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政策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有方向
“十四五” 期间,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取得了显著成果,为 “十五五” 时期的绿色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 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作为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了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措施。到 2025 年,农业绿色发展实现了 “五个明显” 的目标,即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产地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农业生态系统明显改善、绿色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减排固碳能力明显增强。
在资源利用方面,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达到 4.58,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10.75 亿亩,“十四五” 期间累计治理酸化、盐碱化耕地 1400 万亩。在农业环境方面,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连续 7 年保持下降趋势,2022 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 5079.2 万吨。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 86% 以上,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78%。在绿色农产品供给方面,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 97.8%,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数量不断增加。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政策的引领和支持。农业农村部等 6 部门联合印发规划,明确了 “三加强、一打造” 重点任务,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保护修复,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同时,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选择重点县建设一批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示范片,围绕粮棉油糖等重点作物,集成组装耕种管收全过程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
政策的引领为农业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五五” 期间,我们应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02
十四五绿色农业实践显成效
# 01
高邮大虾,产业强镇新引擎
高邮龙虬镇以 “高邮大虾” 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二批 “三品一标” 典型案例。龙虬全镇 “高邮大虾” 目前有养殖户 1500 余户,专业捕捞队 70 余支,大虾经纪人 150 余人。每年大虾生产、捕捞、加工、交易、运输带动全镇 1.22 万余人就业,占全镇常住人口的 35.9%。目前,高邮龙虬镇以 “高邮大虾” 这个特色产业兴起而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认定为 “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扬州市罗氏沼虾苗种企业发展到 27 家,育苗水体达 14.7 万立方米,育苗能力达 150 亿尾,水产养殖和销售正成为农户增收和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 02
巫溪马铃薯,科技助力致富路
巫溪县马铃薯产业通过绿色高效轻简化关键技术集成,实现增产增收。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重庆市巫溪县,是国内马铃薯种薯扩繁的最佳区域之一,已建成全市最大脱毒马铃薯种源基地。常年种植面积约 36 万亩,是 “中国绿色生态马铃薯之乡”,并于 2020 年入选首批中欧互认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十四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 ——“巫溪县马铃薯产业绿色高效轻简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项目传来消息,核心示范片增产幅度 50% 左右,预计整个示范基地今年增产将超过 25%,超额完成 10% 的任务目标。课题是对 “优良品种 + 脱毒种薯 + 地膜覆盖 + 科学施肥 + 精准防控 + 全程机械化” 进行集成技术研究,为巫溪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示范基地脱毒种薯覆盖率 100%,还研发了适应山地作业基于红外光电技术的大垄双行马铃薯精量播种机,漏播率低于 5%,漏播监测准确率达 95% 以上,播种环节每亩节约人工成本 40 元以上。在晚疫病防控方面,发现了具有较好增效效果的有机硅助剂,能有效减药 31.2%,且能有效延长药剂的持效期,14 天防效高于 60%;在加工方面,研制低脂低糖的马铃薯烘焙糕点加工技术,将产品附加值提升了 50% 等。2023 年马铃薯亩增产 33.32%,户均增收 3109.50 元。今年,示范基地已拓展到 6000 亩,课题组将力争实现户均增收 5000 元的目标。
# 03
川西萝卜,增效示范成果佳
“十四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 “三区三州高山蔬菜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示范” 现场会在四川理塘县召开。专家团队在川西高山地区集成创新高原萝卜绿色增效技术和模式。引进筛选出 “春帅 198”“川萝 2 号”“秋红 1 号” 等 6 个适宜鲜食、加工、机械化采收等不同需求的品种,长白萝卜产量比对照品种 “颜如玉” 提高 10.5% 以上。集成优化高原萝卜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及土壤调酸补钙技术,解决了连作土壤酸化引起的萝卜表皮 “黄化” 商品性下降等问题。研发出高海拔地区抗紫外线专用生物降解地膜产品,覆膜后可使萝卜采收期提前 7 天以上,肉质根地上部分比例提高约 12%,机械拔取力降低约 30%,提高了机械化采收效率。较人工采收提高 15 倍,优化集成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和配套机具,实现耕整地、施底肥、起垄播种、植保、采收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研发了萝卜田间尾菜原位资源化利用技术,提升了土壤质量。最终建立高原萝卜绿色高效生产模式,与当地常规生产模式相比,产量增加 17% 以上,化肥减施 15% 以上,亩节本增效 600 元以上。
