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汉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做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重要指示精神,践行“文艺服务人民”的宗旨,深入挖掘传承客家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茶”为媒,以“戏”为魂,精心打造了一座集政务接待、教育研学、文化展示、旅游演艺于一体的文化会客厅——兴贤坊梨园。这座会客厅不仅成为了武平县的一张文化名片,更为国家非遗项目闽西汉剧与客家文化传承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中心每周三、周五、周六晚7:30提供专场梨园茶馆演艺,在重要节假日,还策划开展武平特色街头文化艺术展演项目,由专业院团演员、非遗传承人、民间优秀艺人等组成演艺团体,通过“一景一演”的形式,在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各景点开展街头艺术表演。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48场特色街演、124场公益性惠民演出,惠及近十万名群众。
此外,依托客家戏剧联盟平台,邀请联盟单位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等在梨园开展戏剧交流展演活动,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客家戏剧文化,也进一步提升了兴贤坊梨园的知名度。
经典闽西汉剧折子戏《柜中缘》
特色街演
兴贤坊梨园依托武平绿茶的深厚底蕴,深入挖掘茶文化及其艺术价值,将茶文化融入梨园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除演出时间外,梨园以“休闲茶馆”模式运营,通过公益放电影等形式服务群众。此外,还推出了团体会议、年会演出、各类讲座、团建聚会等包场服务,在这里可以品茗茶、听汉剧、看绝技、尝茶点,在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茶香与汉剧融合,让古老的街区焕发出新的生机。
梨园休闲茶馆
兴贤坊梨园中的戏曲簪花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簪花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装饰艺术,不仅是一种美的展示,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象征和历史意义。在梨园的戏曲表演中,簪花艺术的融入,不仅为观众提供了视觉盛宴,而且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
戏曲簪花的引入,让梨园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演员们头戴精美的簪花,身着华丽的戏服,将传统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梨园还开设了戏曲簪花体验课程以及常态化戏曲簪花项目,游客来“簪花”抑或是学习戏曲簪花,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戏曲簪花的文化背景,还能体验到传统手工艺的乐趣。
自今年国庆梨园推出簪花以来,共吸引了近千名游客前来体验。通过戏曲簪花的展示和体验,兴贤坊梨园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戏曲簪花成为了兴贤坊梨园的一张亮丽名片,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了这一传统艺术。
戏曲簪花展示
中心致力于闽西汉剧的保护与传承,在梨园开设汉剧研学课程,让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汉剧的起源、发展、角色行当、音乐唱腔以及表演艺术。学生们有机会亲身体验闽西汉剧的化妆、服饰、身段等,从而更直观地感受闽西汉剧艺术的魅力。2024年以来,中心开展梨园汉剧研学活动15场,闽西汉剧校本教材推广活动15场,惠及了近2000名学生,培养了众多新生代戏迷,为闽西汉剧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梨园增添了又一道“风景线”。改为 培养了众多新生代戏迷,为梨园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线”,更为闽西汉剧注入了新的活力。
汉剧研学活动
下一步,武平县汉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将充分发挥梨园位置、文化、艺术资源优势,以“茶”为媒,以“戏”带“游”,大力发展文化体验、艺术欣赏、研学旅行等体验式文化旅游产业。一方面,充分利用武平绿茶及闽西汉剧等资源,持续唱响“文化武平·艺术之旅”文化品牌,打造特色文化体验路线。另一方面,配套“茶香四溢”梨园茶馆、闽西汉剧非遗展示馆、戏曲簪花等业态,打造集文化、艺术、休闲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兴贤坊梨园积极探索一条“茶”文化与“戏”艺术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依托丰富的茶文化和戏艺术资源,深入挖掘茶文化内涵,以文化赋能茶产业发展,以文旅融合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让传统文化场所蜕变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戏韵梨园”文化会客厅。
供稿:武平县委宣传部、武平县汉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编校:赖莉蓉 罗咪娜
审核:吴鹏辉 王沐 兰小川
监制:陈强春 蔡添高
总监制:高营光
版权归龙岩宣传所有,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龙岩宣传”
往期推荐 成为我们的专属粉丝
只要简单两步
↓↓↓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