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紧跟2025年的脚步,我们踏上征程再出发。在中国海警发展壮大的舞台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聚光灯”下,每一个人都站在“C位”,每一个人都是这片海的“主角”。
1974年1月19日,激烈的西沙海战硝烟散去,眼前的一幕让大家震撼不已:一个黑色人影印在弹洞周围,那是人体烧化后留下的痕迹。人影的主人就是中国海军389艇战士郭玉东。激战中389艇被炮弹击中,为阻止海水涌入,郭玉东迅速把堵漏阀塞进弹洞,但洞口太大根本堵不住,情急之下,他只能用自己的后背紧紧顶着洞口。而这时舱内突然起火,大火迅速烧到身前,面对熊熊烈火,顶还是撤?郭玉东的选择是像黄继光一样去堵弹洞,像邱少云一样去扛烈火,直到血肉消融、筋骨磨灭,最后只留下两块烧焦的骸骨。听到这个故事,我们不禁思索,是什么力量让郭玉东做出如此壮举?毫无疑问,是信念!正是靠着为国而战的信念,郭玉东才能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用生命铸就固若金汤的万里海疆。
一面锦旗代表一份信任,一句称赞代表一份认可。一面锦旗已十分难得,那108面呢?而这就是烟台海警局长岛工作站的真实场景。作为驻岛工作站,长岛辖区地处偏远、环境恶劣、海上管控形势十分复杂,案情经常是一个接着一个,加班也是一天连着一天。面对这种情况,站长周扬担忧地说:“我们累点无所谓,就怕耽误了老百姓的事儿。”怎么办呢?长岛工作站主动担当,推动建立海上—港岸—乡镇三级矛盾化解体系,实践探索出“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岛、矛盾不上交、化解在现场”的海上枫桥经验。在长岛工作站全体执法员的挺膺担当下,近年来累计接警1300余次,化解纠纷300余起,海上案件警情下降了30%,该站也连续荣立“集体三等功”和“集体二等功”。
航行间舰载直升机起降被誉为“刀尖上起舞”,舰机配合稍有不当,极易发生意外。2024年8月1日,经过长山舰执法员夜以继日的努力,舰载直升机终于迎来首飞时刻。随着一串串短促有力命令的下达,直升机顺利起飞。但对舰机协同来说,会起飞只算成手,稳着舰才是高手。而就在飞机即将降落时,变幻莫测的北太天气却突然变了脸色,平静的海面上忽然起风、舰身开始左右横摇,全舰上下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面对突发情况,甲板指挥员镇定自若、精准指挥,飞行员抓准舰身平稳的短暂窗口期,果断放下鱼叉,飞机成功降落。长山舰全体执法员以过硬的素质,实现了舰载直升机从“带出去”到“飞起来”再到“过得硬”的目标。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今天的海警,是梦想接连实现的海警,是我们所有海警人奋斗圆梦的舞台。我们有幸身在其中,就要主动站“C位”,敢于当“主角”,以舍我其谁的主人公意识,在新征程上镌刻新的奋斗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