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
趣
wei
味
di
地
zhen
震
xue
学
中国地震学会—地球科学科普栏目
地震科普—地震波之魂——S波
看天上的星星尽显光辉
赏地下的河水肆意奔流
16、地震波之魂——S波
16.1 S 波的出生
16.2 S 波的蜕变
房子不怕颠,就怕来回晃。
酥在颠劲上,倒在晃劲上。
——地震谚语
地震波很复杂, 基本成分六七种(图16-1)。造成房倒屋塌的元凶是一种特殊的波动——学名剪切波(Shear wave,简称S 波),别名横波(Transverse), 又称“大S”。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不难理解, 建筑物的重力向下, 地面的上下颠动当然不会引起实质性破坏, 但房屋经不住水平方向的摇晃。土石墙推上几十下没有不倒的, 摔跤的扫腿功夫更是关键的一招。
偏偏大S 的主要分量是水平向晃动,十分剧烈,没完没了。
难怪叫它横波,就是那个满脸横肉、横冲直撞、横行乡里、横不讲理的波!房屋抗震,也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要抗,关键是要抗御横波的剪切破坏。
应对它,就得查八辈。从出生开始查起,直到它的蜕变、旋转、分裂和消失……它在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性,应对办法和利用之处都有所不同。
图16-1 地震波的基本成分
16.1 S 波的出生
◆ S 波的激发
构造地震的发生是岩体的剪切位错。图16-2 所示是一种逆冲型剪切位错——断层的上盘岩体向上方出现了错动(如箭头所示),汶川地震的震源位错就是这种方式。
震源的剪切位错当然会在连续介质中引出下一个问题:它会牵动紧邻的微小单元也出现剪切应变,且一个微小单元的变化又牵动到下一个……像水波一样越来越广,四面八方散开,这就是剪切波动的传播了。
所以说,S 波从刚诞生的那一刻起,每根汗毛孔都充满了剪切位错的形变,整个一个震源位错的动态化身。地球体内,唯有地震才能够激发出S 波,没有第二家。
图16-2 断层的逆向剪切位错
当然,地震震源也会激发出另一种膨胀- 收缩性质的波动——纵波(P 波),它的振动方向与波动射线平行,传播速度比S 波快。但是,地震波80% ~ 90% 以上的能量是交给正宗传人大S 的。于是,在估算地震能量、震级、烈度时,在分析震源机制、波动关系时,在抗震设防、构建房屋时,主要考虑的不是P 波,而是S 波。
剪切,是问题的关键。
没有剪切的震源,就不是构造地震;没有大S,地表的振动就成不了气候。甭管山石滚落、弹药爆炸、作业施工、广场跳舞……哪怕震耳欲聋,都激发不出S 波。
为什么会发生剪切位错呢?原因有三:
一是岩体内部存在原生的断层弱化面;二是板块运动产生了强大的构造应力;三是地球内部没有多余的、空闲的自由空间。当高压之下的岩体被逼到了绝境,除了被压缩到只剩块骨头外,只能用位错换和平!
断层两侧的伙伴们,女士们、先生们请注意啦!
