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校2025届毕业生校园巡回招聘会
中山大学系列招聘会(学校生源信息请看文末)
组委会联系人:钟老师 13450230637(微信同号)
联系邮箱:3025700849@qq.com
第一场:
举办主题:“职面未来,逐梦新程”中山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综合类)招聘双选会
举办地点:中山大学东校园(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
举办时间:2025年3月07日(14:00-17:00)
第二场:
举办主题:“职面未来,逐梦新程”中山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综合类)招聘双选会
举办地点: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
举办时间:2025年3月14日(14:00-17:00)
第三场:
举办主题:“向海图强,逐梦深蓝”中山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综合类)招聘双选会
举办地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大学路2号)
举办时间:2025年3月17日(14:00-17:00)
第四场:
举办主题:“医工融合,湾区创新”中山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综合类)招聘双选会
举办地点: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常路66号)
举办时间:2025年3月25日(14:00-17:00)
第五场:
举办主题:“科技引擎,人才驱动”——新质生产力人才专场招聘会
举办地点: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东校园(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
举办时间:2025年4月11日(14:00-17:00)
第六场:
举办主题:“职面未来,逐梦新程”中山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综合类)招聘双选会
举办地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大学路2号)
举办时间:2025年4月16日(14:00-17:00)
第七场:
举办主题:“职面未来,逐梦新程”中山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综合类)招聘双选会
举办地点: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常路66号)
举办时间:2025年4月18日(14:00-17:00)
第八场:
举办主题:“职面未来,逐梦新程”中山大学2025届毕业生经管文史专场招聘会
举办地点: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
举办时间:2025年4月25日(14:00-17:00)
第九场:
举办主题:中山大学2025届就业暨2026届实习生专场招聘会招聘会
举办地点: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
举办时间:2025年5月22日(14:00-17:00)
第十场:
举办主题:中山大学2025届就业暨2026届实习生专场招聘会招聘会
举办地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大学路2号)
举办时间:2025年5月28日(14:00-17:00)
第十一场:
举办主题:中山大学2025届就业暨2026届实习生专场招聘会招聘会
举办地点: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常路66号)
举办时间:2025年6月06日(14:00-17:00)
可扫码索取参会回执单
现场招聘会参会流程:
(参会回执单请来电来函索取,钟老师 13450230637(微信同号) )
1、营业执照或办学许可证原件扫描件(复印件加盖公章);
2、参会回执单填写完整;
3、Word文档的招聘资料(含:公司简介、招聘岗位信息、福利待遇等,字数在1000字内);
4、word文档形式增值税发票信息表
5、提供以上4项资料(相关填写资料请来电来函索取)至报名邮箱
(3025700849@qq.com)或对接人微信13450230637,通过审核,成功报名,回复通知。
6、报名成功并汇款完成的企业,会务组在招聘会举办前两天发送企业进场报到函至贵司(内含:时间、展位号、路线、注意事项等)。不接受现金支付,缴费后不予退款,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7、招聘会当天单位凭企业报到函在企业签到处,签到领取招聘物料进场参会。
温馨提示:
1、每场招聘会均需要收取相应的招聘会服务费用(费用需招聘会前完成汇款,不接受现金支付,缴费后不予退款,所收取费用均含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如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需另加收10%费用,开票项目为:人力资源服务*招聘服务费。请知悉!)
2、招聘会展位位置按报名顺序排列,先到先得,位满截止,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如期进行,将延迟举办,以计划日期前公告为准!
