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万企兴万村”吉林行动工作举措和典型经验③

时事   2024-10-14 12:16   吉林  
一、强化沟通协调。通过与省工商联开展走访对接、电话沟通等形式,了解掌握“万企兴万村”吉林行动相关信息、进展情况等,共同分析研判工作形势,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


二、聚焦重点开展行动。引导民营企业,以13 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重点,持续加强产业帮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帮助回乡人员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围绕支持边境村建设,引导民营企业到边境地区投资兴业。


三、围绕需求深化行动成效。会同省工商联指导各地围绕县、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引导民营企业帮助乡村培育一批富民产业。推动各地积极协调落实帮扶项目资金支持、项目配套、贷款融资等优惠政策,组织更多对接活动,鼓励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参与乡村全面振兴。


四、深化对接帮扶关系。推动民营企业与重点村的对接帮扶关系,进一步推民营企业各展所长、尽力而为,下功夫帮助重点村增加群众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五、营造浓厚氛围。会同省工商联加大“万企兴万村”吉林行动宣传推介,通过专题报道、评先选优、表彰奖励、选树典型、推广案例等方式,进一步激发民企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


典型经验(续)

8.松原市宁江区吉林齐全生猪繁育有限公司:推动村企合作,促进多方共赢。 “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以来,为了给村民增收致富开拓新途径,松原市宁江区庚鑫养殖合作社在省、市、区的大力扶持下,促成了吉林齐全生猪繁育有限公司与大洼镇房身村合作,积极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改变了以前房身村一家一户散养模式,不仅实现了养殖户收入稳步提升,还走出了全新的养殖道路,真正实现了各方共赢。通过村企合作,由齐全公司提供仔猪、饲料、兽药、养殖技术服务,统一防疫管理,合作社组织养殖户提供圈舍、人力。肉猪出售后,除去仔猪、饲料、药物及其他物品的成本,剩余纯利润部分按养殖户60%、公司40%的比例进行分配。同时为彻底消除养殖户风险,齐全公司为每户养殖户购买了保险,承诺在猪肉市场疲软或自然灾害风险时,公司保证养殖户享受每头猪不低于100元的分红,真正将生猪养殖的风险降低到“零”。通过借助齐全公司最新科学养殖技术,房身村的生猪养殖更加现代化、规模化。在降低养殖户因意外致贫风险的同时,也给养殖户寻找到一条“零”风险的致富路。通过与企业进行对接,提高本村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增加了养殖户的科学技术,创新了养殖方式,探索出了农牧互补的循环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庚鑫养殖专业合作社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其中200万元用于建立农家肥生产线,可实现年生产农家肥10000立方米。同时2022年投资130万元新建3处污水处理池,通过秸秆吸收养殖污水、高温发酵的方式将养殖污水及秸秆变为有机肥,秋收后将污水处理池及农家肥生产线生产的有机肥全部抛撒到德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耕地中,不断为黑土地提高养分,提高地力,有效保护黑土地。农家肥生产线的建立以及污水处理池的投入使用在有效解决粪污、养殖污水和剩余秸秆的再利用问题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地力,增强了土地生产能力,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农业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做出了贡献。接下来庚鑫养殖合作社计划再投资500万元,新建4000平方米规模养殖场,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猪舍面积,进一步促进与齐全公司合作,吸纳更多的养殖户入社,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发展“以农养牧,以牧资农”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助推乡村振兴,同时真真正正的让房身村村民可以足不出村赚到钱,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谐统一。