03
十五五绿色农业未来潜力大
# 01
聚焦需求,绿色项目在启动
“十四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绿色农业项目在天津、怀化等地陆续启动,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在天津滨海高新区,“绿色生物炭基 — 微生物复合肥创制与产业化” 项目启动。该项目由天津坤禾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 9 家单位共同参与。项目以 “推进农业绿色转型”“深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 为发展目标,聚焦农业绿色科技创新,重点突破当前微生物肥料行业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升微生物肥料在我国肥料产业中的占比。计划开发出 5 种不同的新型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在全国粮食、蔬菜、水果主产区示范推广 200 万亩以上,最终达到作物增产提质、改良土壤,减少化肥用量 20% 以上,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 30% 的多层次目标。
在怀化,“十四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病虫害物理消杀机理与防控新产品研发》项目由湖南本业绿色防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组建创新团队共同参与。我国常见农作物病虫害 1600 多种,粮食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 60 亿亩次以上。目前,水稻病虫害化学防治措施占 50.71%,生物防治占 21.57%,物理防治和生态调控措施占比很低。该项目将聚焦水稻、蔬菜、果树等农作物重要病虫,研发高效智能化害虫灯(色)精准诱控新产品、农作物病虫物理阻隔新技术与产品、农作物病虫辐射和温控等物理抑杀新技术与产品,构建全程高效物理防控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
# 02
种养循环,生态链条更完善
肥东县通过 “种养循环” 成功拉长了绿色农业生态链,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肥东县自 2021 年被纳入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以来,通过财政奖补支持,培育了一批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截至目前,在午季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上,完成粪肥还田示范近 4 万亩。通过项目实施,肥东县建立了 “养殖企业 + 服务组织 + 种植主体” 的运行机制,促进县域内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衔接。
三年来,肥东县通过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累计建立粪肥还田示范区 20 万亩以上,解决近 200 个养殖企业粪肥出路问题,服务约 600 个种植主体,还田粪肥达 40 万方以上。示范区亩均减少化肥用量 5%,对促进化肥减量增效、提升耕地质量和农业绿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肥东县委托第三方在粪肥还田前,对粪肥进行抽样检测,严把质量关。并根据地力条件、作物品种和产量目标,科学确定粪肥还田数量、时间、方法和替代化肥比例。县农业部门还成立了由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土肥所有关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就粪肥对土壤理化性状、作物产量、农产品品质的影响,进行跟踪监测,动态调整。
04
十五五绿色农业项目发展方向
# 01
生态种植与养殖
生态种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 “十五五” 期间,应大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如有机种植、生态循环种植等。有机种植强调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生产出安全、健康的农产品。生态循环种植则通过建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建设生态果园,在果园内养殖家禽,家禽可以吃果园内的害虫和杂草,减少农药的使用和人工除草的成本。同时,家禽的粪便又可以作为果园的有机肥料,为果树提供养分,提高土壤肥力。这种生态循环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减少了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此外,还可以采用间作、套种等立体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例如,在果树下种植蔬菜、豆类等矮秆作物,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在生态养殖方面,应采用生态饲料、益生菌等技术,减少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生态饲料是指采用天然原料,不添加抗生素、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科学配方和加工工艺生产的饲料。益生菌则可以调节畜禽肠道菌群,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例如,在养猪场中,可以使用发酵床养殖技术,将稻壳、木屑等垫料与益生菌混合,形成发酵床。猪在发酵床上生活,粪便被益生菌分解,减少了异味和污染。同时,发酵床还可以产生热量,保持猪舍的温度,降低冬季取暖的成本。
# 0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农业废弃物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如果不加以处理和利用,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 “十五五” 期间,应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废旧农膜等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是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可以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饲料、肥料等。例如,通过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还可以将秸秆进行压缩成型,制成生物质燃料,用于发电、供热等。此外,还可以将秸秆进行青贮、黄贮等处理,制成饲料,用于养殖牛羊等牲畜。
建立畜禽粪便处理中心是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可以通过沼气池、堆肥等方式将粪便转化为沼气、有机肥。沼气可以用于发电、照明、做饭等,有机肥则可以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推广可降解农膜的使用是减少废旧农膜对土壤污染的重要措施。可降解农膜在自然环境中可以逐渐分解,不会对土壤造成长期污染。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废旧农膜的回收和处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03
