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 · 中秋】中秋节的这些知识,你知道了吗?

民生   2024-09-14 11:37   吉林  



农历八月十五

09/17

传统

ZHONG

QIU

一年又中秋

月光照九州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01

中秋节传说一

嫦娥奔月
后羿因为射下天上的九个太阳,为民除害,深受天下百姓的尊敬和爱戴。随后就娶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作为妻子。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从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于是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两颗长生不老的仙丹,服下一颗可以长生不老,服下两颗可以升天成仙,后羿不忍撇下妻子自己升天,所以就把两颗仙丹交给嫦娥珍藏起来。
后羿有个徒弟,名叫逢蒙,是个小人,嫦娥将仙丹藏进百宝匣时,被他偷窥到了,就打起了仙丹的主意。三天后,后羿带领弟子们去狩猎,逢蒙称病没去,等后羿走后,就手持宝剑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自知不是逢蒙的对手,就手疾眼快地打开宝匣,把两颗仙丹一口气都吞了下去。嫦娥吞下仙丹后,立刻感觉身体轻飘,已经能够飞了,于是飞出窗口,飞向天空。因为牵挂丈夫后羿,所以嫦娥就降落在离人家最近的月亮上。
后羿回家后,侍女们向他讲述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又惊又怒,恶徒逢蒙已经逃亡,后羿悲痛欲绝,顿足捶胸,仰望天空呼喊妻子的名字。朦胧中发现,当天晚上的月亮格外明亮,恰好这天是八月十五日,并且月亮里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于是后羿便便派人到嫦娥最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遥祭月宫里的嫦娥。从此以后,每逢八月十五,老百姓们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祭拜嫦娥,为漂亮、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02

中秋节传说二

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03

中秋节习俗

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有赏月、祭月、吃月饼、吃甜薯、提灯笼、舞草龙、树中秋、砌宝塔等一系列的节庆活动。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相思渐浓处,又是中秋时。




大 同 的 中 秋








作为九大古都之一的大同,曾是北魏、辽、金的都城,因为多民族融合而形成独特的文化习俗,也影响了整个华夏的文化脉络,譬如中秋节的兴起,就和大同大有渊源

北魏时,中秋节还没有正式称谓,起初也只是鲜卑皇室承袭效仿秦汉的秋分祭月仪式。每到秋分时节,北魏帝王“祭月于西郊”,在皇城里的华文殿,皇室也年年举行拜月活功,后来皇家的祭月拜月仪式流传到了大同的民间,风行北魏,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吟诗咏月,北魏诗歌《乐府》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曾写:“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元代小说集《醉翁谈录》中记述大同城里中秋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至十二三(岁),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从魏晋始,直至宋元,承接明清到现在,大同作为中秋习俗的“发源地”之一,独特的过节方式和其他地方大有不同,从各类古籍记载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二。 





如今我们想到中秋节,第一反应都是吃月饼,但几百年前的大同人在中秋节却做起了最早的“吃瓜群众”,不吃月饼只吃瓜。明代张钦所著的《大同府志》中,提到中秋节只有四个字:“中秋馈瓜。”

大同地区,中秋时节“禾黍方登,瓜果皆熟,一年丰盈之景无逾是日。”于是乎,大同人一般中秋前几天就开始挑选储备西瓜,和其他瓜果一起祭月,和其他地方简单地把西瓜剖开不同,大同人把西瓜镂刻成莲花等吉祥的花样,称为“剜月”,镂完中间放一盏油灯,在中秋的月色下浪漫唯美。

清代《大同府志》记:“中秋家陈瓜果,并相馈遗。先是四乡载西瓜入城者,日数十车,俱堆贮四大街,碧颗山积,不可枚数,至是晚担运一空。”去晚了还买不到瓜,可见当年的吃瓜盛况。



到了清代,月饼才开始出现在《大同县志》的中秋记载中:“八月初一日后,凡饼铺俱开炉做饼名月饼……其供月之饼大至三二尺许,名团圆饼。八月初,城中即有数十百家予为饼具烙饼之灶,每一铺添至十余,每日卖至千万,累半月不绝。”

每年一进农历八月,大同大街小巷的面铺便支起饼具和火灶,人们则拿着白面、麻油、糖在门口排队等着打月饼。这种月饼与其他地方的月饼不同,是将麻油熬热,糖化开,然后与白面和起来,烤制而成。月饼里没馅,所以称混糖月饼,通常以“三油三糖”为上品,即10斤面内要放3斤油、3斤糖。这种月饼的特点是香、甜、酥、软,放到坛子里盖上盖儿,可以保存到过年。

大同特色混糖月饼


这个叫团圆饼的月饼,与其他地方不同,是一种无馅的混糖月饼,入口酥脆,特点是大——“供月之饼,大至三二尺许”。按照那时候的算法折算,宽度接近现在的五六十厘米,重达好几斤,又被人们称为“月儿爷”,专为中秋晚上祭月打造。

中秋祭月定制的10寸超大月饼


“月儿爷”的正面要用软竹签描一个红色的“月”字,像玉兔的耳朵一样软萌可爱,入烤炉烤制后 “月”字呈金红色,十分好看。

月饼打好之后,人们便开始采买新鲜水果,万事俱足,只等中秋月圆之夜阖家拜月、一起吃“月儿爷”。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拜月节,这一天最重要的当然是晚上的祭月仪式。《大同县志》又记:“……届期不论土著客籍一样以瓜饼果属在院设案祀月。”

等到月色高悬,在家里中庭或院落摆上供台,朝向明月。大大的“月儿爷”在正中与圆月相对,旁边摆上各类瓜果,除了西瓜,还有苹果、桃子、葡萄等。

中秋祭月


当月光照到供桌上时,全家人便开始焚香拜月。主拜者叩头敬献,口诵拜月歌:“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神仙,有吃有喝还有穿,一家大小都平安。”一家人虔诚祭拜,对着月亮许下各自的心愿。

供台上的香烛燃完,祭月也结束了,这时当家主妇会切开“月儿爷”给全家人一边分食一边赏月。“月儿爷”切双不切单,要切得大小一样,在家的、来不及归家的,都要算上一份。如果有外戚在,是不能吃主人家的月饼的,外戚只能吃自己准备的月儿爷——“供毕,分给家人,不及外戚。外戚另制饼遗之。”

最后祝愿大家中秋快乐,安康!

来源:临清人社東南邑

初审:朴青松

复审:郝秀丽

终审:朴美丽


和龙微发布
宣传、推介和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