9.农发行通化市分行:积极参与并支持“万企兴万村”行动。2021年以来,农发行通化市分行通过办理贷款引导民营企业了解“万企兴万村”、加入“万企兴万村”,进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自行动以来,累计发放支持民营企业贷款70,570万元,其中项目贷款2笔、24,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37笔、46,070万元。在该行支持下进入“万企兴万村”项目库企业11个,累计发放贷款37,090万元,带动脱贫人口203人。(一)秉承家国情怀,践行“服务三农需求”的职责任务。农发行通化市分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巩固拓展“万企帮万村”成果的同时,认真贯彻“五年过渡期”要求,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开展“回报家乡”专项行动。该行聚焦“三农”领域薄弱环节,扛牢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主责,不断加大黑土地保护支持力度,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投放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贷款2,000万元,助力通化禾韵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有机蓝莓特色产业规模化种植及育种栽培;投放粮油购销流动资金贷款700万元、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300万元、粮油购销流动资金贷款300万元,为通化锦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通化谷润新能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收购原材料及土地流转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企业高效发展玉米加工生产经营;投放农业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100万元,助力通化县成博养殖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加工产业,托稳百姓“肉盘子”;投放农业小企业贷款2,700万元、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流动资金贷款5,690万元,助力集安市宏兴参业有限公司、集安市吉聚参业有限公司特色人参产业发展,优化乡村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立足山区资源打造特色精品,推进实现种业振兴,有效助力黑土地开发与保护。该行始终践行“两山”理念,围绕“十百千万”工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关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不断巩固提升环境质量。向吉林省嘉元绿宝环卫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发放城乡一体化贷款1,000万元,支持集安市农村户用旱厕改造建设项目;向吉林远通路桥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放城乡一体化贷款9,800万元,支持辉南县朝阳镇爱民大街道路综合改造工程项目;发放农村路网建设贷款1,500万元,支持梅河口市2023年农村公路及危桥改造工程项目;向吉林省汇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放农村路网建设贷款950万元,支持辉南县道路及桥梁维护、养护、改造、提升建设;发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贷款1,000万元,支持辉南县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施工;向柳河县良源路桥建设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发放城乡一体化贷款400万元,支持柳河县域内农村公路建设,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该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帮扶措施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将产业帮扶作为重要抓手,近年来,引导民营企业向大安市捐款累计26.88万元,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目前该行已有2户贷款企业申报为省级实验示范项目,3户贷款企业申报为市级实验示范项目,5户贷款企业申报为县级实验示范项目,通过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振兴农村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回报家乡”专项行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缓解资金紧张,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发挥专业素养,履行“执行国家意志”的职能作用。通化禾韵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吉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农发行通化市分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走访维护优质客户,在了解到该企业蓝莓采摘、生产加工旺季期间扩大生产经营需求后,第一时间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以“管家式服务”高效办贷,成功投放2,000万元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助推地方有机蓝莓特色产业规模化种植及育种栽培,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充分彰显农业政策性金融全力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担当。助推乡村振兴提速,润泽富民增收“沃土”。禾韵公司与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深度合作,严格把控产、供、销等生产关键环节,推进蓝莓鲜果及深加工产品标准化生产,切实提升产品品质和效益。通过与当地村民委员会签订《建设蓝莓种植基地联营协议》承包土地流转面积近6,000亩,有效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同时辐射周边乡镇扩大蓝莓种植规模,积极引导合作社创新分配机制,合作社入股社员同时享受“租金+佣金”双重收益。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保底分红方式,每亩地高于市场价平均价流转,每年保底分红400元;参股社员还可通过返聘的形式,承包管护蓝莓基地管理,平均每户可管理10亩,管理费每年5,000元,户均增收5万余元。有效带动地方特色农业增效、当地农民增产增收,使土地流转“流”出活力,“转”出后劲。深入实施“种业振兴”,有效践行“两山”理念。育种是长白山蓝莓产业发展的首要竞争力和产业链条支撑。禾韵公司同吉林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及吉林省有关高校联合创立实验室,共同研究推动蓝莓遗传育种与创新利用,大力促进蓝莓种苗持续优化。依托人才和技术优势,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发酵有机肥、玉米秸秆床面覆盖、铺设防草布等新技术新模式,相继培育出“蓝星”“蓝韵”两个适应本地气候环境、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作为国家重大专项“蓝莓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生产示范工程”单位,着力打造“大美长白山,禾韵蓝莓谷”,有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产业带动帮扶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蓝莓成熟采摘旺季日用工量可达3000余人,禾韵公司通过雇佣当地村民务工劳作,以就业帮扶形式带动农村人口增收致富,200多名村民常年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2万元。此外,在该行积极引导下,禾韵公司与18名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户签订了帮扶期限3年的《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帮助脱贫人口提高收入,有效缓解生活压力。该笔贷款的投放,充分发挥了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以“金融活水”浇灌农田“沃土”,在服务“三农”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等领域持续发挥“主力军”作用。

