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一个先导产业,本身就需要很大的算力能力,这就给上海带来了产业机会。
2024年底,上海发布《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明确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就在上海两会期间,“沪产”大模型连传喜讯: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对“书生”大模型进行了重要版本升级,人工智能科技公司MiniMax发布并开源新一代01系列模型……
从“魔都”到“模都”,人工智能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今年上海两会上,代表委员共话上海如何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基础,丰富应用场景,强化人才培养,让人工智能向新向暖向未来。
夯实产业基础促进“飞轮闭环”
伴随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迅猛发展,引爆新一轮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化热潮。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支撑,高效安全的算力资源能够显著提升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的速度。今年上海两会,民建上海市委提交了一份《上海在算力层面加大人工智能领域支持政策和措施的提案》。
提案提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上海在算力资源供给、平台建设、资源管理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包括算力中心布局不均衡,算力节点分布不合理,建设和运维成本高,大规模计算任务和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导致能源消耗激增,环保压力和碳排放问题突出等,建议上海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和安全监管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上海的算力水平。
作为执笔人之一的市政协委员徐习明介绍,人工智能是一个先导产业,本身就需要很大的算力能力,这就给上海带来了产业机会。“今天,人工智能的应用带来了对算力的更大需求,现在的算力中心正从以前的云中心往数智中心转变。以前是解决应用软件的问题,现在很多是解决智能训练和推理的问题,建议结合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将资源更多向数智中心倾斜。”
徐习明委员同时指出,上海有很强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础,从全球趋势看,人工智能的推理能力在往AISC(全定制芯片)转移,在这个方向上,上海有机会形成两个产业的互相促进发展的“飞轮闭环”。
这一点得到市人大代表,上海大学、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教授俞涛的认同。“人工智能不仅是上海‘3+6’产业体系中的先导产业之一,更对整个产业体系起到支撑性的平台作用,上海在计算机、大数据等方面的前端布局,让上海在人工智能赛道获得更多机会。”目前,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3800亿元,在“模塑申城”中更要筑牢基础底座,打造智能终端、科学智能、具身智能等关键领域的生产力工具。
市人大代表,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刘忱则从安全发展角度,对夯实产业基础提出建议:科技助力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需多管齐下,从治理机制构建、技术研究加强、伦理训练与数据集优化,到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等多方面入手,方能引导科技向善,有效应对AIGC带来的安全挑战,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18台人形机器人组成的“十八金刚”阵列“迎宾”
打通赋能产业链“最后一公里”
大模型的竞争力核心在于能否高效赋能各行各业,并与社会经济发展、民生领域紧密融合。市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王延峰认为,人工智能要针对各类应用场景和行业痛点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推动大模型深度融入经济和产业核心,形成有效的研发反馈闭环,提升大模型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加快产业创新和经济转型。
今年,王延峰代表带来一份“以罕见病为牵引打造医学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建议:与常见疾病相比,罕见病数据匮乏,知识体系分散,AI大模型需具备强大的泛化性、专业性与精准度,更能在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及药物研发中发挥作用。“上海坐拥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这两大支柱性产业,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先进的医疗资源以及强大的产业基础,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率先开展AI赋能攻坚罕见病诊疗难题,这不仅能为罕见病患者点亮希望之光,更能进一步强化上海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为人工智能产业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促进上海两大支柱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在市政协委员、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谭黎敏看来,“人工智能+”更注重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不仅能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能缓解制造业“内卷式”竞争,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良性循环。“政府应鼓励龙头企业勇当现代产业链‘链主’,解决原创技术‘策源地’问题。通过政策引导,促使企业从价格战转向创新竞争,如软件、核心技术、生态、服务、文化等方面的比拼。上海正在推行的‘模塑申城’计划,正是以科技创新破除内卷的有力尝试。借助AI技术,可以解决传统企业智能转型成本高、生产要素数据无法联通等问题,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他建议,上海出台政策鼓励链主企业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率先引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合理的市场化价格与上下游企业展开合作,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摆脱低水平价格竞争的“内卷”困境。
“2024年被业界视为‘具身智能元年’,人形机器人乃至更广泛的具身智能系统开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智能水平。机器狗不仅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新宠,更预示着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市人大代表、金山区松隐小学教师丁向阳聚焦加快智能机器狗产业发展,他认为机器狗不仅具备高度的智能化和自主决策能力,还能够通过感知、交互等方式与环境进行深度互动,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服务体验,这种独特的优势使得机器狗在家庭陪伴、教育娱乐、安防巡检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
人工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背后是对专业人才的海量需求,同时也潜藏着巨大人才缺口。据统计,目前上海人工智能人才规模达到25万,占全国三分之一,并成为大批顶级专家和青年英才归国创新创业首选城市。代表委员建议,加强人才储备力量,为人工智能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王延峰代表认为,人工智能要打通原始创新、工程化实现、成果转化、产业赋能的新通路,上海交大通过“人工智能学院+上海算法创新院+工研院”三位一体化运营,实现产学研用转化闭环,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为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的识别、链接、引进、培育、评价构建“绿色通道”。除了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也可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人工智能的通识课程,提升全校师生的人工智能素养。
今年,市工商联在政协提案中尤其关注“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产业的融合为例,建议搭建产学研医一体化协作平台,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度合作,通过鼓励生物医药博士创业、在体制上给予科研人员更多支持等措施,推动一批相关人才从事转化项目,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海外核心研发团队中的华人。“同时,为了提升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还将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推行双导师制,并增设跨学科专业,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专业,以满足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关注“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的AI素养”,他提出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对应用AI技术的意识不足、观念更新不及时,高校教师的AI知识储备与技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服务高校教师AI素养提升的平台建设相对缺乏。“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教师AI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纳入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充分挖掘高校的AI资源,加强院校联盟协同建设;加强专业教师AI素养体系建设,注重交流展示和宣传。”曹锡康委员表示,“要与人工智能产业紧密结合,深化AI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畅通AI人才引进通道;建立定期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实现高校教师AI素养可持续发展。”
市政协常委,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周立旻建议设立专门的人工智能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力量,推动教育大模型的统一规划与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教育底座。通过整合各学科领域的数据与应用场景,开发智能算法,赋能基础教育,提升教育应用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优化人工智能资源配置的同时,推动资源高效利用。
文字编辑:赵菊玲题图来源:上观题图图片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经”)秉持“以报道德国经典,成报道德国经典”这一宗旨,立足德国,辐射全欧,服务华人,是德国有关新闻资讯的主要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