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阔步向未来,奋楫扬帆谱新篇。
学习宣传贯彻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的重要政治任务。近日来,南充市融媒体中心携手市委改革办,在《南充日报》联合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从九个方面对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进行了深入论述。今日将九篇评论集纳一起推送,以飨读者。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紧扣现代化南充建设主题
书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精彩答卷
特约评论员 杨刚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景象,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聚焦落实市委“1558”工作思路,立足发展所需、突出问题所在、着眼群众所盼,系统谋划了新征程上南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吹响了推进现代化南充建设的奋进号角。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必须准确把握中央改革导向和省委改革指向、市委改革靶向,以现代化南充建设为主题,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对标对表谋改革、直面问题抓改革、敢为人先促改革,以奋进之笔书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精彩答卷。
书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精彩答卷,要锚定方向把牢重点。中省有部署、南充见行动。要始终把中央改革部署作为定盘星、风向标,深刻把握“七个聚焦”“六个坚持”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要义,注重从党中央强调什么和省委推进什么、市委聚力什么中找准关键点、锁定发力点,紧紧围绕“建成副中心、谱写新篇章”战略目标,聚焦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推动社会治理民主化法治化、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持续改善和增进民生福祉、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南充、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精准推出符合中省精神、契合发展需求、切合南充实际的改革举措,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努力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书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精彩答卷,要紧盯问题攻克难点。坚持问题导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经验。要严格按照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要求,奔着问题去、迎着矛盾上、朝着难处行,主动在发现新问题、解决新矛盾过程中加快现代化南充建设。要紧盯工业支撑不足、要素配置不优、创新活力不强、开放程度不深等卡点问题,着力在优化工业立市、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等方面深化改革,持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要聚焦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难点问题,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民生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和安全领域改革,切实解决广大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要围绕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问题,持续深化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加强新时代法治社会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书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精彩答卷,要协同发力打通堵点。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注重系统集成、协同发力。要加强政策集成,在改革谋划上注重系统性,在改革布局上注重整体性,合理安排改革先后顺序和节奏时机,有效衔接各项改革方案和配套措施,形成“1+ X”改革施工图谱,切实提高改革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和一致性。要推动力量集成,坚持全市一盘棋,扎实抓好改革方案协同、落实协同、效果协同,推动改革握指成拳、集团作战,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加快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衔接、前后贯通、左右支撑的改革力量体系。要加强效果集成,鲜明结果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没落地、经济社会发展面貌改没改善、人民群众满不满意,健全改革差异化考核机制,加强考核结果应用,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大江奔流,不舍昼夜;关山飞越,矢志向前。我们要紧扣推进现代化南充建设主题,矢志不渝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千方百计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交出一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精彩答卷。
△滑动查看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不断塑造南充高质量发展
新动能新优势
特约评论员 何波
航空港科技创新中心。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洪源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明确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从优化工业立市推进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9个方面,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系统安排,为全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市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副中心培育机遇期、现代化建设攻坚期,要破解产业体系不优、创新动能不强、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等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牢牢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着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不断为“建成副中心、谱写新篇章”提供制度保障、注入强劲动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盯住“挺起产业发展脊梁”这个重点精准施力。新时代以来,我市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GDP从2012年突破1000亿元、2018年突破2000亿元,2023年达2734.76亿元,经济总量连迈两个千亿台阶。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树牢“产业为本、工业当家”理念,坚定把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加快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扎实开展新型工业化攻坚突破行动摆在突出位置,一体推进“优化工业立市推进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机制”“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机制”“深化新区开发区综合改革”“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等重点改革任务,千方百计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翅膀,不断增强城市经济实力、提升城市地位,加速向省域经济副中心华丽蝶变。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聚焦“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这个关键持续用力。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的“细胞”,只有“细胞”不断拔节生长,经济发展才能更有活力。近年来,我市市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共有市场主体39.8万户,“经营主体满意度”得分2022、2023年度连续两年位居全省首位。