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北上先锋”在十堰

民生   2024-11-15 05:59   湖北  

90年前
一支铁流不断壮大
穿透漫漫黑夜
开始了漫漫的长征之路
他们跨越秦巴武当
点燃了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
革命火炬

铭记峥嵘九十载 继往开来再出发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
郧西县档案馆珍藏着
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
红二十五军传单
见证了红军播撒革命的火种
  这是永不磨灭的“长征印记”


1934年12月下旬,红二十五军挥师西进转移到郧西境内,随后在鄂西北战斗达两年八个月,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国宝”传单



郧西县档案馆珍藏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红二十五军传单,入选湖北首批档案文献遗产名录。15行404字,相当于16开纸张大小,形成于1934年12月10日,见证红军播撒革命火种,被誉为党史学习教育“活教材”。


时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宣传科长刘华清用蜡纸刻印,反映红二十五军艰辛历程,记录红军长征伟大历史。


1935年正月十四,郧西县虎头岩村民李玉才参加红军,交给妻子刘立英保存《什么是红军》,遭受反复搜查和百般折磨,刘立英将传单多次转移,秘密妥善保存,直至1981年,完好无损交给档案部门。



长征足迹



1934年11月16日,在鄂豫皖省委书记徐宝珊、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红二十五军2900余人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开始西征。


由于在桐柏山区、伏牛山区难以立足,红军被迫长驱900多公里,于12月上旬到达陕南商洛地区。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洛南庾家河召开第十八次常委会,提出了创建鄂豫陕新苏区的任务,同时将中共鄂豫皖省委改建为中共鄂豫陕省委。月底,红二十五军挥师南下,转移到郧西县一带,大力开展游击战争,横扫地方民团,发动群众抗捐抗粮,开辟了郧西、镇安、山阳、旬阳四县边区。


红二十五军在包括郧西在内的鄂豫陕地区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不仅取得了两次反“围剿”胜利,还坚持斗争达两年八个月之久。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与川陕苏区、陕北苏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和川陕、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5个多月,红二十五军发展到3700多人,成立鄂陕特委和鄂陕游击总司令部,举办两期红军干部培训班,培训100多人。


1935年6月,从郧西县二天门出发,徐海东率军远程夜行,奇袭重镇荆紫关,伏击陕西山阳县袁家沟口之敌,全歼敌警一旅,缴枪千余支,前锋直抵陕西长安县,剑指西安,扩大了我党我军影响力。


三次重要会议



1935年2月19日,在虎坪村涝池张家大院召开扩大红军队伍的“郧西会议”。


1935年5月19日,中共鄂豫陕省委召开第一次执委会议,是粉碎敌人二次进攻的省委“庙川会议”。


1935年5月下旬,中共鄂豫陕省委召开第二次执委会议,是“诱敌深人,先疲后打”的省委“九棵树”会议。



支持红军战斗



郧西参加红军和游击师有160余人,参加地方游击队和抗捐军达1000余人。送情报、当向导、备干粮、救伤员……郧西老乡配合主力红军行动。

郧西“神枪手”刘世让任游击团长,配合红军作战上百次。


回民游击队长魏茂南紧跟红军闹革命。1935年2月19日,红二十五军召开群众大会,回民魏茂顺当选为鄂陕边区泗峡口苏维埃政府主席,积极投身革命,奋力反抗压迫,坚定不移紧跟红军走。


1935年9月,二天门苏维埃宣传委员丁敬礼被捕,下肢双腿骨肉被敌人一刀刀剥去,宁死不屈。



名将与护士的爱情



1934年12月10日,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徐海东与敌作战头部严重受伤,护士周东屏用嘴将堵在他喉头的血块和痰一口口吮出,此后,她一直跟随在徐海东身旁护理伤口和照顾生活,1935年秋,在刘志丹等人的见证下,二人在陕北延川举行婚礼。



红七十四师坚持在鄂西北战斗



1935年7月中旬,红二十五军主力西征北上,同年10月6日红七十四师成立,陈先瑞任师长,由成立时696人发展到2100人,又坚持了一年多的游击战争。



追寻红色记忆



1935年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主力到达湖北口,省委、司令部设在郧西县小新川村何家大院。


1935年1月22日,中共鄂豫陕省委、红军主力进入二天门,省委、军部驻地设在街区“四合院”,驻扎在二天门街下方的余家老庄。


1935年1月中旬,团政治部主任陈先瑞率先遣队,征用丁家坪豪绅徐久升的房屋。


1935年2月,红二十五军与敌在湖北关激战,取得第一次反“围剿”胜利。


红军桥和红军街位于郧西县关防乡,10多处红色遗址遗迹吸引各地游客参观。



会师陕甘



1935年7月15日,中共鄂豫陕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继续长征,西征北上,配合中央红军北上行动,会师陕甘红军。9月16日,在陕西延川县永坪镇,与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胜利会师,至此,红二十五军率先完成长征。


作为“北上先锋”的红二十五军,是唯一一支在长征途中创建了革命根据地的红军队伍。


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后,毛泽东在接见徐海东和程子华时说:“红二十五军为革命立下了大功。”



毛泽东找徐海东借钱



1935年11月,中央红军千辛万苦抵达陕北后,过冬的军需物品出现严重困难,毛泽东亲笔致信向徐海东借钱,收到借条后,他毫不犹豫将五千块大洋送交中央,并言明是送不是借,同时复信一封:坚决服从党中央的领导!



不朽的历史功绩



伟大领袖毛泽东称赞红二十五军是“中央红军之向导”。


红二十五军壮举:是四支长征队伍中人数最少、用时最少、行程最短、最先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被誉为“北上先锋”;

是长征中唯一一支增员的队伍,到达陕北后主力约3400人,加上红七十四师,共计6000余人;

是长征中唯一一支创建了革命根据地(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军队伍;

是长征中唯一一支发展地方游击师(红七十四师)的红军队伍;

是长征中指战员平均年龄最小的队伍,大部分都在13岁到18岁,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娃娃军”,却走出了共和国97位将军。



红色十堰掀开崭新一页



2024年8月10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郧西段)开园。


回首征程,波澜壮阔,挖掘红色故事,回顾峥嵘岁月。


伟大长征精神穿越时空,澎湃着无尽的发展动能,伴随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郧西段)开园,红色十堰由此掀开厚重而崭新的一页。


武当山下长征路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世代繁衍,砥砺前行

*本文为十堰广电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侵权追究法律责任。


业务合作:8616739 新闻热线:8011110

策划:姚峰  

顾问:朱江 李仁喜 统筹:狄永利
制作:徐梦 耿晓漫 柯喜伟
摄影:何银平 邹景根 范瑞树 付书杰

编辑/艾国典 责编/刘爽 

初审/狄永利 终审/贺翔

请转发并点亮


十堰广播电视台
为您提供好听、好看的新闻,新鲜、实用的生活资讯。关注我们,从这里看世界,来这里看十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