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灣區的歷史建築對話

文摘   2024-10-31 19:01   中国澳门  


抗日救亡時期的同善堂


抗戰時期的澳門四界救災會


二十世紀中葉的鏡湖醫院柯麟醫生



眼前一幕幕過往瞬間

記錄著澳門與祖國

同呼吸、共命運的不爭事實

 

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10月31日起在澳門文化中心“‧Art空間”舉行“同根連枝──澳門歷史建築中的家國情”展覽,透過精選逾100件/套展品,細說延綿不息、始終如一的家國情懷。

 

該活動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與國家文物局指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主辦、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協辦,為的是加深大眾瞭解澳門歷史建築與國家歷史和人物事蹟的關係。


 

鄭家大屋、葉挺將軍故居、鏡湖醫院及普濟禪院等見證重要歷史事件、具有重要文化價值的歷史建築,既展現融合之美,亦彰顯了澳門在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展覽分為“一體同心 血脈相連”、“生生不息 世代相承”、“心繫祖國  榮辱與共”及“遊子歸家 共融發展”等四個主題,免費向公眾開放。

 

澳門歷史建築主要由葡式建築與嶺南風格建築組成,,透過逾百件/套與澳門歷史建築有關的珍貴歷史圖片及文物等展品,回顧澳門與祖國之間一脈相連、唇齒相依的真實印跡,展現澳門歷史傳統的家國情懷,並以此獻禮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



“同根連枝──澳門歷史建築中的家國情”展覽為“大灣區文化遺產論壇”系列活動之一,於論壇開幕期間展出。


同一天還舉行了“大灣區文化遺產論壇”,由國家文物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作為指導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主辦,並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作為合作單位,美高梅支持。

 

梁惠敏局長致辭時表示:

 

粵港澳大灣區地域相近、文脈相親、文化同源,歷史底蘊深厚、中西文化薈萃,在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上,具備了相互融合的天然基礎,蘊含著協同發展的澎湃動力。

 

澳門文化飽含嶺南文化、廣府文化的滋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始終是澳門最厚重、最鮮明和最具生命力的精神血脈,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要發展定位,就是要更好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大家相聚於澳門,研討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的關聯與價值、活化利用、科技應用及交流合作等重要議題,對於促進大灣區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無疑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論壇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的融通與共享”,邀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代表、海內外文化遺產範疇的專家學者等發表專題研究成果和演講。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澳門中聯辦宣傳文化部副部長白冰、新聞和公共外交部主任高原參贊、香港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龍家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及執行董事馮小峰等作為主禮嘉賓並參觀了展覽。

 

論壇邀請澳門、香港、廣東等地大灣區九市文化部門代表、專家及學者,分別就“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的關聯與價值”“文化遺產活化利用的理念與實踐”“科技考古的應用與新發現”,以及“革命文物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等專題展開演講:

  •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館員燕海鳴演講主題為“文化遺產活化利用

  • 文化局代副局長蔡健龍分享了“澳門社區活化項目計劃發展前沿”

  • 香港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許焯權演講題目為“可持續發展的文化遺産—香港的故事”

 

論壇同場進行了“粵港澳大灣區文物主題遊徑”專題網頁啟動儀式。



“粵港澳大灣區文物主題遊徑”是大灣區首條跨地域的文物主題遊徑,網頁架設於“粵港澳文旅資訊網”內,首條遊徑路線以教育類歷史建築為主題,包含粵港澳三地共99處與教育相關的歷史建築,為公眾瞭解粵港澳三地一脈相承的文化遺產體系建立了網上平台。

 

未來,三地將繼續依托遊徑平台,共同打造更多具區域特色的文物主題遊徑路線,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協同發展。




蓮花傳媒

策劃   李自松
主編   閻小荔
編輯   吳珈彤 吳婉欣  宋薇  
外聯   謝謙
視覺   陳瑋宗 周璇
技術   王碩坡 劉亮亮
公號蓮花傳媒ID|macaulotustv
微信蓮花傳媒ID|Lotustv-macau
影音號|蓮花衛視
意見建議電郵 lotustv@lotustv.mo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