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2024)上,GBASE南大通用分享了第三代智能数据库GBase 8c助力企业用户应对多元场景,赋能业务发展的创新实践。
会后,GBase 8c产品经营部总经理张益接受了ITPUB的采访,围绕分布式数据库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下为部分采访实录,完整访谈请查看视频
能否介绍一下GBase 8c 在过去一年的变化?取得了哪些进展?
GBase 8c是南大通用推出的多模多态分布式数据库产品。过去一年,GBase 8c在产品能力和应用深度两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展。
在产品能力上,GBase 8c在去年引入了向量存储,这是在大模型时代DB4AI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通过向量存储,GBase 8c能够更高效地支持数据处理,特别是针对大模型的数据访问,这在国产数据库中是比较少见的。
同时,在应用深度上,我们在金融以及运营商等众多的核心业务系统投产。例如,在某银行信贷核心系统中,GBase 8c成功对原有数据库进行了替换并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处理性能。在运营商的O域和B域两类核心的业务领域,GBase 8c帮助用户系统实现了一体机上的迁移,基于多租户能力,显著降低整体运维难度和成本。
您谈到在分布式数据库领域,大家比拼的是如何做到工程化、产品化,让产品能够快速、高效地支持应用,能否展开讲讲你们的工程实践?
在数据库学术界以及产业界大家有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数据库框架理论已经相对成熟,当然不可否认一些细微的创新点以及特殊的产品优化是有别于同类产品的重要因素,但就数据库厂商而言,进行标准的产品化、工程化以支持应用是决定企业能否盈利进而不断迭代的关键。
GBASE南大通用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家“专注于数据库产品和服务并且在金融、电信等关键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的独立的数据库厂商”。二十年来,我们也始终在践行这一点,非常纯粹地坚持聚焦数据库产品研发,通过这二十年的积累,真正让数据库实现标准的产品化、工程化,让客户放心使用,从而对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报有充分信任。
我们严格地遵循IPD集成开发模式,并且在组织架构上成立独立于产品和销售体系之外的质量管理部门,确保在产品研发的每个阶段都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和预期。这种系统化的研发流程使得我们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为客户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您观察现在各行业对分布式数据库的态度和应用现状是怎样的?会采取怎样的策略?
提到分布式数据库必然要提及集中式数据库,二者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始终是学术界和产业界争论的焦点。我们认为分布式和集中式一定不是对立排斥的关系,只是有些场景分布式更适合,有些场景集中式性价比更高,并非一元化的分布式或者集中式用在核心,另一个用在边缘。关键还是看需求,看并发量、数据量,包括高可用的能力能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
对于一些并发量大、数据量大的核心业务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可能更加适合。因为分布式数据库可以通过水平扩展来提升处理能力,同时支持更好的弹性伸缩和负载均衡。而一般业务系统,可能对于高可用或者说数据量没有那么大,可以选择像GBase 8c这样的分布式数据库,依靠多租户能力降低管理和运维成本。
如何保证分布式数据库替换或者升级更加平滑和稳定?
数据库产品之间的迁移一定不是完全平滑的,同一架构的不同产品都有差异,遑论集中式迁移到分布式。GBase 8c在做的就是让这个迁移的差异化过程更加智能。
GBASE南大通用采用了智能数据分布算法的专利技术。以往工程实践中,用户的业务专家和我们的数据库团队会统一设计数据分布方案,进行验证、调试、测试,这一过程周期长、成本高。
现在我们基于自研的智能数据分布技术,通过算法自动优化数据分布,完成数据分类粗加工后,基于真实业务场景运行测试,通过代价评估不断进行系统递归优化。经过工程 实践,整体时间节约到原来的20%-50%之间,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和调试的成本。
未来,GBase 8c有什么样的规划?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将GBase 8c发展成为数据云(Data Cloud)。以往对数据库在云上的定义,将之视为PaaS层的基础设施组件。但当业务上云后,在建设成本和数据安全方面,很难把控数据库的容灾等级。在未来,我们想实现在应用上将数据和云在物理上的隔离。数据就是数据,从物理资源层开始管理,基于我们多租户、高安全的能力,实现高级别的高可用,同时满足虚拟化和云化的需求。
本期供稿 | 生态发展部
本期编辑 | Suse
内容审核 | 生态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