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 新时代好记者 包酷的!

时事   2024-11-12 20:15   山西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拥有十八般武艺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

数字人开始播新闻

AIGC变革内容生产的时代

他们依旧

关心人间冷暖,推动社会进步

坚守主流阵地,记录伟大时代

纵使媒介形态、传播方式不断更迭

始终相信专业媒体的力量

他们,叫记者

今天 “新时代·好记者”全国巡讲宣讲团
来到山西广播电视台
8位宣讲团成员讲述了自己
身在一线的采访经历


胡雨薇

人民日报社 

(环球时报)

在国际舆论风浪中赢取民心


今年年初,中国南海风浪再起,胡雨薇记者团队深入菲律宾一线开展调查采访。了解了菲律宾民众的心声之后,将目光对准了菲律宾的高层政治家,采访了菲律宾前总统“老杜”(罗德里戈·罗亚·杜特尔特),并针对国际上颇有争议的环保问题,以暗访的形式调查了马尼拉市内的一个大型海鲜市场,在这次国际争端中发出现场有力的声音,系列报道展现出巨大的影响力。

正如胡雨薇所说:“中国人民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而中国记者守护真相讲好南海故事的追求也从未改变。”


高爽

辽宁日报记者

每一次出发,每一次抵达


高爽从事新闻工作已经28个年头。她坚信,“手抖,写不好字;心不正,做不好新闻。”用心为文是她从事记者行业的开端,也是她的座右铭。

41岁那年,高爽写信请求辞去新闻部门主任的职务,做回一名普通记者,只为了重新出发,“走进历史深处”、“走进大地深处”。
在大连的莲花山,探寻日伪时期的普通人如何坚守中国血脉,用报道让大家更深刻地体会“何以中国人”;在辽宁省五个有代表性的乡村,与村民一起生活,用最深情的笔触描绘广袤田野里生动的乡村振兴实践。
正如她所说:“我们的每一次出发,就源于远离一线的恐惧,而我们每一次所要抵达的,就是历史的深处、时代的高点、群众的心里。新闻是历史的底稿,见证历史、记录时代,是我们身为新闻人的价值,也是我们永远的荣光。”


刘琪榕

北京日报社

握好接力棒 筑就“新长城”


刘琪榕讲述的是两代记者关于修筑长城的故事。

1984年春,28岁的北京晚报记者苏文洋登上八达岭长城,目之所及,上百米城墙破败不堪,写下《巨龙在问我们》,提出“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的号召。一名记者、一家媒体、一则启事激起大家爱长城修长城的家国情怀,全国乃至全球华人都尽己所能为修缮长城“增砖添瓦”。
“持续了十年的‘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汇聚了6000多万元,使得6000多米的长城墙体、20余个敌楼城台修复一新。”

40年后,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北京日报社70余名新时代的年轻记者,接过苏文洋跨越四十年的接力棒,举起“爱我长城,兴我中华”的旗帜,从黑土沃野到塞北大漠,从楚长城到明长城,历时2个多月、行程2万多公里,记录祖国大地无数爱长城的守护人让它焕生机展新颜的事迹;讲述长城内外的乡亲们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的故事。

“长城脚下,正在绘就景色美、产业绿、文旅热的新画卷,古老的长城散发新活力,更加自信的中国人正在筑成新时代的新长城。”


王川

新疆塔里木石油报

挑战生命禁区


王川奔走在塔里木油田报道已经15年,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下与挑战生命禁区的石油工人相伴。

今年春节,他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地塔科1井采访这里的钻探者,采访过程艰苦异常,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坚守20多天。
最终,报道钻探者们仅用279天就钻到地下万米,打破20多项国内外钻井纪录,成为世界上用时最短的万米深井的新闻,让大众了解到这是我国继深空、深海探索大自然的壮举之后,在深地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这次采访只是他工作生涯中的一个缩影,在难以数计的采访中,王川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与危险。每一个春节都深入在一线,都不能回家与母亲团聚,但他依旧坚守,依旧奔走,“在生命禁区书写下最动人的故事,那就是离家最远,离国最近!”


