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给郭沫若一封信,笔迹颇有金石味道,风格浑厚苍茫

文摘   文化   2024-09-14 05:00   辽宁  

在1965年的某个清晨,毛泽东的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窗外,初升的太阳洒下柔和的光线,照在那张铺开的宣纸上。毛泽东,这位年逾古稀的领袖,他的书法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笔迹,如同岁月的沉淀,浑厚而充满力量,每一笔都透露出金石之声,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这封信,是毛泽东与郭沫若之间关于学术的一次深入交流。就在这一年的六月,郭沫若发表了一篇颇具争议的文章——《辩兰亭序之真伪》。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我们今天所见的《兰亭序》,并非王羲之的真迹。

郭沫若的根据是,魏晋时期的书法作品都带有隶书的笔意,而《兰亭序》中却不见此特点。他认为,这不仅是风格上的差异,更是时代特征的缺失。因此,他断言现存的《兰亭序》是后人伪造的。

高二适在看到郭沫若的文章后,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唐代书家的鉴赏能力。王羲之之所以被誉为书圣,正是因为他能够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书体。更何况,《兰亭序》的传承有序,是从王羲之的后世子孙那里传下来的,不可能是赝品。

高二适将他的观点写成文章,寄给了报社。然而,报社却不敢发表这样一篇挑战权威的文章。高二适心中不平,便将文章寄给了他的好友章行严。章行严与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友谊,他认为高二适的文章颇有见地,于是将文章转交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在接到章行严的信和高二适的文章后,对这场学术之争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这样的讨论对于学术的发展是有益的。于是,他给郭沫若写了这封信,表达了自己对这场讨论的支持。最终,在毛泽东的推动下,高二适的文章得以发表,这场关于《兰亭序》真伪的讨论,也成为了学术界的一段佳话。

这封信,是毛泽东与郭沫若之间关于学术的一次深入交流。就在这一年的六月,郭沫若发表了一篇颇具争议的文章——《辩兰亭序之真伪》。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我们今天所见的《兰亭序》,并非王羲之的真迹。

毛泽东的这封信,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韵。信件的布局严谨而不失灵动,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和关系。这种布局,既体现了毛泽东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领袖的胸怀和气度。

信中的每一笔线条都充满了力量。毛泽东的笔法,既有楷书的刚劲,又有行书的流畅。他的笔触在纸上跳跃,如同舞者在舞台上旋转,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节奏感。线条的粗细变化,转折的自然流畅,都显示出他对书法艺术的精湛技艺。


在这幅作品中,“我”字的书写显得尤为独特。起笔时,毛笔的尖端轻轻触纸,墨色由浅入深,逐渐加重,笔锋在转折处稍作停顿,然后以一种几乎不可察觉的弧度,流畅地转向下方,形成了“我”字的那一撇。接着,笔锋在纸面上稍作停留,然后迅速提起,形成了“我”字中间的那一竖。最后,笔锋再次转折,以一种圆润而饱满的姿态,完成了“我”字的最后一横。

“先”字在这幅作品中,同样展现出了毛泽东书法的非凡魅力。起笔时,笔锋轻轻落下,墨色由淡转浓,形成了“先”字的一点。随后,笔锋在纸面上轻轻跳跃,形成了“先”字的一横。这一横,虽然不长,却显得格外的稳重和沉着。接着,笔锋在转折处稍作停顿,然后以一种流畅而自然的姿态,完成了“先”字的一撇。最后,笔锋在纸面上再次转折,以一种圆润而饱满的姿态,完成了“先”字的最后一捺。整个“先”字,虽然结构简单,却在毛泽东的笔下,展现出了一种非凡的气度和深邃的内涵。

毛泽东的这封信,不仅是一次学术讨论的见证,更是他书法艺术的杰作。今天,当我们欣赏这封信的时候,不仅能够感受到毛泽东书法的魅力,更能了解到背后那段充满智慧和激情的学术之争。


书画相约
为书法家画家提供交流平台,为书画爱好者提供学习机会,为收藏者打造专业的交流、鉴赏、拍卖平台;书法国画等艺术作品展示与销售,书画馈赠礼品营销;书画笔会、展览、活动;佛教、茶道、文玩、摄影同好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