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松阳县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古市镇某项目发生劳资纠纷,十几名工人在现场聚集。松阳县公安局迅速启动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指令古市派出所出警,并将110接报的非警务事项分流至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协同镇政府、县人力社保局等职能部门立即前往现场共同处置。在多方沟通协调下,双方最终达成支付欠薪的一致意见,迅速化解了矛盾纠纷。
2022年以来,浙江省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推进110报警平台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对接联动的部署要求,创新建立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推动将接报的群众纠纷求助等非警务事项“即时转”“专人处”“即时办”“专人管”,实现基层减负、治理增效、群众满意。今年上半年,全省分流非警务事项149.8万起,分流的非警务事项快速化解率达95%以上。
浙江省公安厅情报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在日常接到的各类报警中,部分地方非警务事项占比近半,牵涉大量警力。为迅速流转给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22年,浙江省公安厅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以省两办名义出台110与12345高效对接联动实施意见,建立实行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将纠纷求助等非警务事项分流至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及时处置。
为解决“分而不流”“联而不动”的问题,通过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推动县级社会治理中心、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室实体化运行,在镇街层面有效整合有关部门力量组建即时处置队伍,主动承接分流的非警务事项处置工作。此外,在2023年上半年试点基础上向全省推广,打造非警务事项“有人应、有人办、高效办”的工作格局,实现由“公安为主、部门联动”向“镇街主抓、部门主责”转变。目前,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已基本实现全域落地。
为确保非警务事项分得出、接得住,浙江公安机关强化科技赋能,积极推动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联动事项实时响应机制。全省各地打通110与12345,110与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为非警务事项高效流转处置、研判分析、评估管理提供支撑,实现事项办理全流程可见。
今年4月,宁海县桃源街道值班室接到处置酒吧噪音投诉指令后,立刻与报警人联系,初步了解事件原因,并委派街道即时处置队伍赶赴现场开展劝说协调处置。同时,桃源派出所指挥室和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室之间进行联动,在监控屏幕上全程见证了事件的处置,很快平息了纠纷。
如何让各类非警务事项从源头得到快速化解治理?浙江各地公安机关加强智能研判,对非警务事项开展初步研判,查清并推送背景信息,智能化评估风险等级,分级分类匹配对应处置预案和力量,精准服务支撑一线处置单元,确保快速处置。同时,丰富预警模型应用,建立多种预警模型,实现各类矛盾纠纷“一张图”展示,为防范化解提供了指引。
今年5月,余姚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陆埠镇一商户和消费者因消费纠纷吵架。陆埠派出所接到指令后,快速到达现场处置,并同步推送协同指令,要求镇街即时处置队伍到场调解。从接警到调解完毕,全程不到15分钟。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形成社会治理合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烦心事。为此,浙江省公安厅持续推动相关部门联合发力、多元共治。组建镇街现场即时处置和调解两支队伍,现场即时处置队伍配备取得人民调解员资质的队员,并严格开展岗前培训,统一配备装备。建立快速响应处置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响应、先期调解处置纠纷求助类事项。现场一时难以化解的事项,由镇街即时调解队伍第一时间跟进化解。难以化解的疑难复杂事项,由镇街统筹派出所等力量开展专班处置,并视情提级由县级社会治理中心统筹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化解。
同时,为了让非警务事项处置过程更加规范、快速,形成闭环管理,他们研究制定非警务事项联动分流工作量化评估标准,将非警务警情分流率和重复报警率两项核心评价指标纳入考核,推动源头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协同治理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分流的非警务事项重复报警率同比下降30.4%。
来 源:快读浙警
▲酒驾违法曝光,请勿以身试法!
▲冬季行动丨4.8吨!松阳公安严查此类行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