但国企核心功能不强、民营企业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我们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既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支持国有企业融入全市重点产业链条发展,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又围绕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机会,健全民营企业全方位服务体系,持续为企解难题、渡难关、强元气、增活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这个重点全面发力。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放手”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人本要素,“放活”土地、资本、水电气等物本要素,“放量”数据要素。同时,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深化零基预算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把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管好、管到位,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各展其长、同向而行,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在改革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握指成拳破壁垒,万众一心攻难关,着力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变为“建成副中心、谱写新篇章”的美好现实。
△滑动查看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
特约评论员 阮丹
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改革成功的经验密码、也是继续前进的制胜之道。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着眼南充“三期叠加”的历史阶段,系统谋划了全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南充建设的具体任务,其涉及面广、关联度大、协同性强,单凭几项改革举措零敲碎打行不通,仅靠几个部门单兵突进也行不通,必须坚持“全市一盘棋”思维,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积极推动改革举措相互协调、改革进程前后衔接、改革成果彼此配套。
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未来相衔接。当前,南充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副中心培育机遇期、现代化建设攻坚期,迫切需要以改革的思维、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寻求破解改革难题的最优程序和最佳方案,不断开辟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新局面。要系统谋划,紧扣“1558”工作思路,围绕落实市委全会《决定》明确的改革任务,细化主攻方向、优先顺序、具体措施,统筹考虑机制、现状,做好制度、法治等方面衔接,确保改革政策的延续性、一致性。要系统布局,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既科学统筹各地所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又充分考虑经济建设、乡村振兴、社会事业、法治建设等未来发展需要,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彼此呼应、相互促进。
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改革,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在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部署的同时,立足南充实际,积极谋划“举一纲而万目张”“一子落而满盘活”的举措。要统筹整体和局部,善于谋篇布局、排兵布阵、系统安排,以规划合理的改革路径,以高效的协同联动放大改革集成效应。要统筹目标和举措,紧扣市委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科学规划长远目标与阶段性任务,优先从中省有明确要求的领域改起,优先从对全局有牵引牵动作用的改起,优先从已形成共识的领域改起,优先从群众有迫切需要的领域改起,既不急躁冒进、随意抢跑,也不消极等待、错失良机。要统筹蹄疾和步稳,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稳扎稳打、稳中求进,不断增强改革措施与其他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的协调性。
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坚持刚性约束与正向激励相结合。拧紧责任链条、激发改革活力,是发挥改革整体效应和最大效能的根本保证。要健全完善联动攻坚机制,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着力构建市委深改委牵头抓总、专项小组分工推进、各级各部门协同落实的工作体系,统筹调度各系统资源、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快形成改革联动效应。要健全完善督察问效机制,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察内容,建立县(市、区)党委深改委和各专项小组主要负责人年度改革述职制度,严格实行动态管理、全程跟踪、对账销号,以督察问效的“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要健全完善激励容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强化正向激励、示范引领、关爱保障,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敢闯敢试的底气、勇气和锐气。要健全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引导全市上下高度认同改革、主动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让一切改革活力充分涌流,让一切改革动力竞相迸发。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改革决策部署,突出多跨协同、多线联动,以“敢为人先、奋力搏击”的胆识勇于开拓,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恒力执着坚守,始终保持严的标准、实的作风、干的劲头,一步一个脚印把改革“设计图”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
△滑动查看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
惠及全市人民
特约评论员 郝丹丹
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江东院区。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洪源 摄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从锚定民生解决“急难愁盼”,到聚焦生态提升发展“含绿量”;从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到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谋划推出了一系列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充分彰显了市委执政为民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应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全面提升改革的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努力让改革的民生底色更浓、成色更足、本色更亮。
把牢改革价值取向,要坚持以“小切口”定位“大方向”。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要坚持人民至上,把田间地头的朴素愿望和街头巷尾的民生诉求作为改革的“风向标”,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好一些“利长远、惠民生、得民心”的实事,多化解一些“民之所忧、民之所困、民之所难”,切实让群众身边的“点滴小事”上升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头等大事”。要牢记为民情怀,时刻把群众的疾苦、群众的冷暖、群众的安危放在心上,坚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准确掌握“沾泥土”“带露珠”的民情民声,持续纾解民生“痛点”、打通民生“堵点”、填补民生“断点”,着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确保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能精准对接群众期盼。
