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上马送一程”背后的责任与担当——江苏江宁区助力陕西洛南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纪实

文摘   2024-12-05 09:02   陕西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深秋的秦岭,金黄的树叶铺展在古朴的村落,陕西商洛市洛南县古城镇草店村一片斑斓。草店村还有另外一个别样的名字——“玫瑰小镇”。

  2017年,来自千里之外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的帮扶干部发现了这个偏僻的古朴村子,决定将这里作为田园综合体统一打造,为洛南乡村振兴打造一个“南方乡村”的示范样板。他们协调了260万元苏陕协作资金,专项用于村里的玫瑰小镇田园综合体建设,使草店村成为秦岭深处名副其实的“七彩村居”,成为周边市民向往的“梦里乡村”。几年来,江宁区的帮扶资源持续注入,唤醒了山村,带来了活力。
  宁洛协作一家亲,两秦相悦赴振兴。自1991年江宁区结对帮扶洛南县以来,洛南这个四季分明的秦岭山区县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政策、资金、人才、教育、科技等领域,江宁尽显责任和担当,持续无私输出,洛南全面对接落地,秦淮河畔的帮扶资源持续在秦岭腹地开花结果、孕育希望。2020年2月,洛南县正式脱贫出列,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这个地处秦岭腹地的山区县,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今年是双方携手的第三十三个年头,古村的金黄,预示着洛南大地丰收的希望。



打造特色产业实现提质升级




  “秋风卷金浪,稻谷遍地香。”在洛南县保安镇眉底村牛湾组的一块田里,稻穗翻腾,谷粒饱满。
  看着这块金澄澄的稻田,田里的稻农打心眼里高兴。“今年的收成不错,谷粒饱满,是个丰收年,这两天天气也好,正适合打稻子!”
  2022年,这块土地实施了“旱改水”,借助穿村而过的洛河水,江宁区对口帮扶洛南县联络组在这块地上计划做一个“无中生有”的种植实验。为了使水稻适应北方环境气候,江宁区科技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优化水稻品种到精心选育繁育,联络组从南京聘请农业专家对水稻的育苗、日常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进行讲解指导,并帮助引进了江苏水稻新品种“明香粳813”和“徐粳119”等优良品种,在眉底村150亩的试验田中试种。
  在多方的精心呵护下,水稻丰收,亩产1200斤。洛南人民也吃上了家乡产的大米。
  洛南县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早晚温差大,适合西瓜的生长,但当地种植的西瓜因品种和种植水平等问题,品质低、口感差,市场销售不畅。横溪西瓜作为江宁特产,因其口感好、水分足、甜度高,远近闻名。为用好洛南县“土”资源,深挖其价值,两地以西瓜产业为切入点,因地制宜、精选品种、科学培育,让横溪西瓜在千里外的洛南“开花结果”。
  2020年开始,江宁在洛南试种推广横溪西瓜,2021年,江宁区对口帮扶洛南县联络组到岗以后,累计投入资金420万元,在洛南县古城镇中联村建设宁农瓜果蔬菜产业园,引进江宁先进的农业技术,试种推广“小兰CC010”“苏蜜8号”“苏蜜1667”3个品种。
  引进新品种,可能因“水土不服”绝产绝收。为了解决核心技术难题,江宁区专程委派小西瓜种植专家赴洛南县传经送宝,他们和当地科技人员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在放线、培土、施肥、装营养袋等各个环节进行示范操作,手把手传授技术要领。传统西瓜根系病虫害较为严重,每种一年就得倒茬,因而在许多瓜果基地出现“一地难求”现象。洛南县西瓜种植却巧妙破解了这一难题,在采用南瓜苗、西葫芦苗嫁接西瓜的基础上,开发利用食用菌废料、秸秆、牛粪等生产有机肥,实行无土栽培原生西瓜苗,生产出的西瓜口感更好。
  “在大棚里给瓜打芽、授粉,把瓜蔓吊起来,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在园区干零活的中联村村民邓玄俊除了在家照顾上小学的女儿,更多时间在园区挣点钱贴补家用。
  “自从产业园落地我们村以后,带动村里1000多人就业,每人每月增收2000多元,村集体收入一年也增加了10多万元,该产业示范园的示范引领效应已初步显现,园外村民自发种植横溪西瓜面积已达400多亩。”中联村村干部表示。
  2022年,联络组在宁农瓜果蔬菜产业园内建设可储存500吨西瓜的移动冷库,西瓜在冷库内冷藏一段时间后,降低了西瓜开裂概率,口感也更好。截至目前,横溪西瓜在洛南县的种植面积已发展至1000余亩,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并实现向周边区县的辐射带动。
  在横溪西瓜试种成功的基础上,江宁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打造以苏陕协作引进高品质农产品为主,种植、采摘、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产业示范园。通过示范引领,加速新品种推广运用和产业化开发,“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群众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来实现增收致富。目前,已累计投入苏陕协作资金620万元,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就业,人均增收1万元。江宁区还以横溪西瓜带动示范,先后引进培育发展了贝贝南瓜、番茄、草莓等10余个高附加值新品种。



