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2024年财报:保持赚钱能力,销售额历史新高

汽车   汽车   2025-02-01 08:02   上海  

芝能汽车出品


现代汽车的24年财报还是非常不错的,实现了销售额的历史新高。


● 现代汽车2024年全球销量为414.2万台;


● 全年销售额达到了175.2万亿韩元(约86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


● 营业利润为14.2万亿韩元(约70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了5.9%;


● 净利润表现强劲,至13.2万亿韩元  (约6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




Part 1

全球销量增长的驱动力

与市场表现分析


● 主要市场表现



现代汽车2024年全球销量为414.2万台,从结构来看,只有美国这边涨了。其中:


 韩国市场:销量为70.5万台,较2023年的76.2万台有所下降;


 美国市场:销量为98.8万台,较2023年的90.6万台显著增长;


 欧洲市场:销量为60.9万台,较2023年的63.6万台有所减少;


 其他市场:销量为184.0万台,较2023年的191.3万台有所下滑。


2024 年现代汽车实现营收 175.231 万亿韩元,同比增长 7.7%,这里还是反映出整体现代汽车在区域市场结构上做了调整。


● 从电气化车辆(HEV、PHEV、BEV和FCV)来看


 韩国:销量为20.4万台,与2023年的20.5万台基本持平,其中纯电动车占比6.5%,混合动力上升到了21.9%,插电混动占比0.5%;


 美国:销量为21.7万台,较2023年的17.3万台有显著增长,纯电动占比6.7%,混合动力占比14.5%,插电混动0.7%,燃料电池0.01%;


 欧洲:销量为21.2万台,较2023年的22.6万台略有下降,纯电动车占比10.9%,混合动力19.6%,插电混动4.4%;


 其他地区:销量为12.4万台,较2023年的9.1万台大幅增长,纯电动占比2.2%,混合动力4.3%,插电混动0.2%。


所以现代在全球销售的76.7万台电驱动的车辆里面,大部分其实都是混合动力,销量为49.7万台,销量占比12%。


 纯电动销量从23年的26.9万下降到了21.9万台,占比5.3%。


 插电混动从4.8万台下降到了3.7万台,占比为0.9%。




Part 2

盈利能力下降:

成本压力与毛利率承压


● 2024 年现代汽车实现营收 175.231 万亿韩元,同比增长 7.7%;


汽车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2024 年营收达到 136.725 万亿韩元,同比增长 5.1%。汽车销量的增长、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部分车型的价格调整,共同推动了汽车业务营收的增长。


现代汽车通过推出高端车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合理调整价格策略,在保证市场份额的前提下提升了销售收入。


● 金融业务在 2024 年也表现出色,营收达到 28.447 万亿韩元,同比大幅增长 27.0%,得益于公司汽车金融服务的拓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购车金融方案,同时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提高金融服务的渗透率。



● 2024 年现代汽车经营利润为 14.240 万亿韩元,同比下降 5.9%,汽车业务经营利润下降明显,2024 年为 11.075 万亿韩元,同比下降 14.6%。


汽车业务经营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一句话不清楚,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消费者对新技术的需求,现代汽车加大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但短期内这些投入尚未完全转化为经济效益。



如果我们把起亚和现代放在一起,这个数据就有意思了。


● 起亚汽车


 全年销售量为 308.93 万辆;


 销售额:达到了107.45万亿韩元(约5454.88亿元人民币)


 营业利润:为12.67万亿韩元(约641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高达11.8%,创下历史新高。


 净利润:为9.79万亿韩元(约561.46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11.5%。


● 现代汽车


 现代汽车2024年全球销量为414.2万台;


 销售额:全年销售额达到175.2万亿韩元(约86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实现了历史最高销售额;


 营业利润:为14.2万亿韩元(约703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表现强劲,至13.2万亿韩元(约653亿元人民币)


加起来现代起亚的集团一共销售了723万台车,总销售额约为1.41万亿人民币,营业利润为1344亿人民币,净利润为1214亿人民币,当然加起来不超过50万台新能源汽车。




小结


现代汽车重金投入的新能源汽车的转型,从2025年的实际数据只有25.6万台来看,效果并不好。当然现代也在调整整个销量结构。



芝能汽车
之前是汽车电子设计,现在2024在芝能汽车,紧跟技术创新,助力行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