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看天津】津南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画好立德树人“同心圆”
文摘
2024-12-14 18:57
天津
编者按:12月4日,全市教育大会召开。市委书记陈敏尔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深学深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24年以来,津南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五育并举”育人实践,生动描绘出津南区教育系统全面育人的“新图景”。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小学、中学、大学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政课、上好思政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024年以来,津南区教育局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教育系统思政课一体化培育建设,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
近日,葛沽实验小学将思政课堂搬进了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学院的学生们把舞台剧《英雄,您好!》作为本次课堂的主要内容,该剧源于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次英雄探访活动,学生们将所思、所感、所想进行了编排创作,生动的演绎方式、灵动的情感传达,把英勇无畏的英雄精神、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葛沽实验小学的学生们都对这样一堂特殊的思政课记忆颇深。
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是葛沽实验小学“10分钟课程圈”的教联体共建单位。什么是“10分钟课程圈”?即以学校为圆心,距离学校10分钟路程为半径的共建资源,为学生搭建思政课堂学习“大平台”。比如荣程时代记忆馆、荣程五十六个民族馆、葛沽规划展览馆、葛沽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都与葛沽实验小学合作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思政“大课堂”活动。
“一体化推进的大思政课堂融合的不仅仅是企业、学校,还有非遗传承人、大国工匠等人才。葛沽宝辇花会、崔记茶汤、徐氏虎头鞋等非遗项目的一大批传承人走进我们学校的社团活动,在一次次绝活的展示与教授中,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传承文化自信理念,厚植文化自信情怀,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葛沽实验小学校长顾金艳说。 红色资源、区域特色地标、企业、学校、机关单位都是思政教育沃土,津南区积极整合区域内小站练兵园、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津南区档案馆等8个红色教育基地,搭建“30分钟思政课程圈”,让学生们上好沉浸式、体验式、开放式思政课。
结合地方特色,思政课堂的“朋友圈”还在不断创新扩大。高庄子联合小学建立“五爱”教育阵地,通过不断挖掘现有红色资源,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知津南 爱津南”的家乡情怀,传承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前辛庄联合小学、北闸口第二小学等拓展教育阵地,建设十大英模的“英模路”、图文结合的“国防墙”,打造“双拥文化长廊”,提升改造“军兵种知识凉亭”,切实提升红色育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津南区教育系统各级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积极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阵地作用,将其作为少先队、共青团实践教育营地,举办入团、入队、成人仪式,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涵育时代新人。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前不久,在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来自津南区与海河教育园区的30余名大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师强强组合,教学接力,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采用思政课情景剧、参观体验等方式联袂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生动鲜活的形式、环环相扣的内容、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别样的课堂体验。 “教学相长,这堂直抵学生心灵的课程为台上的授课教师提供了展示风采和切磋技艺的舞台,也为坐在台下观摩的教师今后的思政教学工作给予了新启示。像这样的思政教师培养活动我们常态化举办,一方面开展集体备课会,津南区大中小学、幼儿园各学龄段教师汇聚一堂,在政治能力、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材使用等方面进行切磋和磨合,畅通各学段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实现师资跨学段共享与流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对各学段学情的整体把握。”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华战胜说,“另一方面,我们成立了中高职思政教师联盟,让老师们走出去,走到延安、井冈山等革命老区,通过实地感受体验,深刻领悟革命精神的内涵实质,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积极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创新路径。另外,我们还会举办专题讲座,2024年下半年,津南区各大中小幼的教师近400人在我校共同聆听专家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所作的报告,大家在深学细悟中增强了本领。” 不仅限于高职院校,近年来,津南区积极推进大中小幼思政育人一体化建设,研究制定了《津南区关于进一步完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退出机制的实施方案》《津南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实施“123”思政教师六年培养工程,组建“双引擎”核心指导团队助力名优骨干培育,建立“四级联动”集体教研机制保障思政教师成长,促进区域整体思政学科教学科研水平提升。
与此同时,津南区利用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等高校资源,探索区校思政一体化协同共建机制,大中小幼各学龄段学校启动“手拉手”共建计划,开展跨学段、跨学科集体备课、互听互看、主题教育等教学研讨,促进青年思政课教师迅速成才。截至目前,津南区基础教育学段学校和驻区9所高校以“校对校”形式签订了思政一体化协同共建协议,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一体化思政社会实践活动共计163场,近15000人次参与活动。
近日,记者在咸水沽第一中学看到了一张关于“行走的思政课——津南区如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的招募令,招募令一经发出,学生们积极响应,跟随老师一同走进海棠众创大街天津智谷·创新发展聚集区展示中心,在那里,孩子们看到津南区的创新资源、企业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听到新质生产力当前发展趋势、科创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共同探究新质生产力同各学科学习之间的联系,这样一堂丰富多彩的思政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坚定了理想信念,提升了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早在2019年,咸水沽第一中学就牵头成立了津南区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科育人”系列活动,如今,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中,探索多学科一体化活动路径。
借助“手拉手”联盟学校开展共建活动。在刚刚结束的思政课一体化活动中,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了精彩的主题宣讲,《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凝聚中国式现代化强大合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位研究生讲师将党的最新政策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讲,同时又不失深刻、透彻与细致。类似这样的活动在咸水沽第一中学比比皆是。
依托校园社团打造“活力思政”新图景。“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社以原著导读、朋辈互动、社会实践等为主要内容开展社团活动,以读书社为阵地,组建青年学生理论宣讲团并深入社区,用所学知识服务人民群众,学生们于活动中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咸水沽一中思政教师刘春艳介绍。
2024年以来,津南区教育局依托“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示范区培育建设,进一步发挥教育资源区域优势,持续推进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教育格局。将思政课同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等课程相结合,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营造适合各学段学生认知特点的校园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讲堂相结合,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等活动,不同学段的学生通过从理论到现实、从经典到生活、从历史到未来,将常态化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将教师授课与同辈研学相结合,从三尺讲台拓展到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