10.通榆县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让“科技小院”成为乡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最优新质生产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万企兴万村”行动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县域企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社会责任和先锋作用,通榆县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始终扎根通榆、服务通榆,通过“高成效科技赋能、高规格模式引领、高价值品牌树立”,建强“科技小院”,并以“科技小院”为载体,助力以春阳村、育林村、佟家店村为代表的多个乡村走上幸福致富的道路。通榆县新洋丰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是一家集农作物种子研发选育及生产销售、有机肥料生产销售、农民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农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农业项目投资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服务企业,是吉林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吉林省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百强企业,吉林省五星级扶贫龙头企业、吉林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吉林省放心消费示范企业、吉林省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示范加工企业、“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2020年入选国务院扶贫办“全国企业精准扶贫综合案例50佳”名录,2022年12月被832平台评为“助农增收优秀供应商”。而新洋丰公司帮扶当地农民成果显著的奥秘,正是来自于“科技小院”的赋能。全国“科技小院”看吉林,吉林“科技小院”看通榆,通榆“科技小院”看新洋丰。目前吉林省经中国农技协批复的国家级科技小院共有105个,数量跃居全国第一。通榆县积极响应吉林省号召,陆续在全县建立了68个“科技小院”工作站,种植基地面积达15 万亩,成为吉林省“科技小院”创建的模范代表,正如获得世界华人首位农业科学家奖的中国工程院士张福锁所说:“科技小院发源于河北曲周,光大在吉林通榆”。而新洋丰公司正是充分发挥了通榆县“科技小院”的优势,以各村党支部为依托,向各村党员、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负责人、农户传播党的惠农政策,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实现“智志双扶”目标,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模式,在乌兰花、瞻榆、新华、双岗、边昭等乡镇地区,分别设有“科技小院”68个,“研发中心”1个,种植基地面积达15 万亩。有针对性地开展免费培训300余场次,培训人数达20000人次。同时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杂粮产业链一体化示范”项目,示范种植“领科10”“辽绿8”示范品种,繁育的新品种具有抗逆、高产、抗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点,适应通榆地区种植条件,亩产增收60斤,每亩可增收360元,每年就可增加农业收入1.8亿元左右。实实在在把党课开在田间地头,开在百姓心头。强化党建引领,打造脱贫致富新平台。通榆新洋丰党支部从搭建服务平台做起,切实发挥好企业的服务职能。率先与获得世界华人首位农业科学家奖的中国工程院士张福锁团队创立通榆“科技小院”,以各村党支部为依托,向各村党员、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负责人、农户传播党的惠农政策,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创立了由“党建引领+科技小院+合作社+爱心超市+龙头企业+党员+农户”的工作新模式,并以土地流转为契机成立了党建引领合作社,实现“资源变股份,农民变股民”的致富新思路。通过以“股”连心、连利、连责,将村集体、科技小院协会和群众紧紧扭在一起, 带领农户“抱团”组织化发展,真正做到了让党组织强起来,村集体富起来,群众乐起来,实现入社农户与村集体经济双增长,通过科技小院的“校、政、企、农”模式,走出了一条“人才助农、产业融合”的新路子。创新发展方式,拓展乡村发展新空间。几年来,“科技小院”遍布通榆各个乡镇,有力助推了通榆县农业和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开启了“科技小院”的“通榆模式”,为农户致富引路。如通榆县乌兰花镇春阳村村民王天宇的“大成家庭农场”最初只有15公顷耕地,2016年他搭载上“科技小院+”列车,加快了发展步伐,如今种植面积增加到85公顷,公顷平均产量增长到了2.85万斤。累计帮扶带动本村和周边村屯1300多户小农户增收致富;在“科技小院”指导下,边昭镇五井子村党支部牵头组建“禾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66户社员年底分红每股达到4500元,实现了村集体实力壮大、脱贫户稳步增收、帮扶企业和单位帮扶有成效的多重目标;如育林粉条米面加工厂优先录用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务工,日工资150元,年工资不低于3万元,使脱贫户脱贫不返贫有了“双重保险”。推动科技赋能,注入乡村振兴新活水。新洋丰公司先后与中国农大、吉林大学、东北师大、吉林农大等涉农高校开展密切合作,2016年起,“中国农大科技小院”“吉林大学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东北师大、通榆新洋丰苏打碱化耕地综合治理及耐碱作物遗传改良联合研究中心”“吉林农大资环学院教学与科研实践基地”先后在公司挂牌,高校优质资源和师资力量为公司服务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2016年以来,以张福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600多人(次)走进新洋丰,针对农业生产实际开展科研工作,有20多个涉及土壤改良和适应性作物培育研发的科研课题结题并实现成果就地转化。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农民致富新本领。各村以科技小院为契机,成立爱心超市,使脱困户在科技小院中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通过劳动获得更多的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到更多的生活用品,不但能有效解决两不愁问题,也能保证生活质量的提高,树立起依靠自己双手实现脱贫的信心,达到志智双扶的目的,逐步引导村民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同时科技小院协会打造农产品品牌,通过线上线下齐动把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科技小院收获的果实反哺给爱心超市,创造的收益用于日常物品采购,减少了爱心超市的社会依赖性,实现了爱心超市供应链的自我循环。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总书记对吉林农业现代化念兹在兹、寄予厚望,也为吉林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科学遵循。新洋丰公司将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厚望,扎根通榆、服务通榆,继续充分发挥“科技小院”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社会责任和先锋作用,打造“万企兴万村”全国典范,做好通榆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吉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共同富裕的“先行者”,继续深挖“科技小院”功能和实效,朝着横向和纵深两个维度深耕,形成帮扶矩阵,让“科技小院”成为乡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最优新质生产力。

