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台湾网消息,立陶宛有一家科技巨头Teltonika,被视作该国的“晶片国家队”。近期,该企业宣布暂停在维尔纽斯与台湾地区建设半导体工厂的合作计划。了解到,其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在2027年之前会面临电力供应短缺的状况,并且获取工业用地比较困难。
Teltonika的创始人鲍科施提斯表示,有一个投资项目原计划在2028年建成10座工厂,但是这个项目已经被迫停止了。他着重指出,立陶宛的相关决定带来了诸多严重后果。首先,这一决定阻碍了规模达35亿欧元的商业投资;其次,可能致使6000个高薪工作岗位流失,这些岗位的平均月薪为1万欧元;并且,还会进一步影响到数十亿欧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产出。
一个小国在国际政治的漩涡中逐渐有了清醒的认识,这从其态度的转变中就能够折射出来。最初它高调地表示支持,而后却变得后悔莫及,到新政府上台后又开始寻求转圜。
立陶宛有一项与台湾地区的半导体合作项目,按照计划,这个项目能为立陶宛带来35亿欧元的投资,并且能够创造数千个高薪岗位。然而,立陶宛政府作出了暂停该项目的决定,于是,那些原本有望获得的经济利益一下子就化为泡影了。对于立陶宛这样一个经济体量较小的国家来说,外资的引入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所以这笔投资的丧失,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据立陶宛波罗的海通讯社消息,立陶宛“准总理”金陶塔斯·帕卢茨卡斯近期公开宣称,立陶宛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之名设立代表处属于“重大外交错误”,且表示要谋求与中国大陆“恢复关系”,这一情况在岛内引发了疑虑与不安。而立陶宛于今年7月获得连任的总统瑙塞达在此之前也曾提出,所谓的“台湾代表处”应当更名。
据了解,帕卢茨卡斯的发言致使岛内出现了“更名疑虑”的情况。当日,台当局外事部门表示,其将尽力与立陶宛政府就相关事宜进行沟通,以维持“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这一名称,并且会密切关注立陶宛新政府的组阁情况。
四年前,民主党执政联盟开始执政,随后其在对华政策方面做出改变,呈现出激进的态势。兰茨贝尔吉斯身为该党主席并且担任外交部长一职,在涉华事务上采取了强硬且错误的立场。他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之名在立陶宛设立所谓“代表处”,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进而致使中立两国关系急转直下,迅速恶化。
作为联合执政党的自由党,在政府于台湾问题上出现错误行径时,未能进行有效抵制。由于其默认了这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使得立陶宛不断朝着错误方向发展,在这条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进而给中立关系造成了极为巨大的冲击。
立陶宛真的回心转意了吗?恐怕并非如此。一方面,立陶宛政府虽表达出恢复中立正常关系的愿望,却毫无诚意,只是单方面地给中方下命令。另一方面,立陶宛国内在这方面也不积极。例如,立陶宛社会民主党成员古金斯卡斯宣称,中国不能再对立陶宛有任何举动,并且他觉得俄乌冲突还未结束,在此时修复对华关系,立陶宛可能会被怀疑“通俄”。
立陶宛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改变,3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它依旧是那样冥顽不灵。其行为就像是想一边从中国获取利益,一边却又做出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情,这无异于边吃中国的饭,边砸中国的锅。
立陶宛“准总理”帕卢茨卡斯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希望立陶宛与中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这一点值得关注。当前,立陶宛方面的主要诉求是中国改变降低外交代表级别的决定,让大使们能够重回两国开展工作。而中立关系要恢复正常,这确实是一个具体表现,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立陶宛政府必须处理好其与台湾地区之间不正当的关系。
中方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绝无让步的可能。立陶宛若想寻求与中国大陆恢复外交关系,那就必须拿出诚意来。台当局官员窜访立陶宛这种行为不应被纵容,否则中立关系的“正常化”将会变得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