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起致敬“最可爱的人”!

百科   2024-10-25 11:52   福建  

福建学生资助
微信号:fjzzzk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

1950年10月19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嘹亮的军歌
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
1950年10月25日
他们打响了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
以光荣的胜利
拉开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
后来,这一天被党中央定为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一道共同抗击侵略者。新华社发(黎民 摄)
在异国他乡
浴血奋战两年零9个月
革命先辈们用生命
写就了一部英雄史
这其中
就有不少福建英雄儿女
身影和动人故事

今天是
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
让我们一起重温
这些在福建出生或定居在福建的
抗美援朝英雄们的故事
他们是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入朝作战

首位牺牲的中国军人

何凌登

何凌登出生于福建福州
他是抗美援朝战争中
第一位以身许国的志愿军烈士
牺牲时,年仅35岁

何凌登(左)和妻子的结婚照

1950年10月19日
时任第三十九军参谋处长的他
刚从朝鲜侦察归来
只与怀孕两个多月的妻子
待上半个多小时
就又登车出发随部队出征

队伍中的头车
是个十分危险的位置
一旦被敌军发现
极有可能最先被攻击

车队出发前
本来不坐头车的何凌登
主动要求和军长吴信泉互换座位
结果在入朝途中
不幸被美军发现目标
被子弹击中,英勇牺牲


无名烈士变“有名”

吴雄奎、林水实

2021年9月
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消息
2020年归国的第七批烈士中
有4位烈士正式确认找到了亲属
其中两位来自福建

1952年的吴雄奎烈士。吴雄奎烈士牺牲后,这张照片经人转交给吴雄奎的弟弟。

吴雄奎烈士
1931年生,福州闽侯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
23军73师218团3营7连战士

在1953年7月6日

抗美援朝夏季反击战役中

他肩负侦察任务

当他趁敌人炮火间隙

穿越高地前的一片开阔地时

被敌人的照明弹发现,不幸中弹牺牲


林水实烈士牺牲时25岁,尚未结婚


林水实烈士
1928年10月生,漳州漳浦人
1949年4月参加革命
参加了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
随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
23军73师218团2营6连战士
曾荣立四等功一次

1953年6月7日
在反击281.2高地西及西北高地战斗中
他携带16颗手榴弹
潜伏在大石头后面
在关键时刻同敌方坦克同归于尽


“一等功应该是集体的,

我个人可以不要”

李水意

“全连战友都光荣牺牲,
他们为了保家卫国连命都留在了朝鲜,
而我只是右腿伤残,还活着,已经很幸运。
一等功应该是集体的,
我个人可以不要。”
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李水意
一等功后说的一番话

入朝参战的李水意

1950年深秋
时任后勤部事务长的李水意
响应祖国号召
成为抗美援朝的第一批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从小生长在漳州
在朝鲜冰冻三尺的战场
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

当时
在美军猛烈的火力袭击下
170余人的加强连仅他一人幸存
他目睹了战友牺牲的惨状
从此立志成为一名合格文书
 他说:“我要代替大家好好战斗,
带着公文包,
带着大家的故事回家”

1955年初夏
历经14个春秋军旅生涯的李水意
重回故乡,带领乡亲干事创业
他常说,感激祖国没有忘记他这位老兵
感恩如今党和国家的繁盛富强
2023年2月6日,李水意去世


“只能牺牲,不能投降!”

谢依梓

谢依梓,出生于福建福州
1952年10月
年仅23岁的他
和一名战友奉命在402阵地守卫
突然,敌人的炮弹打到阵地
他身旁的战友当场壮烈牺牲
2023年10月25日,94岁的谢依梓回忆自己的抗美援朝经历。包华 摄

浓雾弥漫中
他看到8名敌军已经近在咫尺
还带着5箱炮弹
秉持着“只能牺牲,决不能投降!”
的信念
他拿起战友遗留下来的冲锋枪
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在当场打死7位敌军后
他又立即从坑道中跳出
拼命追逐同批敌军里唯一还存活的
已经受伤、准备逃跑的敌军
将其俘虏
“敌人个子高大,能活捉一个俘虏很不容易,
我也因此获得了三等功”