朱盈

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

 “最后一百米”的困境与破局


朱盈做的栏目叫《小区大事》,关注距离老百姓最近的民生难题。

去年10月,她接到了一些外卖小哥的求助,反映进小区太难的问题。于是,她把视线转向这些外卖小哥,记录与传达事件和感知,用媒体的影响力推进基层治理的进步,通过“数字身份识别”的技术,帮助外卖小哥解决“最后一百米”的困境。

朱盈说:“让所有的时代同行者都彼此看见,守望相助!这,才是我们真正要从内心上去打通的‘最后一百米’。”


晏秋秋

新民晚报

天天接待老百姓


从2024年的大年初一开始,晏秋秋每晚在“晏秋秋”账号上,做100分钟的公益直播。不做广告、不接软文、不直播带货,不开粉丝灯牌。一个人,一部手机,准时就播。解读民生政策、解答人民疑惑。

至今,直播超过200场,平均观看时长12分17秒,全网收获超过40亿的点赞。
作为《新民晚报》的一名普通记者,他秉承“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工作理念,用直播的方式“天天接待老百姓”。

正如秋秋所说:“坚持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坚持抱紧老百姓的大腿;坚持天天接待老百姓……那么记者的意义,就是万古长青!”


李滇敏

江西日报社

30年,一件事


“前面优秀的记者不一样的是,我是一个编辑,一个副刊编辑。编副刊这事儿我做了30年。”

30年,李滇敏是如何做好一张好副刊的呢?她的宣讲给出了答案。

“好副刊应该有与时代对话的高度,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回应时代关切,才能获得思想、凝聚力量。”

“只有俯身走进人民当中,才能触摸到这个时代人的命运;只有真诚地记录各行各业人民大众的呼吸与心跳,副刊才会有温度有感染力。”
“好副刊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也应该是时代文化创新的实践者。她要有兼容‘雅’与‘潮’的宽度。”


王玉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士兵的肩膀


王玉的故事从一张老大爷拍着年轻八路军肩膀的老照片开始。

士兵的肩头,担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新中国走过的75年里,是这副肩膀始终让全国人民安享和平。”
士兵的肩膀扛起的是山河无恙、万家安宁。王玉关于肩膀的报道,让我们看到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是为了检验枪支性能,试枪30年,打了270万发子弹,宽肩膀被枪托撞成了“铁肩膀”的陆军某部轻武器精度射手胡建设;
是手托10斤重的哑铃,每天挥肩练习展旗动作上300余次,只为守好天安门广场的中国红的国旗护卫队升旗手张威;
是外军联训时肩关节意外脱臼,为了中国士兵的荣誉,她咬着牙完成所有项目,赢得外军高度评价的95后女兵吴昌洁……
王玉的报道,让这些最可爱的人被看到,也让人民知道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她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一代代士兵在不同战位,用他们的宽肩膀、铁肩膀担负起祖国领土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

这些深情动人的故事
传递着一代代新闻人
最初的理想、最深的眺望
激励着我们新闻人用
镜头、笔尖、声音
为行业、时代吹来清新的风
愿我们在场 也从不缺席

向每一位有理想、有担当的
新闻工作者致敬


 

 | 总监制:郝宪刚   监  制:祁朝晖
 | 值班主任:段 巍 吕 斌
 | 制片人:栾 静
 | 校   审:代静波   | 责  编:王 哲
 | 图文编辑:张雪
* 转载请标明来源


其他人在看(戳下方标题)
春节和劳动节各增1天!2025年放假安排来了

何以中国?在陶寺遗址寻找早期中国的文明基因

山西成功通航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空中四剑客”同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关注视频号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播放完整视频】



别忘了点分享、收藏、在看、点赞哦!




点击阅读原文  看《山西新闻联播》



山西新闻联播
山西要闻的总汇 党和人民的喉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