水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 “十五五” 期间,应推广滴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滴灌是一种将水通过管道直接滴到作物根部的灌溉方式,可以精确控制用水量,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渗漏损失。喷灌则是通过喷头将水喷洒到作物上,适用于大面积的农田灌溉。微灌是一种更加精细的灌溉方式,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精确控制灌溉水量和时间。
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是改善灌溉条件的重要手段。可以修建水库、渠道、泵站等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能力。同时,还可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调配,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计划,确保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
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引导农民节约用水的重要举措。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同时,还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05
发展趋势,绿色农业前景广阔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 2023》显示,2015 年至 2022 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 75.19 提升至 77.90。在农业资源方面,全国耕地数量持续净增长,2022 年全国共有耕地 19.14 亿亩,净增长约 130 万亩,累计建成 10 亿亩高标准农田。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 8300 万亩次,“十四五” 期间我国将完成 1 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土壤有机质含量将平均提高 10% 以上。
当前,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呈现多个新趋势。
一是绿色农业投入品研发的创新。例如新洋丰执行总裁杨磊表示,新洋丰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参与了五项 “十四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不断研发能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新型肥料产品。新洋丰近三年累计投入 7.14 亿元科研经费,组建洋丰研究院,下设新型肥料与绿色农业等四个研究所,以 “高效、专用、环保、功能化” 为核心方向,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引领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是绿色种植与养殖技术的创新。如巫溪县马铃薯产业通过绿色高效轻简化关键技术集成,实现增产增收。示范基地脱毒种薯覆盖率 100%,研发适应山地作业基于红外光电技术的大垄双行马铃薯精量播种机,漏播率低于 5%,漏播监测准确率达 95% 以上,播种环节每亩节约人工成本 40 元以上。
三是农业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以 RNA 生物农药为例,硅羿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创始人唐雪明教授的 “RNA 生物农药绿色制造” 项目斩获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 “卓越奖”。RNA 生物农药以 RNA 干扰的方式,靶向干扰宿主关键因子 mRNA,实现对病虫害的精准灭杀,降解之后的残留很少,环境友好还能促进增产。
四是农业信息技术的科技创新。《“十四五” 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对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出要求、作出部署。智慧农业利用先进传感、遥感及机器视觉等感知技术,使农业生产要素数字化、网络化、在线化;基于海量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过程调控与决策云计算化、智能化;通过农业云计算平台,将农业全环节、全过程、全链条协同化;利用区块链技术使农业管理信用化、安全化。
五是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的创新。巫溪县马铃薯产业在加工方面,研制低脂低糖的马铃薯烘焙糕点加工技术,将产品附加值提升了 50%。
六是设施农业与都市农业技术的创新。如康码高产 (上海) 生物有限公司基于全球领先的 D2P 蛋白制造技术,研发为农作物提供替代化肥的蛋白营养液生物肥料,已建成目前全球最大的体外合成蛋白质工厂。
尽管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一些不足。比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不够深入,农业生产方式仍然较为粗放,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仍然不足,绿色发展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健全等。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要紧抓发展趋势,谋划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顶层部署,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农业绿色发展要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系统性、全面性绿色转型,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积极构建农村绿色生活方式,从生活理念、消费方式、节约意识等方面全面实现绿色发展。
在 “十五五” 期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应继续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充分发挥全链条合力,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塑造农业绿色发展新优势,推动更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欢迎乡村振兴产业链公司、企业、老板、创业者、专家、渠道商等人士扫码加微信进群,一起探讨乡村振兴创新与落地)
(第二批数农俱乐部成员报名,请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