培育产业集群实现弯道超车




  项目建设重在谋划,贵在推进,实在建设。作为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洛南县虽资源多、禀赋好,但家底薄、工业基础差,工业竞争力不强,带动就业和增加税收更差。
  但在今年的“金九银十”黄金期,洛南县各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近日,记者走进洛南绿色生态循环奶牛产业三产融合项目一期建设工地,现场5栋青贮窖、3栋后备牛舍、2栋干草棚、1栋精料库、2个门卫室及3000米厂区围墙建设及设备安装已经完成;机修车间、犊牛厨房、兽医准备间等设施正在加快施工。首批380头“荷斯坦奶牛”已经入栏,工人正在进行综合牛舍、泌乳干牛舍、泌乳牛舍、垫料筛分车间等工程的最后收尾工作……这预示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将在11月进入加快推进的黄金时期,12月完成建设内容。
  洛南绿色生态循环奶牛产业三产融合项目,由商洛卫洛乳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分一期和二期,凭借秦岭天然资源,产出生态、环保、绿色、有机的优质奶源,打造从“种植养殖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将乳品产业与洛南当地一二三产业深入融合,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二期项目主要打造高端液态乳产品工厂,并配套建设智能化冷库等配套服务设施,计划明年1月完成设备调试安装,并试生产运行。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实现产值2.4亿元、缴纳税收45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带动增收群众3000多户。”项目二期建设项目负责人何宏卫介绍。
  该产业融合项目是2023年洛南县利用苏陕协作平台招商引资的落地项目,由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与洛南县城投公司共同出资建设。项目总投资3.3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位于洛南县古城镇李庙村和红旗村,占地面积约465.12亩,建设一座存栏3000头奶牛现代化标准生态观光牧场并配套建设高效农业种植示范基地、饲草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区等。二期位于宁洛产业园区,占地30.15亩,建设一座智能化乳制品加工厂。
  项目采取“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模式。牧场建设采用全开放式通风牛舍,奶牛选用“荷斯坦奶牛”品种,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TMR)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项目产生的废弃物直接回收处理,产生的粪污采用压榨烘干处理用于卧床垫料和制作有机肥,压榨后的液体用于饲料基地的种植,实现种养结合,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幅提高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益,消除环境污染。
  此外,江宁区还将培育新材料产业集群作为帮助洛南县实现“造血”的重要抓手。江苏煌朝真空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平方米真空玻璃项目是江宁区和洛南县另一个重大产业合作项目,总投资3.8亿元,采取“甲方建设—乙方承租”的合作模式,主要建设年产100万平方米智能化无尾真空玻璃生产线及其配套服务设施,年产值8.3亿元,实现税收收入6800万元,带动就业150余人,对加快当地硅产业延链补链,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具有积极带动作用。
  两大项目,比翼齐飞。宁洛两地在产业梯度转移、发展理念借鉴等方面蹚出了新路。立足洛南资源禀赋,嫁接江宁先行优势,创新产业协作模式。江宁区不断释放在区域产业布局、园区功能定位、招商信息捕捉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依托洛南核桃、硅石、畜牧养殖等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瞄准大项目大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量身定做”的龙头项目起到了“点石成金”的效果——引进江苏维维集团核桃深加工项目,延长洛南核桃产业链,促进洛南绿色农特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投资支持的岭南生物等一批紧贴当地生态资源特点的优质企业,已经在联农带农、惠农富农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重点项目和优质企业,通过产业导入方式,实现从原来到村、到户、到人的定点帮扶向带动县域整体发展帮扶模式转变,用市场化的手段挖掘发展潜力。



