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少年歌行》和《少年白马醉春风》才发现,同样是帝王,太安帝差明德帝太远了

文摘   2024-07-30 07:39   浙江  

✏️原创蔓熳   

🎥排版蔓熳

(本文配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琅琊王萧若风之死,是《少年歌行》的开篇,也是整部剧核心之一。
作为战功显赫的帝王亲弟,琅琊王有能力、有资格登上至高宝座。
更何况,那个位置本就是琅琊王的,比起萧若瑾,老臣们更愿意相信继位者是萧若风。
北离朝不立太子,以两封龙封卷轴定皇位。
一封永不启封,由钦天监保管,随葬皇陵;另一封帝王离世后,由贴身五位太监启封,当众宣读。
明德十六年,京中有传言,先皇龙封卷轴上所写名字,其实是琅琊王萧若风。
没过多久,琅琊王因谋反之罪,自刎于法场。

一开始看的时候,十分疑惑,凭什么浊字辈的太监,不信卷轴上的名字是明德帝萧若瑾,直到《少年白马醉春风》开播。
西楚亡国余孽隐藏在乾东城,太安帝派萧若风前往,得知消息的镇西侯松了一口气,帝王使者是皇子,而非军队。
对于这位皇子,百里父子有过一段谈话,镇西侯百里洛陈称萧若风是“帝王最出色的皇子”。
见到萧若风,儒仙古尘有言:太安帝是在用自己给萧若风积累功勋和荣耀。
龙封卷轴未来启封者之一,五大监之首浊清在稷下学堂大考之日,问过太安帝“陛下似乎很欣赏九皇子殿下”,萧若风在皇子中行九。
太安帝没有正面回答,没有呵斥浊清,而是以一句“多嘴了”敷衍过去。
浊清不是傻瓜,他心中已有答案,这就为日后琅琊王之死埋下祸患。

一个帝王,明里暗里向朝臣传递他欣赏某位皇子的意思,就不能怪朝臣多想了。
太安帝想传位,难道他不知道萧若风不想要皇位吗?
还是学堂大考之日,太安帝和浊清的对话。
浊清告诉太安帝,百里东君在参加大考,将这位小侯爷带回京城之人就是萧若风,浊清想以此试探太安帝的反应。
得到的回答是“别把九皇子想得太复杂”“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
很显然,太安帝清楚萧若风志不在皇位,可他还是为两封卷轴写上相同的名字,只因这个儿子很优秀,文治、武功都是皇位最佳人选。
因为适合,太安帝全然不顾儿子的意愿,把这个心向自由的孩子,绑在皇位枷锁上。

只是太安帝没想到的是,萧若风在五大监宣读之前,抢过龙封卷轴并撕毁,玩了一手偷龙转凤,硬生生把自家哥哥捧上帝位。
十多年后,同样的问题落在明德帝身上,却是相似的经历,不一样的待遇。
永安王萧楚河跟琅琊王太相似了,不仅志向相同,就连处境也类似,他们都是帝王最欣赏的孩子。
(关于明德帝和萧楚河的故事,前文已有讲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以下链接)
《少年歌行》:见皇子不跪,拒接帝王口谕,这个连客栈都修不起的老板,凭什么这般嚣张
于是,明德帝和先皇一样,面临同样的难题,想传位的儿子不愿继承家业,该怎么办。
太安帝一手包办,害得琅琊王悲剧收场。
明德帝了解儿子,给了儿子选择的权利,两封写着不同名字的卷轴,是一个父亲最后的礼物。
站在父亲这个角度,太安帝输了,输给这个他不看好的儿子萧若瑾。而在帝王角度,太安帝也输了。

琅琊王冤案发生在明德十六年,太安年间也有一桩谋反冤案。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为稳定朝纲的自污名声;后者是太安帝猜忌兄弟,暗中促成的阴谋。
太安帝本不受宠,因有两位好兄弟,一个来自云溪叶氏,一个来自西林百里家,都是世家子弟兼将才之身,才能走到最后。
登上帝位,天下稳定,太安帝开始猜忌兄弟,二皇子封王后,定远将军叶羽成为新王的邀功谢礼,叶家至此败落下去。
琅琊王冤案还有萧楚河当庭分辩,可叶家冤案无人吭声。
叶家遗孤出现在天启城,太安帝想的不是为叶家翻案,而是通缉叶鼎之,杀之而后快,毫无愧疚悔改之心;
百里东君在天启城混得不错,太安帝疑心病又犯了,他对百里东君起了杀心。

杀百里东君最大绊脚石,便是学堂李先生,于是就有了李长生入宫再出宫,过三关,独上城楼,一掌掀翻皇宫所有高手的霸气一幕。
多疑猜忌是帝王的通病,明德帝也不例外。
琅琊王自刎,固然是自愿赴死,可明德帝就没猜疑过弟弟,不想杀这位得军心、民心的王爷吗?
他若没想过,就不会在李寒衣劫法场时,让雪月剑仙做出母亲、琅琊王二选一的抉择了。
也不会对弟弟谋反一事保持沉默,而是选萧凌尘给出的第二条路:兄弟齐心,共抗奸佞之辈。
与太安帝不同的是,明德帝有承认错误的勇气。
琅琊旧军兵围皇城,萧凌尘、雷无桀、萧楚河三人打感情牌“请全军退避”,但只字未提为萧若风洗刷冤屈。

是明德帝主动站出来,借萧楚河之口,下罪己诏,放弃所谓的帝王颜面,还琅琊王清白。
事实上,明德帝也可以不站出来,王离天军还在城外,叶啸鹰对上国师齐天尘,没有全胜的把握。
这场仗明德帝一方,不是没有胜算的机会。只不过遭殃的是天启城百姓和军中普通士兵。
明德帝不想让这场仗,打起来,所以他承认了六年前的错误。在帝王之位上,明德帝比太安帝更称职,他心中还有情意未泯灭。
权衡、利用、算计等是帝王治理国家的必备手段,但有一点需要谨记:帝王也是人,应该有做人的底线,是权力的主人,而不是权力的奴隶。
在这一点上,明德帝是值得骄傲的,因为他赢了自己的父皇。
明德帝或许不是一个好兄长,但在君王和父亲这两个角色上,比起太安帝,他担得起一个“好”字。
作者介绍

我是蔓熳,一个性格内向,爱追古装剧的90后。从高中拥有自己的手机后,就一直沉浸在古装剧的世界里,不追剧,总感觉缺点什么。追剧时,难免会对剧情产生一些共鸣,现在我将这些共鸣以故事的形式分享出来,期待寻觅到和我有一样想法的知己。合作/转载请联系个人微信:xiaomanmanxinsheng,并备注添加原因


蔓熳的剧评时光
十二年老书虫,为你荐书推剧,与你一起领略书籍和影视剧中的悲欢离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