3、招聘会具体时间因其它原因有可能微调,场次及排期也会随时增加或更新,以最新通知为准,敬请留意。
3、计划排期内招聘会所有2023届~2026届学生均可参加,学校内招聘会以该校出入管理规定为准。
4、因各类不可调和原因造成招聘会延期的,所交费用不进行退回,但可以任意选择一场价格同等的场次参加。
学校简介
学校各校区地址:
广州校区南校园: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
广州校区北校园: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74号
广州校区东校园: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
珠海校区: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镇大学路2号
深圳校区:深圳市光明区公常路66号
中山大学2025届生源信息
广州校区南校园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
一、中国语言文学系(共221人):汉语国际教育25、汉语言文学115、汉语言文字学1、社会学6、中国现当代文学1、中国语言文学73
二、历史学系(共174人):考古学4、历史学66、世界史23、文物与博物馆24、中国史57
三、哲学系(共236人):逻辑学29、马克思主义哲学1、外国哲学2、哲学203、中国哲学1
四、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共220人):考古学37、民族学3、人类学37、社会工作53、社会学75、文物与博物馆
五、博雅学院(通识教育部)(共12人):哲学5、中国史2、中国语言文学5
六、岭南学院(共368人):财政学1、产业经济学14、工商管理33、管理科学3、管理科学与工程7、国际贸易学2、国际商务22、国民经济学2、金融75、金融学114、经济学54、劳动经济学3、理论经济学2、区域经济学4、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4、世界经济3、数量经济学16、西方经济学10、政治经济学2
数学学院(共369人):数学85、数学与应用数学129、统计学76、应用统计79
七、马克思主义学院(共165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理论158、思想政治教育1、政治学5
八、外国语学院(共207人):德语23、法语22、日语27、日语笔译3、外国语言文学65、英语40、英语笔译26、英语语言文学1
九、物理学院(共340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69、理论物理1、物理学270
十、生命科学学院(共482人):海洋科学3、生态学61、生物技术80、
生物科学68、生物学193、生物与医药76、药学1
十一、艺术学院(共60人):艺术11、音乐表演49
十二、体育部(共16人):体育12、体育教育训练学2
十三、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共32人):法学8、法学(港澳基本法)1、理论经济学10、社会学1、应用经济学11、政治学1
十四、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共69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8、数学10、信息工程23、信息与通信工程18
广州校区北校园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74号
一、中山医学院(共749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7、病原生物学15、法医学25、基础医学28、基础医学(分子医学)37、基础医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31、临床医学470、免疫学20、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7、神经生物学1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2、生物学(生物信息学)7、生物与医药51、微生物学9、药理学17
二、光华口腔医学院(共252人):口腔医学252
三、公共卫生学院(共414人):少儿卫生与妇幼保健学4、公共卫生98、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49、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6、卫生毒理学1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7、预防医学117
四、护理学院(共164人):护理92、护理学72
广州校区东校园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
一、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共492人):公共管理346、公共事业管理29、行政管理50、政治学33、政治学理论1、政治学与行政学33
二、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中英国际海事法学院)(共351人):法律(法学)92、法律(非法学)84、法学170、法学理论1、国际法学1、民商法学2、刑法学1
三、管理学院(共771人):财务与投资管理5、工商管理438、管理科学与工程19、会计115、会计学127、技术经济及管理3、金融学5、旅游管理5、企业管理27、审计19、市场营销8
四、化学学院(共363人):材料现化工4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40、高分子化学与物理1、化学273、无机化学2、有机化学、资源与环境4
五、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共232人):城乡规划32、城乡规划学5、地理信息科学27、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6、人文地理学26、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9、资源与环境49、自然地理学14、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24
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239人):材料工程2、材料化学29、材料加工工程1、材料科学与工程76、材料物理25、材料学1、材料与化工65、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1、工程(生物与医药)2、生物与医药7
七、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共510人):电路与系统1、电子科学与技术 72、电子信息13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42、光学工程24、集成电路工程16、生物与医药1、通信工程82、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25、微电子科学与工程80、信息与通信工程34
