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收阅正商参略。
By正商参略(微信最好的财经读物,以专业的视角传递政经信息,深度解读财经新闻,这里使你了解更真实的中国) 微信号:zsnc-ok
窃以为,职业教育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不是中高职院校。
职校怎么了?
毫无疑问,今天的就业市场上,职校毕业生比本科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趋势不会改变。因此,接受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社会共识。
但不能以为本科生就业不行,就衬托出职校生一好百好,花圆月好。即便是在业内,职业教育还是存在蛮大的问题,普遍公认的是:社会层面“认可度”不高;同产业发展“契合度”较低;与人才需求“匹配度”较低;所育之才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不高。
除了“认可度”、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这些比较“虚”的弊端,其它弊端的原因,都可以归结到一点: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之间中间环节多,导致两者相脱离,不能及时相互反馈信息。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01
教育与职业已经分离
信息革命爆发前,各种职业相对恒定,一种职业的产生和消亡过程,长的有千年,短的也有几十上百年,因此,一个人的教育与职业,基本浑然一体。
那个时代,不管你接受的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从接受教育开始,基本上就注定了你这辈子从事什么职业,绝大多数人不需要中途改换职业。根据这种形态举办的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建制色彩。
随着信息革命以及自动化智能化的深入,教育与职业浑然一体相互捆绑的形态逐渐崩塌,一个人接受的专业教育与其职业的连接,趋于解散。
教育与职业分离甚至无关,是信息革命以及自动化智能化推动的巨大变化。
百搭的文科专业如此,甚至很多理工科专业,也是如此。比较典型的如土木工程,一度是中国大学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如今不计其数的毕业生已经彻底改行,甚至传出某头牌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已经停止招生的消息,该大学不得不出来澄清说是合并到其他专业了,但专业衰败的基本事实一目了然。
此前有消息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36.98%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选择了跨专业就业。这个数据在10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与之相应,职业教育的建制色彩理应更趋淡化,做短训班更适合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02
职业的短期化现象加剧
有就业方面的专家总结出目前就业的十大“天坑专业”: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电子商务、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生物科学、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
须知,20多年前,这些专业可是需要很高考分才能进入的热门专业,甚至在5年前,个别专业都有不错的就业出路。
不仅上列10个专业如此,越来越多不被人注意的专业,正在面临“进校热门,毕业冷门”的困局。
这种变化的背后,固然是遇到产业本身的衰落。但问题是,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产业发展从出现到衰落的进程大大加快。
汽车工业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和推广才短短数年,这个产业就出现了很多始料未及的变数。
又譬如电视机工业,这个上世纪80年代最耀眼的产业之一,如今乏人问津。
甚至近一二十年来一直很火的软件工程,也出现了被AI取代的架势。
曾经被认为是就业蓄水池的快递、外卖、网约车,短短一两年就人满为患。据说新的就业蓄水池是网络主播、无人机飞手、AI训练师。
传统产业很多时候也莫名其妙地出现大幅震荡,如掼蛋一兴起,酿酒业就受到严重影响;经济一波动,古玩字画就不行了。
总而言之,随着科技爆发的临近,产业震荡在加剧,与之相应,职业的短期化现象加剧。
03
职业短期化与学制的矛盾激化
为了应对新职业不断出现,旧职业不断灭失的变局,教育管理部门限令一些专业停止或减少招生,让学校开设一些新的专业。这似乎能够缓解一些矛盾。
但问题是,这不能解决根本性矛盾:
其一,新的专业和职业需求,首先来自于产业第一线。
只有产业第一线,才有能力把一个专业和职业在实践层面完备起来。教学机构的任务,是理论提升和技能推广,但走到这一步的前提,是申请立项,论证、经费划拨、课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招生,教学,等等诸多环节一步都不能少。
但这样一来,教育机构的工作已经远远滞后于产业第一线。职业教育同产业发展“契合度”较低是必然的。
其二,任何职业都有难易之别。
你要做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大学毕业之后起码还要花上6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才有资格,但你要做一名普通的咖啡师,大概3个月就足够了。
不同的职业,需要付出的“培训”时间是完全不同的。
但普通高校和中高职院校为了便利管理,不管这个职业“培训”实际需要多长时间,反正你必须在学校待够4年或3年,造成的结果是,要么学生失去最佳的就业时间,要么在学校等待毕业,要么毕业的时候还啥都不会。
AI几乎会影响所有产业形态,学制的僵硬与职业的短期化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化解这对矛盾,是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04
让企业来负责职业培训
传统的高等教育当然还需要存在下去。
文史哲数理化等等传统的文理科,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必须要传承和发扬,其毕业生自有其传统的就业机会。但传统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分离,已经不可避免。职业教育不得不单列出来,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窃以为,职业教育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不是中高职院校。
尽管《职业教育法》对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多有肯定性规定,但其主要的作用,还是落在中高职院校身上。
职业教育的典范——德国的做法是“双元制”。简单来说,是将高等院校或职业学院的大学学习与企业的职业培训或实践融合在一起的一种学习模式。它与传统大学课程学习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实践性。职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操培训,毕业后获得技术资格再去企业上班。
根据数据统计,德国有40多万家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并且大部分是大中型企业。每年有超过50万新生进入企业接受教育,超过六成的签约学生在毕业后继续留在培训企业工作。
在双元制大学课程模式中,学生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在3~4 年的时间里,同时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和职业培训结业证书。
中国现在也大力推行德国的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但总的来说,效果不佳。
学校方面为了牟利,损害学生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企业方面只是为了劳动力价格低廉,才给予学生实习机会。结果是校企双方获益,学生受伤。
究其原因,一方面,学校由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企业方由劳动执法部门监管。都是麻烦事,谁都不愿管,也不清楚管的边界在哪里,无从下手,乱象丛生。
不过在乱象中比较清晰的是,学校成为了一个利益主体,一些学校甚至把获取经济利益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学校办学的公益性已经显得无关紧要了。
而如果正本清源地看,一切正常运转的企业,哪怕只是几个人的微型企业,都有培训员工让其很快进入工作状态的能力,为什么放着这种能力不加以充分利用,而要把它转手放给学校?我的看法是,让企业来主导职业培训,才是正道。
05
政府应该负责什么?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中职、高职高专获得的教育经费近8000亿元。其中,中职生的生均经费就达到了2.6万多元。可以说,政府每年为发展职业教育下了血本。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如果要逐渐把职业培训的主要责任放给企业,那么这笔巨款的相当部分,也应该逐渐转拨给进行职业培训的企业。譬如企业招进一个“素人”,要把它培训称成一名合格员工,政府应该为此向企业拨款多少,对他进行理论教育的学校也可以获得相应的拨款。
如果发现弄虚作假,相应的处罚也不可缺少。
众所周知,中国的相当部分中职学校,是以前高考不理想的高中改制而来。而高职院校,则是在高校高速扩招过程被抛下的中专学校。还有一小部分,是企业化比较明显的民办职校。更严重的是,他们的实训设备多十分陈旧,与产业界的主流设备相去甚远。
如此一来,举办这些学校的最初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安置教职员工或者盈利,一开始的动机就不是很“纯正”,自带一些难以痊愈的痼疾。办得好的是少数,办不好的是多数。
在就业市场已经深度市场化的今天,不应该再为保住某一小部分特殊人群的饭碗,而牺牲掉全部产业的未来。