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们的灵魂摆渡人
听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又到了陪您夜读的时间了,上期节目为大家分享了苏轼《定风波》的第一、第二重人生境界,今天接续为大家分享其第三、第四重人生境界。
首先来回顾下这首词:
《定风波》
作者: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这首《定风波》,每个阶段看这首词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以前是纯粹地觉得苏轼豁达超脱,现在再看,反而有不一样的感觉。果真,对诗词的理解,会随着人的阅历一同生长。
第三重: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句是个巨大的转折。苏轼在这里笔锋一转,说道“春风吹酒醒”,原来,刚才那番潇洒之语是醉酒时的豪言!还能当真吗?
事实是,酒醒后的苏轼,退去朦胧时脱口而出的热血,发现现实“微冷”,甚至带着一点点刺骨的疼痛,但也就在这种时候,他对生活有了进一步理解。你看,淋了雨,风又寒,挺狼狈的。可是别忘了,还有“山头斜照”送来暖意。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体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感伤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
这是苏轼告诉我们的第三重境界:
没有无法转圜的低谷,也没有无处逢生的绝境,身处微冷,记得抬头看看暖阳。
第四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有没有想过——经过前面大快人心的豁达,这首词的最后为什么要说“回首”?因为赶路的过程并不难,难就难在回首。扭过头,重看来时路的风景,尤其是那些“萧瑟处”,你要把所有的感受重新在心里过一遭,有没有负疚,有没有遗憾,有没有不甘……一切都要仔细掂量,细细咂摸。
回首的结论是什么,也无风雨也无晴。
经过岁月的洗礼,心灵像小船靠岸,终于觅得一份平静。此时,再看海面上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不过是人生的一种体验而已。
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泰戈尔的一句诗和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感情异曲同工:
“人生雨季的阴霾,不再淋湿我的身,不再吹乱我的心,挂在我迟暮的天上,化成一朵亮丽的云。”
这是苏轼告诉我们的第四重境界:
所有的经历都将在最后奖赏我们,一颗从容平淡的心回首往事:痛苦下沉,而欣慰升起,此心安处是吾乡。
听众朋友们,这期节目就到这儿了,感谢您的收听,下期节目再见。
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资讯,均来自于公开渠道,并尽力注明来源。但因信息来源的复杂性,我们无法确保每一个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同时,我们也无法保证所有的信息都不侵犯他人的版权。如果有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