯芯的关键工具,是家里那用来缝衣服的小小的缝衣针。用针慢慢将棉条挑到火苗的适当位置,这需要十分的认真和仔细才能做到。更好一些的煤油灯是配有玻璃灯罩的,它能够减少煤油烟,增强亮度,但时间久了,灯罩顶端也会变黑,需要定期清洗,否则亮度就会不足。
从此,我的读书历程就在这自制的煤油灯下开启,贪婪地读起了课外书,其中尤以小说为主。一个通宵往往能够读完一本小说,这简易的灯便是我读小说整夜的宝贝。然而,鼻孔里的黑油许久都难以清除,因此常常遭到父母的责骂。但我总是默不作声,依旧悄悄地、偷偷摸摸地读着小说。其实在当时,这算不得正业,但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还算名列前茅,父母也就只是不许我整夜看小说,其他倒也不再多说。我所读的小说内容丰富多样,有关战争的小说读得最多,像《野火春风斗古城》《地道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旗渠》等等。
往后,父母见我如此热爱读书,有时也会买一些书给我读。就这样,我从在煤油灯下的“游击战”,转为了“正面战场”的公开阅读。对战争方面小说的喜爱,一直延续至今。无论是电视还是网络上的战争电视剧,我几乎一部接一部地看个不停,有时甚至彻夜不眠,一部电视剧能让我看上一天两天。疫情居家期间,更是得以尽情享受观看。偶尔,还会在梦中化身伞兵大队队员空降到战场,醒来却发现不过是一场黄粱美梦,只是自己投入得太深。
读书的记忆,从那煤油味和煤油烟中,渐渐地、深深地印刻在了心间,难以抹去。如今回想起来,感慨万分于时代的飞速发展进步。或许如今的孩子们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甚至可能从未见过这种灯。当我们向他们讲述时,他们会说:“我们好像生活在原始社会似的。”当下,电灯普及,那种煤油灯早已消失多年,唯有在静默时分独自回味那煤油味中的书香。
二、工作中的文学机缘
岁月的长河奔腾不息,从此我染上了爱读书的“毛病”,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参加工作,一直保持至今。
参加工作后,我学的是会计专业,顺理成章地做起了单位会计。当时单位初建,仅有两人工作多年,随后陆续增加到三至四人、七人、八人,到如今已发展成十七人的规模。随着人员增多,分工细化,我开始从事办公室工作。起初,从手写每年的工作总结,在稿纸上能写二十多页。后来,用上了电脑,为了完成工作,硬逼着自己学会了电脑打字、排版、印刷等等。当时,同龄人大多还不会电脑操作,我也是使出浑身解数,竟然学会了,并且逐渐能够熟练运用。
于是,单位更多的工作总结、新闻报道、先进事迹,以及系统内的诗歌、散文、小说、摄影、书法、绘画等写作征文纷至沓来,还有每四年一次的文艺汇演、体育竞赛等等。为了完成文学艺术征文任务,我不得不硬着头皮,一边征集,一边自己上阵。由于残疾人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文学创作几乎空白,为了确保工作任务不失误、不掉链,我凭借写工作总结的经验,创作出了第一首所谓的诗歌《职业道德七言歌》,没想到在首届全省诗歌散文小说大赛中竟然获得了一个优秀奖。为了宣传单位,自己也依样画葫芦地尝试写新闻报道,并在省、市、县的刊物上得以采用。就这样,我开启了文学和新闻报道的写作之路。一方面是为了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也是被逼着钻研文学创作和新闻报道写作的理论与实践。自己当时并未过多思考,只觉得多多宣传单位总归是好的。
三、创作与人才发掘
随后,我便全心投入创作,撰写报道。首先,在刚刚兴起的 QQ 空间上开始写作,从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收集,逐渐过渡到自主创作,并在说说和日志上发表文章。其次,在新浪博客兴起后,开启了《天水彩圣》博客创作,文字与摄影齐头并进。再后来,又创办了《麦湾琐忆》微信公众号,将文学创作变成了工作之余的业余爱好,同时也是为后续的二、三、四届等大赛的举办积累文学作品。此外,我还对全县的各类特殊人才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经核查,有超过百人的各方面人才,比如文学创作者、书法绘画者、剪纸艺人、木雕师傅、麦杆画能手、鸟笼编织者等等。其中,有省、市、县协会人员 30 多人(次)。
由于积极努力地推介,在全省、全市的各类比赛、展览、演出中,他们频繁获奖,带领他们走出武山,走出天水,走到了全省的前列。我深知引领的责任至关重要,将他们推介出去才是最终目的。虽然近三年来因疫情影响,活动有所减少,但线上依旧喜讯不断,时常传来捷报。这让我的心灵得到慰藉,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能人众多,只要下足功夫,深入基层走访,再难的事情也能成功。
四、文学与梦想
多年来,我不仅自己荣获了诸多荣誉,同时也发掘、推介并带领许多残疾人的才能得到赏识和认可,极大地激励了他们追逐梦想的愿望,使他们能够梦想成真。一个人获取荣誉或许相对容易,但让众多有志者都能获得荣誉、展现才华,确实困难重重。然而,如今我们做到了。
荣誉勋章获得便成为过去,但心中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将会一生激励着我们不断追寻。因为前方还有许多人在关注着、等待着我们勇往直前、奋发图强。
让一群人都能沉浸在喜悦之中,这才是这个组织、这个单位存在的最终职责和宗旨。
文学艺术,让人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让人明白,在前进的道路上,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对于残疾人来说,文学艺术的产业化意义重大,对于实现残疾人的聪明才智,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居家可以创业,可以展示才能,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居家静默又能怎样?
文学梦从今再次启航,再次出发,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