八、计算机学院(共803人):保密管理19、大数据技术与工程9、电子信息3、计算机技术23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29、计算数学1、人工智能36、软件工程9、数学15、网络空间安全22、信息与计算科学24
九、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221人):环境工程66、环境科学76、资源与环境79
十、新闻传播学院(共200人):传播学35、新闻传播学47、新闻学27、新闻与传播88、政治学(政治传播学)1、政治学1
十一、心理学系(共120人):心理学92、应用心理28
十二、信息管理学院(共172人):档案学19、情报学1、图书馆学22、图书情报58、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3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9
十三、药学院(共319人):工程(生物与医药)1、生物与医药10、药学308
珠海校区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镇大学路2号
一、中国语言文学系(共105人):汉语言文学75、中国语言文学30
二、历史学系(共105人):历史学76、世界史6、中国史23
三、哲学系(共95人):外国哲学2、哲学93
四、国际金融学院(共331人):管理科学与工程8、会计6、金融57、金融学195、经济学40、应用经济学25
五、国际翻译学院(共186人):阿拉伯语14、朝鲜语18、俄语14、外国语言文学13、西班牙语20、英语50、英语笔译35、英语口译20、英语语言文学2
六、国际关系学院(共85人):国际关系1、国际政治59、政治学25
七、旅游学院(共285人):工商管理60、会展经济与管理55、旅游管理170
八、数学学院(共168人):数学46、数学与应用数学55、信息与计算科学52、应用数学1、应用统计14
九、物理与天文学院(共338人):天文学61、物理学277
十、大气科学学院(共281人):大气科学172、地球物理学13、应用气象学24、资源与环境72
十一、海洋科学学院(共274人):海洋地质9、海洋化学10、海洋科学134、海洋生物学28、物理海洋学30、资源与环境63
十二、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220人):地球物理学45、地质工程20、地质学83、土木工程5、资源与环境67
十三、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共181人):材料与化工55、化学工程与工艺76、化学工程与工艺48、生物与医药2
十四、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共139人):海洋工程与技术60、
机械28、力学25、土木水利7、物理与海洋学10、资源与环境9
十五、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共239人):核工程与核技术135、核科学与技术37、力学1、能源动力66
十六、土木工程学院(共246人):水利工程29、水文与水资源工程1、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111、土木工程33、土木水利61、资源与环境11
十七、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共151人):电子科学与技术24、电子信息24、微电子科学与工程103
十八、人工智能学院(共163人):电子信息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3、人工智能121
十九、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共138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1、遥感科学与技术 77、资源与环境30
二十、软件工程学院(共143人):软件工程143
二十一、理学院(共92人):数学4、物理学88
深圳校区: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公常路66号
一、医学院(共444人):病理学病理生理学1、病原生物学3、基础医学(分子医学)5、临床医学354、免疫学6、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3、神经生物学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9、生物学(生物信息学)3、生物与医药27、微生物学8、细胞生物学5、药理学1、遗传学3
二、公共卫生学院(共190人):公共卫生16、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病原与传染病防控)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39、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卫生毒理学9、预防医学83
三、药学院(共185人):生物与医药8、药学177
四、材料学院(共215人):材料工程2、材料化学11、材料科学与工程48、材料类94、材料与化工60
五、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共298人):工程(生物与医药)6、生物医药工程233、生物与医药59
六、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共399人):电子信息8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93、集成电路工程1、人工智能10、通信工程101、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1、信息与通信工程109
七、智能工程学院(共318人):电子信息6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交通工程)14、交通工程41、交通运输28、交通运输工程17、控制科学与工程35、生物与医药2、智能科学与技术118
八、航空航天学院(共357人):航空航天工程101、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68、机械47、理论与应用力学72、力学35、能源动力34
九、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共86人):农学49、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生态学12、植物保护20
十、生态学院(共103人):生态学87、资源与环境16
十一、商学院(创业学院)(共241人):工商管理4、金融31、经济学201、应用经济学5
十二、集成电路学院(共87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87
十三、先进能源学院(共55人):能源与动力工程55
十四、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共118人):网络空间安全98、网络与信息安全20
十五、先进制造学院(共77人):航空航天工程77
十六、柔性电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