把牢改革价值取向,要坚持以“小建议”凝聚“大智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只有充分汲取老百姓的智慧、集思广益,发动群众积极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才能使各项改革措施真正惠及民生。要将民意民智作为改革的“支撑点”,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大力弘扬为民务实作风,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迈开步子,深入总结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经验,常态化征集管用的“土办法”、创新的“金点子”,着力在“零距离”交流中汲取群众智慧、探寻高招妙计,在真心实意请教中打开工作视野、丰富实践经验,切实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改革发展更有“质感”。要将群策群力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发展舞台的“主角”,广泛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把牢改革价值取向,要坚持以“小改变”托举“大民生”。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是发展所需,更是民心所向。要改进改革方式方法,坚持从解决与群众利益最密切相关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问题入手,从改进一站式服务、改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等难题入手,切实将“民生大事”分解细化为具体的“关键小事”,着力把暖民心、惠民生的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日子更有“盼头”、生活更有“劲头”、未来更有“奔头”。要严把改革评价标准,坚持以民生温度检验改革力度,自觉把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多看群众“脸色”,多想群众“感受”,多听群众“评价”,确保改革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新期待,全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我们要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坚定不移当好改革促进派、实干家,以“改革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滑动查看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赋能
新质生产力发展
特约评论员 罗祥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深刻把握南充“三期叠加”的历史阶段,鲜明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和实践要求,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坚决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加快塑造南充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以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奋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也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必须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实体经济之基,激发经营主体之力,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当前,南充产业结构不优、发展后劲不足、融合程度不深等问题较为突出,必须围绕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全力推动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牢固树立“产业为本、工业当家”理念,发挥重点产业“链长制”作用,建立健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机制,积极推动汽车汽配、化工轻纺、食品医药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速壮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氢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持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产业发展上规模、提速度、升质量。
以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全力打造创新驱动主引擎。先进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内在动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市科技创新基础较好,但创新平台不强、创新投入不足、成果转化不够等问题短板明显,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充分发挥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着力创建一批国省级科技研发、创新孵化、功能服务平台,积极引进一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优质创新企业,大力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产业技能人才,形成供需侧紧密结合、上下游合力共谋的创新机制,加快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大增量”。
以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努力构筑绿色发展新优势。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南充生态本底优良,肩负着筑牢嘉陵江中游生态屏障、建设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的重大使命,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整体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要不断完善大气水土壤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建立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推进落实嘉陵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稳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不断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我们要坚定扛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使命,紧紧围绕市委全会决策部署,拿出“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把握“新”机遇,抢占“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转型升级实现发展升级,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滑动查看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向改革要动力
靠改革激活力
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做强做优做大
特约评论员 马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系统谋划了改革的时代方位、推进步骤和着力重点,吹响了全市国资国企向改革要动力、靠改革激活力的动员令和冲锋号。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突出主责主业优化功能布局。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南充市县国有企业在搭建融资平台、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因发展布局过散、投资战线过长、涉足领域过宽,普遍存在资源配置不优、创新活力不足、支撑作用不强等问题。我们要坚持实体化、市场化发展方向,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竞争实力为重点,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健全主责主业动态管理机制,着力压缩管理层级,扎实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全面提升国有资本运行效率,积极引导全市国有企业以市委“1558”工作思路为统揽,积极投资“五区建设”、自觉服务“八大行动”、主动融入重点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战略引领力、创新支撑力、产业带动力。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聚焦保值增值提升监管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调研时指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为国企改革确立了价值判断和评价标准。受改革重组滞后等因素影响,全市国资国企运营效率不高、生产效益不好等问题明显,我们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和观念的重塑,激发企业的内部活力,使其尽快脱胎换骨、涅槃重生。要提升风险防范精准度,建立健全国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全面加强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尽快扭转国企经营能力持续下降、资产负债率高位运行等不利局面。要做强价值创造基本盘,大力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科学制定国企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加强“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扎实推动国有企业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实现功能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发展。