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石榴花绽放长江首城|宜宾叙州: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

文摘   2024-11-15 15:36   四川  

金秋11月,走进宜宾市叙州区,一幅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社区里,街道干净整洁,两旁绿树成荫,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悠闲地谈论家长里短;学校中,热闹非凡,孩子们摩拳擦掌,为运动会奋力拼搏;在文化活动中心,话剧团成员反复练习着走位和台词,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

叙州区,作为宜宾市百万人口主城区,现有流动少数民族成份36个,民族村1个。近年来,叙州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各族儿女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书写着建设幸福家园的动人故事。

营造温馨邻里 美美与共构筑精神家园

“这里有庄严的布达拉,这里有神奇的珠穆朗玛……”11月,叙州区南岸街道莱茵社区党群中心二楼,悠扬的歌声在活动室内回荡,唱响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旋律。

莱茵社区成立于2012年,常住人口1.8万人,下辖2个商住小区,是典型的小区型社区。社区内既有宜宾市首个开放式小区莱茵河畔,也有“四川十大最美街道”之一的莱茵香街。每逢春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各族居民便聚在一起,联欢联谊,增加文化交融和情感沟通。

今年63岁的邓女士,在莱茵社区已经居住了10多年,这些年她感受到社区不仅绿化越来越好,管理制度也更加完善,居民生活幸福美满,大家如同石榴籽般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维护着社区的和谐。“我年轻时就热爱唱歌,2012年加入了社区合唱团,通过唱歌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音符就像纽带,把我们联系到一起。”

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基层社区是主要阵地。莱茵社区聚焦“一老一小”,开办“社区老年大学”,引入宜宾职业技术学校教资力量,为辖区内退休老人提供书画、音乐、手工衍纸等课程,丰富居民老年生活。同时,社区还注重幼儿早教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孩子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莱茵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忠林介绍,社区设有18个社团,居民平时主要在党群中心、莱茵春天商圈等地开展社团活动,形成“错时共享”。同时,社区还与附近多家商圈和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为居民开展防火消防演练、金融反诈等培训,提高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

由于社区存在商家与居民沟通不畅,供需不匹配等问题。2023年4月,莱茵社区探索实施“莱茵小灵通”文明实践项目,搭建起“社区—居民—商户”三位一体的精细化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优质文化生活服务。

“小灵通服务站平均每天能接到居民的需求电话30余个,大到医疗信息、心理咨询,小到干洗擦鞋、家政开锁、蔬果配送等,居民只要拨打电话,就能第一时间享受家便捷服务。”张忠林说,“莱茵小灵通”已链接42家商家定期开展免费磨刀、理发等服务,逐步形成了“社区出主题、物业保秩序、单位商家共支持”的多元共治互动局面,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促进文化交融 心手相连共建心灵港湾

11月8日,宜宾市叙州区建国实验小学操场上,冬季运动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赛场上,学生们紧握接力棒,奋力冲刺,一旁的欢呼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宜宾市叙州区建国实验小学冬季运动会进行中

宜宾市叙州区建国实验小学建立于1945年,是一所具有80年建校史的红色革命老校。学校基于红色文化底蕴,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积极探索研学课程与各类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新途径,增加学生民族自尊心与使命感。

该校党委副书记刘红英介绍,学校共成立了30多个兴趣社团,日常开展书法、金箔画、铜版画等课程,并创新打造“每周一剧”活动,让各班每周轮流展演红剧、课本剧,厚植学生爱国情怀。

此外,该校还与横江共建第七共同体实施帮扶计划,不定期派遣师资力量支援雷波、甘孜、凉山等地的教学工作,促进各民族师生广泛交往、深度交融。

走进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校园内书声琅琅;墙面上栩栩如生的民族团结主题绘画,展现了各民族手拉手、心连心的美好景象。

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于2022年学校被评为四川省第七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近年来,学校通过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民族文化走廊、同心石榴园等文化教育场所,开展同心石榴园开展石榴采摘节、名师明教进校园等活动,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学内容。

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学生手工作品

“学校与新疆乌鲁木齐第84小学开展‘书信手拉手’结对活动,鼓励两地学生通过书信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涵。”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刘浈浈介绍,该校通过搭建云课堂教学平台,与凤仪乡民族小学形成结对共享单位,利用远程同步课堂为偏远山区孩子提供优质课程资源,解决乡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实现互通有无、共同提升。

除了基础能力的培养,该校还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和特色专长的提升和锻造。利用课后服务开展“一帮扶一戏剧”应用体系下的常态化教学和特色课程,自编自导《美丽的格桑花》《梦眼》等戏剧。邀请非遗传承人传授蜡染、苗绣等指尖技艺,以及芦笙舞、竹竿舞等民族舞蹈,进一步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传承文化基因 共同滋养民族团结之花

“让我们走啊,回到长江的怀抱,唱一首梦中的思乡曲……”11月12日下午,叙州区柏溪街道城北新区文化中心7楼,宜宾话剧团成员正声情并茂地排练着音乐剧《长江边的采歌人》。

宜宾话剧团成立于2011年,是以话剧表演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文艺院团,也是全省唯一的市区共建的县(区)级话剧院团。

2014年起,宜宾话剧团以红色话剧为主要演出内容,通过挖掘地方文化和资源,创排出《雾中灯塔》《赵一曼》《梦醒者》等上百个精品剧目,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多年来,宜宾话剧团不仅在舞台上展现艺术魅力,更面向基层,持续开展“戏曲进乡村”“话剧进校园”等文化活动,促进了各族群众精神文化交流。

宜宾话剧团团长周羽茜透露,目前剧团正在筹备新剧《来自陌生月亮的信》的公演。“该剧以一名山区的彝族女孩和城市男孩的故事为主线,通过二人间的书信来交流,展现各民族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将于12月在四川大剧院演出。”

宜宾话剧团是叙州区文化中心依托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生动缩影。文化中心二楼博物馆里,251件馆藏文物静静地诉说着叙州区的自然变迁、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图书馆则划分出盲人阅览、报刊阅读、少儿阅读以及古籍和地方文献等多个服务区域,以12万册的丰富藏书,为各族群众探索历史、传承文化搭建桥梁,进一步凝聚民族认同感。八楼文化馆内开设了古筝、毛笔、绘画等20多个课程,如同一条条纽带,将不同背景的居民紧密相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宜宾市叙州区文广旅游局机关党委书记郭章春介绍,文化中心依托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和话剧团,积极打造“三馆一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主阵地,传承和保护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引导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树立中华民族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在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叙州区还依托丰富的红色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持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四史教育”等工作。同时,扎实开展“九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系列活动,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宣传民族政策、共同体理念等,筑牢各民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川观新闻

编辑:吴玲
校对:张程
审核发布:刘健

宜宾统一战线
但凭方寸间,传递最强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