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香港竟有100多万潮人!

乐活   2025-01-22 11:02   广东  




如果你也喜欢旅行,请关注+置顶我。谢哈。

 好吃的人,哪儿都想去

来了,坐会,喝杯茶。

上世纪30年代,大批潮人涌入香港。靠着亲戚、朋友的介绍,潮人占据着当时香港许多出卖体力的工作岗位。
从抱团取暖到强强联合,潮人终于在香港打造了一片天地。
如今香港的富商巨贾,例如长和董事长李嘉诚、南洋商业银行创办人庄世平、中国星集团主席向华强、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香港亚视荣誉主席林百欣、香港旭日国际集团主席蔡志明等,都是潮人中的颗颗明珠。
他们拥有潮人的全部特质,为潮人立足香港做出了榜样,也让潮州文化中勤奋、拼搏、能吃苦的精神渗入了香港社会。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香港西边海傍的繁忙商街,在此经营南北行的生意人,潮人占多数,他们代表的是100多万生活在香港的潮人。

2021年8月底,香港潮州商会迎来百周年庆。会址位于香港上环的香港潮州商会,前身为旅港潮州八邑商会,百年商会组织在香港走过的历程,也是潮人的香江印迹。

长时间服务香港潮州商会的林枫林对潮人居港历史十分熟悉。他向记者介绍,海味街转角的狭长小公园,从前是著名的“潮州巷仔”,挤满二、三十个档口,各种潮州美食应有尽有,后来因卫生考虑改造。

海味街


“潮州巷仔”不再,海味街仍有潮州味。名店售卖的“打冷”吸引城中名人,卖传统潮州粿品的小摊常有游客探访,小巷内的粿条店,干脆就叫“潮州人”。

上环西环海傍,是香港早期对外货物进出的重要地带。彼时,供应香港的米面都由这里的“三角码头”进入,较为贫困的潮州乡亲初来乍到,首站大多选择在此谋生,搬米抬面粉。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之前,就有潮人来港谋生,二战后数量最多。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副所长郑宏泰告诉记者,旅港潮人并非全是穷人,部分更是富裕人家,香港开埠后,早期移民东南亚的潮州米商以香港作为中转站,进口大米到内地去。直至1950年代之前,潮州人将北货销往南洋、美国、巴西,再进口南货,香港转口贸易的兴盛,潮商扮演重要角色。


“以前潮州人在香港,能开间米铺已经算是顶刮刮。”曾任香港潮州商会会长、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的许学之,高中毕业后来港便在米铺打工。他对记者说,“当时打工很拼搏,不比现在的年轻人轻松,几十斤重的货我扛在肩头,一点都不辛苦。” 

辛苦工作之余,许学之半工半读,就为了掌握一项有竞争力的专业技术,后来以药材作为事业起点,也是因这一行的专业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

如今已届九旬的许学之,依然坚持每天上班。他直言,潮州地小人多,拼搏和团结都是环境逼来的,最重要的是拼完后有路可走。 

潮州人素有“中国犹太人”之称,工字不出头,稍有积蓄便想做生意。“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潮人似乎能洞悉每个出头机遇,在香港经济腾飞的时代留下浓重色彩。

香港首富李嘉诚以塑料业起家,曾被封为“塑料花大王”。此外,“制衣大王”林百欣、“钟表大王”庄静庵、“牛仔裤大王”马介璋,这些潮商见证香港在1950年代后,从转口贸易向轻工业、制造业的蜕变。


积累一定资本后,潮商看到了地产发展的力量,加上香港股票市场开放,一批制造业商人得以转型地产。其中李嘉诚的生意更是涵括了香港人的衣食住行。

在各行各业有所建树,潮州人知恩图报,尤其重视教育。位于九龙塘的香港浸会大学,正是香港潮州商会已故前会长林子丰在1956年创办,当时的香港浸会学院,如今已是亚洲百大高等学府之一。香港大学首任华人校长黄丽松、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岭南大学现任校长郑国汉,都来自潮汕。 

讲起潮州人,大家的印象都是“赚大钱”,潮人在香港留下的文化财富也不可估量:农历七月举办的盂兰胜会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亚洲达芬奇”之称的国学大师饶宗颐精通甲骨文、梵文、诗词学,通音律,更是香港的一颗璀璨明星。


正如林枫林所说,潮州人并不拉帮结派,上环一带有很多福建人,同样经营海味药材生意,也有不少福建地区的社团组织聚集,长期以来两个地方的人相处和睦,潮闽一家亲。

据统计,香港约有七分一的人口是潮州人或潮州后代,潮州文化和饮食对香港的影响可谓深入人心。

就拿娱乐圈来说,到底,港星最爱帮衬哪些潮州菜馆,娱乐圈对潮州菜有着怎样深厚的情结,接下来,我们就来八一八吧~

©www.hkcnews.com

尚兴潮州饭店:狗仔队最常来蒲点的明星食堂
地址:上环皇后大道西33号地下


上环有一家名叫“尚兴”的潮州菜,店外每晚泊满了劳斯莱斯、法拉利等名车,它们的主人像英皇老板杨受成、余文乐、张智霖,不断吸引来狗仔队,久而久之,尚兴也成为了一个窥探名人明星私生活的是非地。