       谢依梓曾在战斗中多处负伤,脖子上还留着长长的疤痕。包华 摄
此后,1953年7月
他在炸敌军的碉堡时
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头部和咽喉
鲜血淋漓之时,从山顶滚下
所幸被朝鲜的护士看到
将他带回坑道救治,才捡回一条命


承继战士荣光,永葆医者仁心

一辈子都在为民服务的路上

吕云娥


1951年1月
年仅17岁的吕云娥自告奋勇参军
奔赴东北
救治从朝鲜前线回国的伤病员
她为战士献血
担任重伤员残疾后的思想疏导员
对战士不断地关怀、慰问

抗美援朝时期的吕云娥(摄于1952年生日当天

看着战士们
在冰天雪地守卫、伏击
即便冻得四肢麻木、手脚坏死却依然坚持
也从不畏惧牺牲
她深受触动
“只要有一线的希望,
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去抢救他们。”

吕云娥在福州军门社区为老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结束自己的军旅生涯后
吕云娥先是在福清医院
继续自己的医疗事业
退休后又加入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志愿者队伍
服务民众

在这期间,她坚持扶贫助困
不仅下乡送医送药、为民众义诊
还主动为家庭困难的患者买营养品
拿自己的退休金资助困难学子求学
圆了他们的上学梦
她说:“国家哪里有需要,
我们就往哪里去。”


推着独轮车入朝

没打算活着回来
高庆邦

目前,在漳州健在的、能表达的
抗美援朝老兵不多了
龙海区石码街道
抗美援朝老兵高庆邦是其中之一
“当时什么想法也没有,
去战场前就没打算活着回来。
回忆起74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97岁高龄的抗战老兵
仍然记忆犹新

高庆邦 图源: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1951年6月
高庆邦所在的部队接到出国作战命令
立即奔赴朝鲜战场
他入朝时所在的是个后勤部队
主要保障火车运送的汽油、弹药装卸
由于装备比较落后
他们是推着独轮车跨过鸭绿江的
为了躲避敌军空袭
减少伤亡
战时,后勤部队白天都躲到山上
晚上才敢出来装卸物资

“战场上,命都不是命,
身边的战友每天都有人消失,
你只有拼了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面对媒体记者在和平年代的采访
高庆邦讲到动情处,依然哽咽

“我的一个战友,
在一次敌机轰炸中
肠子都甩到树枝上了,非常惨烈。”
在那场战斗中
弹片也击穿了他的右腿
直到回国才取出来
而这仅是他无数次
直面死亡的经历中的一次


作为从战争中幸存下来的英雄

离休后

高庆邦又经常参加

公益宣讲、国防教育活动

他的“红色家风”

也熏陶着每一位家庭成员

四个女儿除了二女儿

其他三个女儿的爱人均是退役军人

其中小女儿也是一名退役军人

为抗美援朝贡献力量的

不只他们

除了前线浴血的战士
还有更多福建人民
为抗美援朝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截至1951年3月底
福建向中朝人民军队和朝鲜难民
共捐献1630029948元
慰问袋830个、日用品13253件
慰问信65000余封
……


历史虽已遥远,但精神还在
74年来,抗美援朝精神
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灵魂
激励着我们
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今天

让我们一起致敬

那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

志愿军英雄

因为有他们的负重前行
才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和我们幸福的生活

(来源:东南网综合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福建省党史方志、各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等)

海峡教育报社出品

编辑:姚兴榕

福建学生资助全媒体平台

《海峡教育报·助学专刊》

新福建”客户端·福建学生资助专栏

东南网·教育助学栏目

“资助云”客户端

“福建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

“福建学生资助”抖音号

“福建学生资助”哔哩哔哩号

福建学生资助
福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坚持以资助促公平,以资助树人格,以资助谋发展,让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公平机会和权利,都能够成长成才,进而促进教育的公平正义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