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宣 | 磴口县选派讲解员参加自治区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

文摘   2024-10-18 22:02   内蒙古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0月15日至18日,“致敬新时代,讲好新故事”全区第三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在呼和浩特市举行,磴口文旅选派讲解员莎日娜代表巴彦淖尔市参赛。

莎日娜以弘扬“磴口模式”治沙群体的艰苦奋斗精神为主题,饱含深情地讲述了“磴口模式”治沙楷模谢恭德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我县讲解员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借此机会,现场对磴口县的文旅资源进行了宣传推介,以此让更多人了解磴口,走进磴口。

走进比赛现场


故事链接



大漠愚公守初心

 三北精神筑忠魂

致敬北疆楷模 

——“磴口模式”治沙群体

你们艰苦奋斗
在万里沙海播种绿色希望
你们无私奉献
为国治沙 挥洒着热血青春
你们锲而不舍
七十余载接续奋斗 不眠不息
你们久久为功
锐意创新 让绿富同兴的梦想成真
一次次功败垂成
一次次从头再来
你们种下条条绿索
锁住狂暴的“红色公牛”
你们筑起北疆绿色长城
守护着母亲河千秋安澜
你们用无悔的人生诠释着“三北精神”的真谛
磴口治沙人
中华好儿郎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棵树到一片林,70多年来,磴口县历届县委、县政府担当作为,接续奋斗,在乌兰布和沙区创造了习近平总书记亲切赞誉的防沙治沙“磴口模式”。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那份不屈不挠的治沙精神!                
解放前,磴口县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三天不刮风,不叫三盛公,小风难睁眼,大风活埋人”。乌兰布和这头“红色公牛”肆意撒野,掩埋农田、侵蚀家园、沙逼人退,严重侵害了磴口人民的生产生活。磴口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杨力生上任伊始,审时度势,英明抉择,发动干部群众植树造林,修建防洪堤,一场全民总动员的治沙造林运动从此拉开战幕。
今天,我特别想带大家认识他们中平凡的一员——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造林模范、大漠愚公谢恭德。
1962年,时任村支书的谢恭德躬身先行,召开家庭动员会,当一家人听他说要“承包荒漠,植树造林”后,仿佛平静的水面激起一片波澜,老伴儿首先开口:“风里雨里几十年,如今土埋半身的人啦,你还瞎折腾个甚……”老伴的话,哪一句不虚。可谢恭德决心已定,他说,“愚公能把两座山移走,我们也能把沙漠治好。如果我这一代实现不了,我还有儿子、孙子”。
就这样,在杨柳泛青的时节,他带领妻儿老小赶着骡车拉着苗条,顶着烈日和一滴滴豆大的汗珠,踩开了艰苦卓绝的治沙之路;饮风餐沙,就地吊锅生火,为的是省下时间体力多种些树;哪怕极端恶劣的沙尘天气,也阻挡不了他们治沙的脚步,风埋了渠就再挖,刮起了树苗就再栽。雇不起机械,五把锹并在一起就是一辆推土机。担上土迎着风口一筐一筐的倒下去,有3千颗梭梭苗是他背上水一瓶一瓶浇活的。谢老的二儿子谢鹤仁在《渐渐消失的沙漠》一书中这样写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走下了讲台,大哥和三弟扔下了手艺。最小的弟弟妹妹初中还没有毕业,就加入到了我家这支治沙队伍。但是沙漠如同沙魔,我的母亲累死了,父亲也瘫痪了,妹妹的腰上现在还打着钢钉,而我的家也散了。要不是因为治沙,也不至于母亲下世时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
借钱栽树,借钱推沙,再困难也从不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他把后半生都献给了乌兰布和沙漠,曾有人问谢老这是图了个啥,他说道“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当知恩图报啊!”。怀揣着造福后代的信念,他用一双长满茧花的手,在乌兰布和沙漠书写出一串不平凡的数字:挖渠开荒植树造林40年,造林育草1200余亩,让5000亩寸草不生的荒漠变成了沙生植物的乐园。几十年的坚持,是他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守护的是他对父老乡亲的厚重承诺!
斯人已逝,但那条名为“二里半”的灌渠两岸,杨柳挺拔清秀,像一条绿色的长龙伏在大漠深处,继续向世人诉说着“大漠愚公”的奇迹故事。薪火相传的治沙精神已深深的刻进了每一个人的生命基因里,更多的治沙人走进了大漠,播撒着绿色的希望,“三北精神”以穿透时代的生命力,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编辑:刘嘉琳

二审:李敏杰

三审:袁瑞琼

更多精彩


满城欢腾 燃情冬雪  磴口县第五届冰雪民俗活动欢乐启幕!
零度沸腾 ||  “水煮黄河”磴口县第六届黄河三盛公流凌文体旅游系列活动“破冰”启航!
叮咚,这里有一个小美美的表情包等待您的查收哦~
磴口县文化馆广场舞队在全市第九届广场舞大赛中取得可喜成绩

【投稿热线:0478-4218067,投稿邮箱:lydk2012@126.com。分享,让世界变得更美!】
美德 


新春纳福,请多多关注哦~


磴口文体旅游
提供磴口县相关的文体旅游及文化历史相关资料,获得磴口境内各类节庆活动、文艺演出、文化展览一手资讯,长期关注更有机会参与获赠免费门票等惠民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