停在尚兴门口的郭富城和爱车兰博基尼


在还没流行微博以前,狗仔队最热衷通过吃饭,来缕清明星的感情线和友情线,像尚兴这种年老失修、环境地踎的馆子,明星同约吃饭的不是好朋友,就是家里人。

经常被拍到的明星有周星驰。

星爷被拍过和前女友一起吃饭,亦被拍过电影杀青和同事庆祝,就是没拍到过和哪个圈中明星吃过饭,从侧面也印证了他真的没什么圈内好友。


早年,余文乐经常被狗仔撞见和邱淑贞一家、周柏豪在尚兴吃饭。余文乐和邱淑贞的老公沈嘉伟老友鬼鬼,和周柏豪同属横州工业篮球队打ball,果然能约吃潮州菜的,都是过硬的革命友谊。



张智霖经常被拍到和郭富城在尚兴“撑抬脚”,他们两人爱玩豪车名表,又爱吃潮州菜,绝对是实打实的好基友了。


大仙和靓靓也被遇见在尚兴外卖,嘿嘿,想偶遇仙靓夫妻,不妨去尚兴吃饭,碰碰运气。


八完尚兴有关的小道八卦,你一定对它充满好奇:到底这家潮菜馆有什么魔力能吸引众多明星为之倾倒?

秘密在于他家的潮州菜真硬核,下至几十的春菜煲、普宁豆腐等家乡小菜,上至过千港元的响螺、鲍鱼等豪气海鲜,同样出色。


©mrchichi1988

最招牌的菜式莫属于“灼响螺”,既讲究又矜贵,一只三至四斤的螺,只取几片质感如婴儿肌肤般软嫩的螺肉,用高汤灼熟至生和熟之间,入口爽脆鲜甜。

从80年代起,响螺这类高档海鲜已经在香港流行,那时候工业和电影业发达,有钱人最喜欢宴请客人吃灼响螺,200-300港元一片,豪气得很,直到现在,这种奢侈的食风仍在城中名人中流行。



受欢迎的还有“冻蟹”。尚兴选用整只饱满结实的肉蟹,蒸熟后入冰箱冷冻,锁住海水的鲜味,蘸醋入口,蟹肉鲜甜凉爽,和生腌蟹一样带着“冻”的美感。


©fonc

乐口福:香港电影最爱的御用场景
地址:九龙城侯王道1-3号


九龙城是潮州菜的重镇之地,据闻在上个世纪,众多潮州怒汉的传奇如毒枭跛豪、竹联帮,在一个又一个的潮菜馆轮流上演。



门外山雨欲来,门内剑拔弩张,劈酒,倾数,开枪,字花档…这些如幻似真、光怪陆离的故事,也放飞了香港电影的想象和张力。


©chrislammakeup


伫立九龙城的“乐口福”,是唯一一家从城寨年代留存至今的潮菜酒家。

用力推开厚重的铝门,一眼就看到《枪火》的经典场景:喜庆的大龙凤礼堂和福禄寿三星,虽然现实已不存在激烈的持枪对决,但古老架势的装潢,仍隐隐透着属于70年代腥风血雨的味道。

©www.hkcnews.com


时移世易,如今的乐口福已变成影迷的潮圣地,除了《枪火》,在这里取景的电影还有《天行者》、《金钱帝国》、《飞虎出征》、《我老婆唔够秤》...


©film-pilgrimage.com

为了从外到内保持怀旧,乐口福的菜式只做传统的潮州菜,有一些就连土生土长的潮州人也闻所未闻:

菊花石榴鸡,没有菊花和石榴入菜,而是将蛋白煎成的薄蛋皮,包上鸡肉、笋粒、冬菇等馅料,再用芹菜丝束成菊花or石榴绽放的形态,故此命名。


©foodxphotography


两面黄,将伊面煎得外焦里脆,再蘸糖醋吃,口味酸酸甜甜,是一道颇为传统的潮式甜品。


©breakkker


虾枣没有红枣,而是以虾肉、马蹄和面粉做馅,蟹枣同理,只有蟹肉和墨鱼浆,油炸而成,配桔油吃。


©eatmudyeah


九龙城有故事的潮菜馆何止乐口福,《再见阿郎》里,过气的黑社会大佬和兄弟,坐在“创发大排档”,把酒言欢,回忆旧时...

《PTU》里,黑帮马尾来到“方荣记”吃牛肉火锅,沉醉在鲜嫩牛肉和冻啤酒的味蕾高潮时,猝不及防挨了刀子...



仔细深究下来,不难发现香港精彩的饮食和电影文化,深受潮州美食的影响,我们不妨再走远一点,到马来西亚、新加坡,也能感受到贵刁、豆仁方等当地美食背后的潮味。


其实,潮州美食早就已经深深地拥抱世界。


©kc_koo

非著名食客聚集地,带你吃遍五洲四海

潮人游纪
除了吃喝玩乐,一个没什么意思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