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紧扣履职尽责强化激励约束。当前,南充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副中心培育机遇期、现代化建设攻坚期“三期叠加”阶段,产业体系不优、创新动能不强、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亟待破解。国有企业作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更好履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实力、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职责使命,努力争当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攻坚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力军。要推进治理机制走深走实,不断健全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加快完善外部董事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扎实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切实增强国资国企的创新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要推动运行机制提质扩面,加快建立与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挂钩的工资决定机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各级负责人薪酬、津贴补贴制度,强化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责任和全员绩效考核,大力推行企业领导班子及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及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永不止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事关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使命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坚定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增强抓好国资国企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积极推动全市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注入强劲动能。
△滑动查看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加快推进四川东向北向开放
引领区建设
特约评论员 胡涛
南充5艘千吨级货船完成首航。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中华 摄
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是应对复杂形势、解决发展难题、激发社会活力的必然选择。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对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作出了系统安排。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四川东向北向开放引领区”的发展定位,坚持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促发展,不断放大改革与开放的“乘数效应”,持续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赢得新机遇、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
加快推进四川东向北向开放引领区建设,要织密综合立体“交通网”。交通颠覆区位、承载发展,是发展现代化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当前,南充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但也存在通道布局不足、转换效率不高、运输服务不优等问题。我们要以建设全国复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为契机,持续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大力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运,加密高速公路网络,加快推进成达万高铁建设,积极推动南广铁路落地实施,推动内河航运提升能级、全面打通嘉陵江Ⅳ级航道,推动民用航空增线,力争与更多省会城市架起“空中廊桥”。要坚持全面发力、立体推进,加快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以高水平互联互通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全力为南充高水平开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加快推进四川东向北向开放引领区建设,要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招商引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但也存在适应招商引资形势变化不够及时、招引项目开工率、投产率不够理想等问题。要健全新型招商引资机制,围绕焕新升级汽车汽配、化工轻纺、食品医药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氢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探索实施产业链招商、科创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等模式,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强链、节点企业补链、配套企业延链,加速推动资源集约化开发、项目集中化布局、产业集群化发展。要持续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健全“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和“企业宁静日”等制度,努力把南充建设成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创富源泉充分涌流的开放高地。
加快推进四川东向北向开放引领区建设,要拓展区域协作“朋友圈”。加强区域协作互动是实现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减少分化、凝聚发展合力。南充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双圈建设、东西部协作、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重大机遇,拓展区域协作“朋友圈”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们要纵深拓展区域协作领域,在更大程度上凝聚起推动南充高质量发展的内外合力。要抢抓国家关键产业备份机遇,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立足我市延链补链需求,努力招大引强、建圈强链,着力在全产业链中拓展开放领域。要优化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机制,加强与川东北、渝东北城市的战略协同和发展协作,共同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要创新东西部协作模式,深化全域协作、拓展专项协作,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寻求协作机遇、提升协作质效。
胸怀梦想的远征,尤需逢山开路的闯劲;前无古人的事业,呼唤锲而不舍的笃行。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攻坚克难,以永不停滞、永不懈怠的干劲统筹好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坚定坚决走稳改革之路、扩大开放之门,努力为“建成副中心、谱写新篇章”打好改革攻坚战、夯实开放支撑力。
△滑动查看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以良好政治生态
保障现代化南充建设行稳致远
特约评论员 张旭
川东北金融中心。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村铭 摄
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锻造优良党风政风、确保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系列决策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共南充市委关于扎实开展以案促改、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的决定》,作出实施“六大工程”的部署,彰显了市委始终保持“两个永远在路上”的政治清醒、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以良好政治生态保障全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担当。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激浊扬清、正本清源,在净化政治生态中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齐心协力推动现代化南充建设行稳致远。
