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在申遗中转型,让古镇变得更好,让古镇里的人生活得更好!

旅行   2024-09-25 16:36   上海  





新场镇9月23日举行的“古镇新韵 创城未来”2024年文旅产业招商专题推介会上,与各界企业家、创客们,共商合作、共谋新场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全面推进古镇“农文旅商展”融合发展。

大会不仅吸引力许多重大文旅项目纷至沓来,也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新华社、经济日报、农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上海广播电台、新闻晨报、旅游时报等近20家国家、市、区级主流媒体以及自媒体大v争相报道。






媒体视角








视频来自《新闻综合》




媒体报道


“小桥流水人家、街巷茶楼老店”,承载着千年历史的上海新场古镇,正与江浙十余个古镇,联合申报“江南水乡古镇”世界文化遗产。在“申遗”更高标准的红线下,新一轮保护性开发陆续开启。9月23日,包括盐文化馆、智库文旅实践基地等4个新项目签约落地,将继续充实古镇文旅资源,探索一条“承古更新”的开发之路。


上海人都知道新场古镇,每到周末和节假日,老街上人流如织,一天要接待7万多人次,颇有名气的洪福桥上,来往的人都错不开身子。

但其实,大家熟知的新场古镇,还只是三里老街的北段,因为中间被两条双向车道的马路物理隔开,过了牌楼路继续往南走,客流慢慢少了。一直以来,整个古镇都面临着北段烟火气十足、而中段和南段的开发力度还远远不够。

瞿关峰:“提速、提质、提量地加快后续新场古镇的保护开发,既有北部的烟火气,也有中部的文艺范,更有南部的高雅风。”

瞿关峰,浦开集团上海新场古镇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古镇从北到南的角角落落,他反反复复地来回走过。在他看来,开发与保护的尺度,在“申遗”的大命题下变得格外“考究”。

瞿关峰:“保护和开发其实不矛盾,开发是为了做最大的保护。我们是叫最小的影响,最大的尊重。我们会充分的尊重、秉持古镇原有的历史风貌,在这个前提下为原住民和游客提供不一样的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的一种感受。”

已经开门迎客的一尺花园咖啡,就是这一理念的典型例证。项目紧邻后市河西岸,与古镇上的旧宅隔河相望,完整复原了“前店中宅跨水后花园”的独特风貌。开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王耀芬把记者带上后市河小桥,一眼感受150年前的新场古镇天际线。

王耀芬:“从后市河视线看这一段风景是我们新场古镇上面最漂亮和最能够有显示度的一个风景点。之前我们把后市河一期已经改造完毕,把后市河二期重新地再做一个梳理,这个片区跟居民区也是融合在一起,“活着的古镇”跟居民区有个互动。”

在此基础上,南段也在加大开发力度。此次新落地的盐文化馆项目,就是围绕新场“盐文化”,深挖古镇故事,充实文旅资源。新场镇党委书记蔡笑峰介绍:“原来传统的盐的产业随着海岸线的外移已经不复存在了,如何把盐这个产业赋予它新的生命力,我们也探索出来盐的9种玩法,我们叫“一盐九鼎”,有盐的美食、盐的文创产品、盐的手作、盐的表演等等,通过新的表现方式展示出来。”


目前,新场镇已收储一批老旧厂房和民居,并引入琴书茶社、美学文化体验馆等业态。蔡笑峰坦言,“申遗”工作对古镇开发与保护的边界尺度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但大家始终明确,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古镇变得更好,让古镇里的人生活得更好!新场古镇落地新项目,开启保护性开发。

蔡笑峰:“古镇的游客和居民的,它实际上是一个互为补足,但同时也是互为影响的。我们也要考虑居住在古镇上的原住民,也要有一个品质的提升。我们申遗一方面是要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但同时我们也要把我们的遗产进一步地活化利用好,既要承古,但同时又要更新。”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浦东新闻》


信息来源:话匣子

编辑:苗苗

责任编辑:盛夏



古镇新场
新场古称石笋里,宋代迁盐场至此后得今名,即“新的盐场”。新场镇是浦东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千年古镇。至今,新场“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格局依旧保存完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