开展消费帮扶助力优质优价




  核桃在洛南是大产业。在永丰镇永丰社区,这里有一座以“土特产”命名的物流园——西北核桃物流园,小小的核桃从这里提升效益,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作为全国十大核桃基地县之一,洛南县种植核桃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洛南核桃”具有果大、壳薄、仁饱、口味油香等特点。好产品本该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但由于供应链体系缺失、销售渠道不畅以及产品营销理念的相对滞后,导致以洛南核桃等为代表的“洛味缘”系列优质农特产品,无法彰显出其应有的价值,不能真正走出深山走向广阔市场,也无法让群众分享更多的增值收益。
  为了让更多的秦岭珍品走出大山,实现价值最大化,江宁区与洛南县携手同心,精心谋划,从供销两端协同发力,通过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搭建供销合作平台,扩大销售渠道和规模,助力洛南消费帮扶驶入“快车道”,同时也有效激发洛南特色产业的内生动力,让消费帮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引擎”。
  针对洛南农产品目前存在的“有产品没商品、有商品没产量”等现实问题,宁洛两地从深化产业协作出发,围绕特色优质农产品做文章,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价值链。近年来,苏陕协作资金投入2646万元,重点加强产地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支持西北核桃物流园、德盛农业科技、非遗手工挂面、宏泰金银花等一批生产企业新建或改造深加工项目,为宁洛瓜果蔬菜产业示范园等项目配套建设冷链设施设备。另外,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益。支持百年王家豆腐干等企业在提升加工工艺、包装设计、文化创意等方面为特色农产品赋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洛南县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洛味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发布,并在南京农业嘉年华活动中进行推广宣传。
  为了打通产销堵点、难点,江宁、洛南两地搭建合作平台,畅通农产品产销“循环链”。双方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消费帮扶。两地携手相继谋划实施了洛南县首届苏陕美食节、首届苏陕协作西瓜节暨农特产品展销活动,为两地餐饮企业、投资者之间连接起互通纽带、搭建起合作的平台。在实地考察洛南农产品源头和加工场地并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江苏省餐饮企业与洛南县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政府搭建平台的方式,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消费帮扶,进一步突出市场导向,促进了洛南农特产品提质增效。两地搭建产销两地合作群,组织洛南农业企业参加江苏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地区特色商品展、南京农业嘉年华、江宁开发区明星产品发布会等各类展销活动,牵线建立合作关系,增加消费帮扶的可持续性,并在华东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众彩农副物流中心设立洛南消费帮扶专馆,广泛宣传和推介洛南农特产品。
  江宁区组织区直机关、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定向采购,充分利用江苏省工会实施消费帮扶、支持对口支援地区行动计划有关政策,倡议江宁企事业单位优先采购洛南优质农产品。另外,为打通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依托江宁区供销渠道,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将洛南农特产品与江宁本地农特产品同展示、共销售。与“饿了么”携手通过标准化的销售流程、品质检控,让南京市民品尝到放心、正宗的洛南农特产品,有效实现了两地农产品生产端和销售端的良性互动。
  2021年以来,通过苏陕协作采购、帮助销售洛南农特产品达3.9亿元,有力助推洛南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群众稳定增收。‍



