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林
原太沙小学退休教师
我叫王增林,男,1961年5月21日出生在莲花县最偏远的山村-----六市乡太沙村一户穷苦农民的家里。就读小学期间,我目睹了老师们每个星期背着米,带着菜,脚踏着泥泞的山路,从六市徒步二十多里来校任教的情形。他们热爱教育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也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扎根乡村、投身教育的种子。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我于1980年顺利考取了江西省永新师范学校。1982年毕业后,我如愿以偿回到了家乡太沙村,开始了我梦寐以求的教学生涯。
兢兢业业育学子,认认真真钻教研
我刚到太沙小学任教时,学校有五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二十多个学生。不过,学校师资力量极其匮乏,总共仅有五名教师,包括两名国编教师和三名民办教师。作为当时的“高材生”,校长就把高年级的教学任务交到了我的手上。
为了尽快胜任教学工作,我白天不停地上课,改作业,晚上努力钻研教学内容,向同事们请教教学方法。此时,由于国家尚未颁布《义务教育法》,毕业年级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为提高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我向学校建议把学生集中到学校住宿,便于教师早晨和晚上对学生进行辅导。当时,尽管我家离学校很近,但为了学生的学业和安全,我长期坚持在校吃住,还经常半夜起来巡查,为学生盖被子。
此后,随着莲花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在太沙小学就读的学生不断减少,而学校的教师编制也逐步紧缩。至2000年9月,太沙小学被撤为只有一二年级的教学点。而教师也只剩下我一人。从此,学校一、二年级语文、数学四门主科和思品、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教学全部由我担任。为确保授课质量,我将原来的单式班教学调整为复式教学,在一间教室为两个年级分段讲授不同课程,整天忙得不可开交。由于过度劳累,2006年下学期的一天上午,我突发输尿管结石,痛得差点晕倒在讲台上。我连忙打电话叫妻子来代课,自己忍着剧痛赶到县中医院碎石治疗。考虑到授课任务繁重,次日清晨我就让医生拔掉针头,拿了些药,匆匆赶回学校继续上课。
虽然是一人一校,但我对自己的教学从不放松。为了让学生接触更新更详实的知识,我白天忙教学,晚上忙自学,常常熬到深夜,终于在2003年拿到了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证书。此外,我还坚持学习新课程理念等教育教学理论,并将其与自己的复式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沉浸式”教学法。例如,为拓展学生的写作题材,春天我带领学生走上田野走进村庄,夏天领着学生去婆婆岩爬山游玩,以此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风光,观察家乡变化,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全力资助贫困生,真情激励后进生
作为一名教师,关心资助困难学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山里的村民本来就穷,要负担两三个孩子的学费确实很困难。每个学期一开学,都是我为困难学生垫付学费。1997年暑假,学生严令考取全县重点高中莲花中学,家里正愁没钱交学费,我了解情况后,主动送去了三百元钱。我对严令说“你是村里第一个上重点高中的,无论如何要读下去,太沙村第一个大学生的希望就寄托在你的身上。”最终,严令不负众望,于2000年考上了南昌大学,成为太沙村第一个大学生。
单亲学生黄金开、黄高贵从小失去母亲,2015年暑假,其父亲又去世了,兄弟俩成了孤儿,我拿出一千元钱捐给他们,帮助兄弟俩完成学业。
在我的心中,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是一样的关心爱护。班里有个叫刘向飞的学生,六岁时父母在福建打工,他跟着父母在那里读了一年学前班,七岁时回来读一年级。刚开始,他的数学连十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算,语文的汉语拼音也没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数学只有58分,语文只有36分。为弥补他基础薄弱的问题,我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进行辅导。令人欣慰的是,到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他语文达到了81分,数学76分。
勤俭节约办学校,辛勤耕耘结硕果
1987年,太沙小学重建在村子后面的小山上,因村里经济困难,校舍长期得不到维修,一下雨屋顶到处漏水。1995年暑假,我从学校里挤出经费,买来5000片瓦,自己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无偿为学校翻盖房屋,十天下来,房屋维修好了,我的手指却磨出血来了。
2002年,江西省委宣传部长刘上洋率领扶贫开发工作小组援建的,集村委办公楼和小学为一体的太沙村思想文化活动中心三层大楼在村中心正式竣工。学校环境和教学条件也由此得到了极大改善。2015年,县教育局下拨近十万元资金对我校进行危房改造。我利用暑期时间,与建筑队及时联系,改造了厕所、校门,重新粉刷了教室。
“功夫不负有心人,山窝飞出金凤凰。”在我四十多年的教书生涯中,最令我骄傲的就是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据不完全统计,我教过的学生中有二十多人考上了大学,三人考取中专。其中,有的在全国重点院校担任教授,有的在企业担任领导职务,有的在医院做白衣天使。他们在各行各业都践行着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热爱国家的理念。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正是因为学生们的优秀,我也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并先后获评六市乡优秀教师,莲花县优秀教师,萍乡市优秀教师,江西省“优秀乡村教师”,并于2016年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颁发的“TCL希望工程烛光奖”创新奖。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教育的征程中,我从一个二十来岁血气方刚的青年,一晃变成了六十多岁白发苍苍的小老头。四十多年来,虽经历了许多坎坷,但圆了我的教育梦想,我觉得我这辈子值了。
来源:莲花教育
▍编辑部微信:lhzx7221302
本站声明:我们历来尊重和支持原创,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见谅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工资已与此赞挂钩,一赞五分钱,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