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曲子戏:非遗显魅力 文化有传承

民生   2025-02-06 09:10   甘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银曲子戏发祥于白银区水川镇大川渡,盛行于黄河两岸及周边地区。因其曲调细腻、灵活多样,深受百姓喜爱。久唱不衰、百听不厌的背后,是一个个传承人的共同努力,让曲子戏焕发出新的光彩。

早在春节前,白银曲子戏网络直播专场演出在白银区文化馆拉开帷幕。演员们在台上认真投入,乐队在台下专注伴奏,随着经典桥段轮番上演,节奏也不断跌宕起伏。

白银曲子戏县级传承人 李维盛

戏剧是三家,一个是演员,一个武乐队,一个文乐队,武乐队就是打鼓的,板子拿上打鼓的,文乐队就是吹,拉,弹,这就是三家要配合好。

精彩大戏,叫好连连,却早已在台下排练了数月有余。每周的周二、周四及周末,是演员们的固定排练时间。因为热爱,大伙儿都会克服种种困难,准时聚在一起。

白银曲子戏县级传承人 李维盛

这个台词比较重,演唱的技巧要求比较高,那就是花的时间就长了,这个上面没有定数。

只有提升文化内涵,才能真正让曲子戏“戏”水长流。排练间隙,白银曲子戏县级传承人李维盛还会尝试创作新的剧本。深耕本土、选好题材、讲好故事,才能让白银曲子戏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

白银曲子戏县级传承人 李维盛

像原来的《乡愁》这一本戏我前后创作了将近一年时间,我们就用老祖宗的唱调,唱我们白银古条城自己的人文、历史、景观、民风、民俗,是很有意义的。

和电影、话剧一样,曲子戏也有角色之分。眼前正在排练的是扮演小花旦的演员李秀梅,为了找到角色设定的20岁少女的状态,从唱腔到妆容的打磨,她下了不少功夫。

演员 李秀梅

她是一个还不太成熟的一个小姑娘嘛,首先要演出来这个小姑娘的活泼可爱的劲儿。然后就根据剧情,排练的时候就就得带着这种情绪去演这个角色。

尽管大伙儿都非常努力,但年龄终究是难以跨越的鸿沟。对这支平均年龄58岁的团队来说,找到新鲜血液迫在眉睫。

白银曲子戏县级传承人 李维盛

眼看我们这些传承曲子戏,演唱曲子戏的人年龄达到了水平了,将来以后谁传承呢?现在我们一共有十二三个小朋友。

现如今,小朋友们从“唱”这一基本功着手,逐渐对白银曲子戏产生了兴趣。就在下个月,首批“戏苗”将开启第一轮演出,为曲子戏注入新的活力。

白银曲子戏县级传承人 李维盛

我们非常高兴。第一个是他们这么快的能接受,第二是传承了白银曲子戏。了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我来说,把它传承下去,是一种职责。

记者张  晰   刘生武
▌编辑:胡亚楠
▌责任编辑:郭旭欣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分享请注明出处
投稿:baiyinxinmeiti@163.com

白银新闻
聚焦白银新闻 关注百姓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