推动劳务协作助农走出大山




  好工作带来增收好希望。
  10月15日,洛南县2024年“金秋招聘月”暨宁洛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在县惠民广场举行,县内外60余家用工企业现场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供求职者选择。招聘会上专门设立了“苏陕招聘”专区,为洛南求职者提供去南京工作的机会。
  “走出大山看长江。”在洛南县老城区,在穿城而过的河上有一座近几年才改扩建的大桥,这座桥就是江宁区援建的“宁洛友谊桥”。为了让更多洛南群众走出大山,实现“看长江”的愿望,江宁区在就业输转方面积极搭建“务工金桥”,搭建就业供需平台,洛南县挂牌建立“苏陕劳务协作输出基地”,帮助更多脱贫群众走出大山赚取工资性收入。

  为全面、详细掌握全县外出务工劳动力返乡情况,洛南县对春节返乡的务工人员进行全面摸底调查,详细掌握务工人员的就业意愿,建立了就业务工人员信息数据库。县镇村三级通过人社公众平台、抖音直播、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对就业岗位信息进行了广泛宣传推送,组织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送岗位、送信息、送政策服务活动等,做好就业保障服务,确保岗位信息与劳动力精准、有效对接。县人社部门以苏陕劳务协作为重点,征集各用人企业的就业岗位信息。在3个劳务输出重点镇同步举办苏陕协作现场招聘会;通过洛南融媒开展直播带岗网络招聘,南京法宁格节能科技公司等14家用人企业通过直播进行岗位推介;利用南京市公安局将辅警招聘范围扩大至商洛市各县区的政策机会,拓宽适龄青年就业渠道。
  在江宁区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近年来洛南县组织引导群众有序外出务工,加大“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输送服务,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出门就能坐车、下车即可务工的贴心服务,让到南京务工的洛南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下一步,洛南县将继续围绕‘稳就业保就业’目标,进一步用好苏陕劳务协作平台,持续加大重点群体帮扶和就业服务力度,不断拓宽求职者的就业渠道,为群众持续增收奠定坚实基础。”洛南县人社局局长杨民表示。
  今年以来,立足对口帮扶地区文旅资源禀赋,发挥苏陕协作机制,由民革南京市委会利用“中山博爱”社会服务工作重要品牌,牵头整合南京乡村振兴方面的各种优势(南京晓庄学院的文旅资源研究和开发优势,南京旅行社的文旅路线设计、人员导流、文旅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南京大中小学校的研学资源优势等),通过在洛南建立的“中山博爱·乡村振兴交流服务基地”为核心,以“中山博爱·宁商牵手青少年交流工程”、“中山博爱·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高校实践基地等为载体,不断加大合作力度,挖掘两地文化和旅游资源富矿,促进两地文化旅游互动提升、交融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今年7月,“金陵金箔·最忆江宁”体验店在刚刚运营的洛南县保安镇非遗一条街盛装开业。商品中有以金箔镶嵌仓颉造字经典的28字马克杯,有以当地传统的窗花剪纸工艺为灵感的手拿镜,将古都金陵的非遗技艺与洛南的符号巧妙结合,这也标志着两地在文旅方面进行深度融合,激发无限创造力。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30余年的结对帮扶不仅带给洛南更多更好更大的发展机遇,也给身处东部、长江之滨的江宁区拓展了更多更深更广的发展空间,双方的协作帮扶,实现了共创、共赢、共进、共享。
  “扶上马送一程”,在洛南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江宁区的帮扶像汩汩甘泉流向秦岭腹地,流向广阔田野,帮助刚刚脱贫不久的群众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共同谱写“苏陕协作”的最美篇章!(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第23期 作者:薛佳怡 王妙)





监制||李   琳   编审||黄   旭

责编||张颖欣   编辑||张颖欣

投稿邮箱:2214145383@qq.com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洛南融媒
报道党政要闻,服务百姓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