11.长春市九台区:强化引导  跟踪服务 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高质量运行。2021年,九台区按照全国工商联“万企兴万村”行动的部署和要求,承担了省工商联在九台区的三个村进行先行试点示范任务。于2021年底启动了“万企兴万村”九台行动。截至目前,有66户企业与71个行政村完成了项目对接。涌现出清水村、马鞍山村、焦家村、五台村、谢屯村等一大批企业兴村先进典型。(一)企业兴村模式多元化。1、一村多企模式。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的多企业、多项目模式。与亚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农旅文发展项目。借助“三块地”改革,流转集约农村耕地,依托山水资源优势,形成了“一山一田一谷一馆一民宿”的发展蓝图。一是亚汶生态农业在马鞍山田园综合体一期建设基础上,于2023年4月投资建设氿·欢乐谷主题游乐园,当年8月部分投入使用。接待游客6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7500万元,贡献税收5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50个。二是吉林省如美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马鞍山村集体共同出资成立了村企联办的“吉林省上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改造建设了棚膜果蔬种植、非遗与工艺研学两处研学旅行基地。果蔬种植研学基地生产的绿色生态甜瓜受到了市场欢迎,被全国科技协命名为“全国设施甜瓜科技小院”。2、一企一乡模式。九翔农业与上河湾镇的“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企业经营农业种植、粮食购销、饲料生产和销售、生物有机肥生产、秸秆收储加工、种鸡饲养、肉鸡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带动上河湾镇22个行政村抱团发展。帮助当地280位农民实现直接就业。带动农户1237户增收1258.87万元。乔红农业机械合作社与苇子沟街道农民的“土地托管”模式。目前合作社每年托管土地7500亩。合作社对参加土地托管的农户,享受农资集中采购、集中管理、集中收获,产出作物集中销售的模式,并对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做到了从种到收再到售的一条龙服务。3、一企多地模式。“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模式。长春市朱老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腐乳、酸菜等生物发酵食品和调味品为主的民营企业。2023年腐乳产量2.03万吨,加工大豆1.07万吨,酸菜产量1.17万吨,白菜加工量4.18万吨。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等约3700余户农民建立合作关系。2023年带动九台农民增收1137万元,安置就业700余人。4、一村一企模式。波泥河街道清水村香叶谷“强村富民”模式。香叶谷温泉民宿项目采取村企共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乐宜购,打造温泉康养·冰雪运动·影视研学·红色教育的和美乡村。占地98公顷,总投资额16亿元人民币,其中,清水村集体占股3%。创造就业岗位3000个。吉林省恩农牧业有限公司与九台区沐石河街道碾子沟村合作模式。饲养方式半放养半圈养生猪,带动碾子沟村养殖种猪5户,村集体入股恩农牧业,每年分红4万元。中玉农业有限公司与土门岭街道小二道沟村联营模式。注册吉林省泷泽农业有限公司,中玉占股51%,小二道沟村集体占股49%。流转土地100垧。农户土地流转,租金每公顷13000元。年底每公顷土地可分红1000元;农户以土地入股,按照村集体、公司、农户3:3:4比例进行分红。莽卡乡谢屯村与郭三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模式。合作社流转土地200公顷,建立冬瓜生产基地。带动农民60多户,安置就业500余人,产值达3000万元,每公顷增收3万元以上。5、一企一区模式。善满家园在九台区的“智志双扶”多元融创模式。善满家园以助残励志、融创发展为目标,通过康复、托养+企业+助残等多种融创创新发展模式,先后救助收养了100多名智障人士,培训残疾人士1000余人次,经过康复训练、扶智励志技能培训,已使50多人重新回归家庭或走向社会,为300余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二)乡村振兴现实化。波泥河街道清水村五大振兴成效初显:一是产业振兴。清水村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已达到216公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发展农文旅田园综合体,新建民企合营温泉民宿16户。二是人才振兴。现有个体户153个,企业20家,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8户。公司10个。高级实用型人才1名,苗木经纪人21名,返乡创业人员3名。三是文化振兴。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把传统文化与新形势结合起来,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将德治融入乡村治理,2023年获批吉林省德治示范村。四是生态振兴。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实行“户分类、村收集、街转运、区处理”的方式,打造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成为路路有绿树、屯屯有鲜花的美丽景观。五是组织振兴。村党组织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村委班子8人,个人素质高,履职能力强。土门岭街道马鞍山村乡村振兴工作得到吉林省和长春市的认可。2021年12月获得“吉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022年11月获得“吉林省红色旅游示范村”;2022年获得“长春市市级旅游精品村”。2024获得“吉林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


精彩回顾: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万企兴万村”吉林行动工作举措和典型经验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万企兴万村”吉林行动工作举措和典型经验②


来源|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省农业农村厅区域协作促进处、省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初审|张文彧
复审|孔释瑶
终审|马延峰

“赞”+“在看”👇

吉林省乡村振兴
聚焦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三农”领域落地落实,推动吉林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