坚持在强化政治引领中净化政治生态。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持续净化政治生态要进一步推动升华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自觉。坚定把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确保全市上下不折不扣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根本性建设,严抓实抓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持续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坚守政治信仰、提升政治能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市上下对党忠诚的政治环境。
坚持在推进破立并举中净化政治生态。坚持破“潜规则”与立“明规矩”相结合,实现“当下治”与“长久立”的系统集成。着力破除遵纪守法意识不够强的问题,切实加大纪法教育的力度、频度和强度,提升纪法教育灵活性、生动性和实效性,“立”出党员干部严守纪律尊崇法治的明规矩。着力破除作风顽疾禁而不绝的问题,持续从严整饬“四风”、政商非法勾连、打牌赌博、工程项目领域乱象、家风家教不正等歪风邪气,“立”出扬清风树新风的明规矩。着力破除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压责督责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引领力、领导干部的带动力、职能部门的协同力,“立”出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真管真严、常管长严的明规矩。
坚持在深化系统施治中净化政治生态。腐败是影响政治生态的毒瘤,惩治腐败是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任务。坚持反腐败绝不回头、绝不松懈、绝不慈悲,推进“三不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持续铲除全市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持续强化“因敬畏而不敢”,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及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等,从严查处影响全市政治生态、破坏现代化建设大局、损害群众权益的腐败,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始终保持严厉惩处的高压态势。持续强化“因制度而不能”,聚焦各类重大事项,紧盯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重点环节,深入纠正制度建设的薄弱点、补齐监督管理的空白点、防范权力运行的风险点,以制度管权压缩腐败滋生空间。持续强化“因觉悟而不想”,把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学习敬廉、文化养廉、监督护廉、警示守廉、家风助廉、宣传促廉“六廉互动”,推进党员干部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觉悟、拒腐防变。
坚持在鲜明实干导向中净化政治生态。促进干事创业是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的题中之义,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从严日常监管,贯通各类监管加强日常表现情况掌握和日常考核,倒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充分履行职责使命。要强化正向激励,坚持“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引导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来。要严纠庸懒怠政,深入纠治担当不足、执行不力、消极懈怠、工作漂浮、本位主义等不正之风,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履职尽责、主动作为,马上就办、狠抓落实,攻坚破难、奋勇争先,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顾全大局、服务全局。要坚持宽容相济,持续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引导党员干部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强的干劲投身于改革和发展大局。
△滑动查看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
争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
行动派实干家
特约评论员 周琳
行动是最有力的宣言,实干是最有效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改革决策部署,聚焦“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战略目标,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整体谋划和系统部署。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把改革任务书变成发展实景图,关键在真抓实干。我们要切实增强抓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行动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确保各项改革举措精准落地、见到成效。
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要把牢方向、精准施力。钉钉子,必须明确方向、找准位置,才能让榔头敲得准、敲到位。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决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我们要立足改革大局把准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做到政治上坚定不移、理论上学深悟透、行动上细照笃行,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要根据自身情况准确定位,紧扣市委“1558”工作思路,立足本地发展实际,搞清楚群众期盼在哪里、改革难点在何处,在吃透政策中寻找对策,在落实要求中满足需求,努力让改革方案更精准、改革措施更有力。
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要讲究方法、灵活用力。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决不能只凭蛮力、逢墙乱敲。当前,南充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副中心培育机遇期、现代化建设攻坚期,推动改革既要坚持守正不动摇,又要坚持创新不停步,准确把握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关系,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以正确的改革方法推进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不断用改革的办法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和政策性问题。要树立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加强各领域改革协调配套,增强改革举措的耦合性,推动改革效能正向叠加、充分释放。要坚持人民立场,强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有机衔接,紧紧依靠人民把改革推向前进。
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钉钉子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一锤接一锤地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抓好改革落实同样需要恒心和韧劲,必须反复用力、绵绵用劲。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到了爬坡过坎、愈进愈难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我们要深刻认识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在“抓长”“抓常”上下真功夫、苦功夫,扭住关键,精准发力,以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作风推进各项改革部署从“最先一公里”快速起步、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要保持战略定力,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坚持当改必改、能改则改、改则到位,确保说一件、做一件、成一件;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要做到科学统筹、紧盯不放、一抓到底,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脚踏实地把既定的奋斗目标、擘画的改革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立足当下,正是中流击水;眺望前路,仍需一往无前。全市上下要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改革决策部署,增强“真抓实干、一抓到底”的实劲,提升“精益求精、善作善成”的巧劲,保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把改革任务一件件干好、一步步落实,积极为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激发活力、增添动力。
△滑动查看
策划:相超 黎剑锋
监制:周静
责编:余莞
编辑:王瑶 冯文雅
南充融媒·诚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