劳驾您那侧的岩体向左边移动点,我这侧往右边多占点(图16-3),谁都没吃亏,但能够舒缓外部压力。宛如拥挤地铁里的乘客,多余空间没有了,大家只能相互挪动、多多关照,压力必然减少!双方沿着接触面的位错运动会成剪切形态,故命名“剪切位错”——科学上的一个美丽又好听的名词。
别忘了,位错有两种形式:一是平移;二是旋转。地铁车厢里的乘客都有经验。
图16-3 震源球体的力学模型
数学上,剪切位错的受力由成双的主压应力P 和成对的主张应力T 表征,按此计算出的P 波和S 波的理论地震图能较好地吻合实测记录。
◆ S 波的传播
在弹性波动的理论上,英国·米歇尔(J Michell)和法国·泊松(S D Poisson,图16-4)做了很大贡献。
图16-4 米歇尔(1724—1793)和泊松(1781—1840 )
前者在1755 年里斯本地震后投入了研究,估算了里斯本地震的波速值,并于1760 年提出:地震波有两种类型——快速传播的颤抖和慢速的水平晃动。数学家泊松的成就很多,1829 年对完全弹性体建立了严谨的波动方程。这些成果后来被英国·米尔恩(J Milne)和德国·帕什维茨(E von Rebeur-Paschwitz)的观测所证实(图16-5)。
图16-5 地震纵横波及其记录图
研究表明, 地震波之魂是S 波:
● 固体内, 唯天然地震才会激发出S 波。液体不能传播S 波;
● S 波是形成面波、自由振荡和地面旋转的主要因素,界面上会和P 波相互转换;
● S 波的横向震动, 是相对于射线径向而言的。它在三维空间里可以分解为入射(垂直,Vertical)平面里的分量SV和水平(Horizontal)平面里的分量SH(图16-6)。在各向异性介质内, 这两个分量的波速会不同, 观测中的到达时间就不同,显现出“分裂”现象。
图16-6 S 波分解成SV 和SH 两部分
16.2 S 波的蜕变
◆ 面波
地震面波和自由振荡常不为人知,在情理之中。因为二者确实不是由震源发出的,而是P 波和S 波离开震源一段距离之后,一边走路一边“打架斗殴”衍生出来的!
谚语“慢慢晃,慢慢摇,九十里外等着瞧”,汶川地震时北京、广州感到的摇晃,都是面波现象。
谜底的破译归功于两位英国人(图16-7)。
图16-7 瑞利(1842—1919)和勒夫(1863—1940)
瑞利(L Rayleigh)曾因发现氩、氦,氪和氖等惰性气体以及对空气密度的研究,获得190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885 年奠定了弹性面波的理论基础,1887 年预见了一种面波(Surface Wave),命名瑞利面波。勒夫(A Love),1909 年曾经对地球的弹性引进过两个勒夫参数h 和k,对表征固体潮的“潮汐因子”很有用,还预见到地球的自由震荡。1911 年,他的大作《地球动力学问题》(Some Problems of Geodynamics)预见了另一种面波,命名为勒夫波(图16-8)。上述理论结果均得到观测的证实。
远离震中的地方是观测不到S 波的,但它并没有消失,而是蜕变成了面波!
图16-8 两种地震面波
形成面波的前提是必须有层状结构,导致纵横波多次反射继而干涉。SV 波与P 波在层界面与地球表面之间的干涉形成了瑞利波,SH 波和SH 波的干涉形成了速度更快的勒夫波。面波和导波(一种沿地下内界面传播的波)均属于漏能(Leaking Energy Wave)性质的波动,则标注为L 并辅以字标Q、R 等来区分,都以能量耗损最小的方式前行,绕地球兜上几圈,绝对是小菜一碟。破坏性均不大,也都存在频散现象。
月球上的震动称之月震(Moonquake),记录中没有发现面波。故而可以推测:月球浅部是极其破碎的,没有层状结构,也就不存在板块构造。
◆ 地球自由振荡
图16-9 表现了2011 年日本Mw9.0 地震的面波波阵面,波峰的环状条带传播到南美的震中对跖点时会汇聚,形成了一个俨如新的“震源”。再反方向扑回到震中,反复多次,自然又会“打架斗殴”!
图16-9 面波波阵面的传播
由于往返的面波只能在两个固定点(震中和对跖点)之间干涉,于是叠加后的波峰和波谷的位置就动弹不了,遂呈现出不同振型的花样——驻波(图16-10)。两瑞利波的干涉形成球型振荡,两勒夫波的干涉形成环型振荡,二者统称地球自由振荡。振幅更弱,周期更长(从4 ~ 100min),只在研究地球参数时才会利用。
图16-10 地球自由震荡的两种类型
注:讲解地震波时又有素材用啦
摘自:震道《【趣味地震学】地震波之魂——S波(1)》
-END-
来源 /中国地震学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